研究经济理论和破解经济难题必须从生产方式入手(11)

来源:网络(转载) 作者:陈文通 发表于:2012-10-22 09:50  点击:
【关健词】当前,经济理论界负有两大社会责任:一方面,从理论上说明我国现
诸多民生难题当然和政府作为的程度有直接关系,和政府提供公共产品、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的状况有关。但这些难题不是单纯的经济发展水平和财政收入分配问题,更不是技术性问题。从根本上说,所有民生难题都是由贫困

  诸多民生难题当然和政府作为的程度有直接关系,和政府提供公共产品、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的状况有关。但这些难题不是单纯的经济发展水平和财政收入分配问题,更不是技术性问题。从根本上说,所有民生难题都是由贫困产生的,是绝对贫困和相对贫困的集中表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货币(钱)是抽象一般财富,只要有了足够的货币,许多民生问题都可以迎刃而解。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四难”是贫富悬殊在民生问题上的反映。在高收入者和富裕家庭那里,“四难”都不存在;但在贫困居民和弱势群体那里,求职、上学、看病、买房乃至娶媳妇等等,都可以成为天大的难题。但是,民生难题并不完全取决于财富的绝对数量,还取决于财富的分配。可见,民生难题折射出社会的不平等(这里所谓“平等”当然还主要是市场经济的平等)。
  经济失衡主要是经济机体及其运动过程中的比例失调和结构扭曲,就像人体发生畸形或者患了疾病一样。长期以来,我国的经济增长,不仅建立在不合理的生产结构、需求结构、技术结构、城乡结构基础上,而且往往背离了增长和发展的本来目的,甚至颠倒了目的和手段的关系,把本来属于“目的”的居民消费需求,看做是和投资、出口一样的拉动经济增长的“手段”(即所谓“三驾马车”)。因此,不能把经济失衡仅仅看做是产业结构问题,一些产业的产能过剩并不是经济失衡的全部问题。问题还在于,我国经济失衡这种畸形和疾病,几乎成了难以矫正和治愈的顽症。
  所谓蕴含危机是指经济运行和社会生活包含着不稳定和不可持续的风险因素。危机首先是政治经济学意义上的经济危机,即由生产的相对过剩导致的社会(乃至整个世界)的周期性经济痉挛和震荡(包括金融危机和财政危机)。但我们的危机不止于此,还包括可持续发展的危机,人的生存环境的危机,社会生活的危机。除此之外,我们还存在着由金钱至上和崇洋媚外导致的民族文化危机、传统道德危机和中华文明危机。我国蕴含的危机如果长期不能消除,不仅有可能使经济增长和发展停滞不前,而且,有可能使中华民族失去借以立足于世界之林的根本和灵魂。
  上述四个方面的问题虽然各不相同,而且都有具体的和直接的原因,但它们并不是各自孤立的,它们都是整个经济社会问题的不同表现。
  (二)寻找经济社会问题的根源必须有科学的思路
  我们不仅要认识到经济社会问题的存在及其实质,而且必须进一步搞清楚问题产生的根源,特别是经济根源。但是,寻找问题产生的根源,必须有科学的思路。
  1.不能把所有的问题都归咎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我国将长期处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初级阶段,这是我国的基本国情。由于受到这个阶段生产力和经济关系的制约,一些经济社会问题的存在是不可避免的。我国现在面临的所有经济社会问题,都同这个阶段的生产力和经济基础有关。就这个意义来说,这些问题也可以看做是“阶段性特征”。但是,我们决不能把我国当前面临的所有问题(特别是超出一定界限和正常水平的问题)都归咎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比如:“收入分配差距拉大”(和计划经济相比)是阶段性特征,但并不必然导致贫富悬殊;一系列民生难题都和现阶段的发展程度和不平衡性有关,但不少问题在过去最困难的时期都没有出现过;经济失衡固然和大力推进工业化和转向市场经济有关,但工业化本身并不必然付出经济失衡的代价(市场经济所带来的失衡,有可能在经济的自然规律的调节下恢复平衡);改革开放的实质是发展道路的转变,具有“第二次革命”的性质,的确包含着诸多难以预料的风险,但并不是所有危机和风险都是这种转变必然带来的。因此,寻找问题的根源,固然不能离开我们所处的发展阶段,但又不能以此解释和说明一切,更不能把它当做掩盖问题和推卸责任的挡箭牌。
  2.不能单纯用市场经济形式说明问题的根源
  现代市场经济的基础是普遍化的商品生产和价值形式,主体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雇佣劳动为基础,以资本增殖为目的),因此,必然会带来失业、贫困、经济危机一类问题。我国面临的在传统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下没有发生的诸多问题,差不多都和市场经济形式有关。一些人反对搞市场经济也与此有关。但是,我们确认难题的产生和市场经济“有关”,并不等于市场经济一定会产生这些问题,更不等于问题都会达到社会难以承受的严重地步。例如:传统的经济制度导致了共同贫穷,但没有出现贫富悬殊和两极分化;传统的经济制度崇尚平均主义“大锅饭”,未能从物质利益上充分调动人们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但不存在失业问题,也不会产生现在这种形式的上学难、看病难、买不起房子之类的问题;传统的计划经济也存在由追求高积累、高指标、急躁冒进而导致的比例失调和物资匮乏,但不会出现目前这类同资本和市场相联系的经济失衡问题;在改革开放以前20年左右的时间里,我国经济几乎处于停滞状态,但不会产生现在这样的风险和危机因素。其实,正如商品货币形式只是发生经济危机的一般基础一样,市场经济同样只是我国诸多问题产生的一般基础。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既有可能产生传统计划经济不可能产生的问题,也会在市场经济规律的作用下把问题控制在一定的限度内。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仍然是先进生产力承担者的条件下,只要资本本身不发生严重的扭曲和变异,只要政府不做那些力所不及而又有害的事情,那么,所有问题都有可能被控制在一定限度。西方发达国家正反两方面的实践经验已经证明了这一点。例如,大多数发达国家的贫富差距都小于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除了就业以外,许多由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的社会问题都有所缓解;经济失衡的程度也远没有不少发展中国家那么大。目前这种百年一遇的国际金融危机和政府债务危机,固然是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市场经济形式基础上产生的,但是,如果美国不放任资本本身发生严重的扭曲和变异,如果一些欧美国家的政府不打肿脸充胖子和寅吃卯粮,事情就不会是今天这个样子。因此,单纯用市场经济形式来说明我国面临的经济社会问题是缺乏说服力的。
  3.不能单纯在分配关系上做文章
  一般认为,贫富悬殊以及与贫困相关的问题,是不合理的分配关系造成的,而且主要是再分配不合理、不到位造成的。因而,总是仅仅在调整分配关系上做文章。不合理的分配关系固然应当调整,但必须明确,分配方式和分配关系不过是生产方式和生产关系的背面和表现,分配方式和分配关系是由生产方式和生产关系决定的。如果说分配关系不合理,那不过是因为已经存在不合理的生产方式和经济关系。我国的两极分化之所以如此之快,贫富悬殊之所以如此突出,肯定是因为存在不合理的生产方式和经济关系。如果只是调整分配关系而不变革生产方式和生产关系,那么,初次分配是无能为力的,而再分配的余地又是十分有限的。生产方式所涉及的是:劳动者和生产条件的关系,劳动者在整个社会经济关系中的地位,政府实施的法律、制度、战略、政策对劳动者权益的影响。我们必须从这些方面反省和检讨现存的生产方式,从中发现存在的不合理因素。(责任编辑:南粤论文中心)转贴于南粤论文中心: http://www.nylw.net(南粤论文中心__代写代发论文_毕业论文带写_广州职称论文代发_广州论文网)
顶一下
(1)
100%
踩一下
(0)
0%


版权声明:因本文均来自于网络,如果有版权方面侵犯,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