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德宏、腾冲傣语中,腾冲被称作“勐勉”,意为“勉人之地”。这里的“勉”是指与佤族为同一个语支的民族即德昂族。[22] (p244)也可以理解为我国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族族群,应当包括了佤族、布朗族,因为历史上这几个民族没有严格的区分、今天在某些地区也同样如此。
根据《云南省腾冲地名志》资料,瑞滇有“永幸”,固东有“濮家寨”,中和有“缅箐”,小西有“孟家村”,荷花有“矣散”、“班老(今银河村)”、“永勒”、“朗濮”,芒棒有“濮家寨”,勐连有“班独”、“永勒”新华有“蒲窝”、“邦户”,蒲川有“大蒲窝”、“小蒲窝”、“ 蒲窝屯”、“ 蒲窝练”,团田有“蒲窝汛”,等等。这些地名有的至今仍然使用,有的已经更改,他们都与佤族、佤语地名有关,值得注意的是“蒲窝”这一地名,《云南省腾冲地名志》解释:“南诏时当地有蒲族居住,故名蒲窝。”[23](p138)
以上地名向我们提供了历史上佤族在腾冲活动的重要线索,“和顺”为佤语地名也是自然的了。正如著名学者罗常培说:“被征服民族达到文化借字残余在征服者的语言里的,大部分是地名。”[24](p6)
在腾冲,傣族主要分布在它与德宏州梁河县接壤的几个乡镇,他们是明朝以后由南向北迁徙而来的;腾冲境内、特别是中部、北部基本上没有“勐”之头地名,恰好相反,而佤语地名却较多。
4、从考古资料看。经过多年研究,学者们逐步形成了这样的共识:“首先创造铜鼓的不是越人系统的骆越人,而是生活在云贵高原上的濮人,嗣后铜鼓才传到百越地区去”。 [25]也就是说,铜鼓才是佤族等南亚语系民族先民的发明创造,是他们对人类文化、艺术的一大贡献。保山被誉为“铜鼓王国”,而腾冲则铜鼓在保山的重要发现和流传地区之一,二龙山、麻栗山、小钟山等地均有铜鼓的出土,这些铜鼓与万家坝、李家山等铜鼓为一种类型、一种风格,显然是属于滇文化一部分。在腾冲出土的铜鼓当中,其中在街头乡和古永镇之间的山心街出土的铜鼓,鼓面图案为太阳光芒纹,显示了佤族浓厚的太阳神崇拜。非常有意思的是,根据收藏者提供,该铜鼓发现时上面有一件青铜水牛,身上有许多圆圈纹,与缅文佤族“O”写法相同。还有青铜剑、戈、钺、罐、杖的发现,剑、戈、钺柄上的的图案有猎人头场面,特别需要指出的是青铜杖头部往往以公鸡为装饰,这样的青铜杖显然是“权杖”,这正好与“昆仑”为佤族“公鸡大王”这一分析相互吻合,显示的应该是“公鸡大王”的地位和某种特权。[26]很明显,青铜器充分显示了佤族公鸡崇拜和猎头祭祀这些古老的民俗,也说明在青铜器时代,佤族就在腾冲广大的土地上生产生活。在和顺石瓜子(地名)、古永镇邦麻坝等地,出土了许多当地汉人称为:“老缅水壶,老缅土头”的陶壶、手镯、烟锅等,其中陶壶为葫芦形状,与佤族葫芦崇拜吻合;这些手镯、烟锅,在近现代佤族当中还依然常见。还出土了许多葬器使用的青铜罐,盖子形状与耿马石佛洞出土的菱形石器如出一辙,说明也是佤族先民所为。(责任编辑:南粤论文中心)转贴于南粤论文中心: http://www.nylw.net(南粤论文中心__代写代发论文_毕业论文带写_广州职称论文代发_广州论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