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酒德颂》应该是刘伶描写自己服药之后的感受。如 无思无虑,其乐陶陶,兀尔而醉,慌尔而醒。静听不闻雷霆之声,熟视不见太山之形,不觉寒暑之切肌,利欲之感情,就是服药之后的幻觉。尤其是静听不闻、熟视不
因此,《酒德颂》应该是刘伶描写自己服药之后的感受。如 “无思无虑,其乐陶陶,兀尔而醉,慌尔而醒。静听不闻雷霆之声,熟视不见太山之形,不觉寒暑之切肌,利欲之感情”,就是服药之后的幻觉。尤其是“静听不闻”、“熟视不见”,与庄子、广成子所言“目无所见,耳无所闻,汝神将守形,形乃长生”[19](P303)极为相似。实际上,这也就是古人所说的宇宙初萌时的“混沌”状态。颜延之以“怀情灭闻见”评论刘伶,也与这种神仙修炼有关。有人认为,“静听”以下四句为“大人先生”醒后的心态,其实不然。我们看刘伶,似乎处于一个半醉半醒的状态:此时人的大脑虽然思维混沌,甚至还处于麻木状态,听觉、嗅觉、感觉不甚灵敏,视觉模糊。然而其心智却有所清醒,全身处于一种激情四溢而无所释放的亢奋状态。故“不闻”、“不见”、“不觉”之意识尚在。这是半醒的状况;而半醉的状况则是:个人意识模糊,故方有“俯观万物之扰扰,如江汉之载浮萍”。刘伶这种半醉半醒的状态,实际上就是庄子、广成子所言“守形”、“守神”、“长生”,也就是颜延之所言“怀情灭闻见”。
三、“竹林七贤”与“隐沦”之术
东汉桓谭曾经将神仙分为五等:“天下神人五:一曰神仙,二曰隐沦,三曰使鬼物,四曰先知,五曰铸凝。”[20](P53)隐沦即隐形,铸凝即黄白术。可见至少在汉代,神仙之学已经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神仙修炼也被分为五个层次。刘伶好神仙,其好酒与服药,皆与神仙之术有关。
晋人好静,视闲居为仙居,多好“隐沦”。 “竹林七贤”,尤其是刘伶与嵇康,对桓谭所说的“隐沦”之术修炼最专心,进度也最快。如阮籍好“栖神导气之术”①,山涛“每隐身自晦”,王戎“视日不眩”②,嵇康“以为神仙禀之自然,非积学所得,至于导养得理,则安期、彭祖之伦可及”,向秀有“箕山之志”、“雅好老庄之学……又与康论养生,辞难往复,盖欲发康高致也……”阮咸“任达不拘,与叔父籍为竹林之游”,等等。另外,导引、导气是修炼人元丹的必要过程,或者也是修炼“隐沦”的重要方法。《云笈七签·导引论》称:“夫肢体关节,本资于动用,经脉荣卫,实理于宣通。今既闲居,乃无运役事,须导引以致和畅。户枢不蠧,其义信然。”[18](P318)像他们要修炼此术,养气、炼气,长时间的静坐是免不了的课程。这样,“导引”就必然成为他们修炼仙道的方式。而这,又与“隐沦”术密切相关③。可以说,除了服饵丹药,“竹林七贤”的竹林之游,还与桓谭所言“隐沦”有关。
南朝颜延之《五君咏》,就多涉及五人的“隐沦”思想。颜延之吟咏“竹林七贤”中的五人,可能带有个人的思想寄托。但是,这五个人应该具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为山涛、王戎所无,否则,颜延之完全可以作《七君咏》,而不会因为二人的入仕舍弃他们入诗。我们可以就此进行以下分析。《五君咏》诗如下[19](P303-304):
阮步兵
阮公虽沦迹,识密鉴亦洞。沈醉似埋照,寓辞类讬讽。长啸若怀人,越礼自惊众。物故不可论,途穷能无恸?
嵇中散
中散不偶世,本自餐霞人。形解验默仙,吐论知凝神。立俗迕流议,寻山洽隐沦。鸾翮有时铩,龙性谁能驯?
刘参军
刘灵④善闭关,怀情灭闻见。夫鼓钟不足欢,荣色岂能眩?韬精日沈饮,谁知非荒宴?颂酒虽短章,深衷自此见。
阮始平
仲容青云器,实禀生民秀。达音何用深?识微在金奏。郭弈已心醉,山公非虚觏。屡荐不入官,一麾乃出守。
向常侍
向秀甘淡薄,深心讬豪素。探道好渊玄,观书鄙章句。交吕既鸿轩,攀嵇亦凤举。流连河里游,恻怆山阳赋。
在这里,揭示五人道教形迹的莫过于咏嵇康一首,其中的“餐霞人”、“隐沦”二词,直接点明了嵇康信仰道教、通晓“隐沦”的事实。《文选》各家注意思大致相同。“餐霞”,李善注称:
按孙盛《晋阳秋》曰:“嵇康性不偶俗。”《吕氏春秋》曰:“沈君筮谓孙叔敖曰:‘偶世接俗,子不如我。’”餐霞,谓仙也。《楚辞》曰:“漱正阳而餐朝霞。”司马相如《大人赋》曰:“呼吸沆瀣餐朝霞。”
“隐沦”,李善称:
《竹林七贤论》曰:“嵇康非汤武,薄周孔,所以迕世。”《尔雅》曰:“迕,逆,犯也。”《非有先生论》曰:“欲闻流议。”《神仙传》曰:“王烈年已二百三十八岁,康甚爱之,数与共入山游戏采药。”桓子《新论》曰:“天神人五,二曰隐沦。”
这里,李善引用桓谭《新论》中的“天神人五,二曰隐沦”注解“寻山洽隐沦”时 ,可见颜延之所言嵇康之“隐沦”,确属修炼神仙之术,非“隐居”之义。
阮籍“沦迹”,《文选》李善注:“《广雅》曰:‘沦,没也。’识心之别名,湛然不动谓之心,分别是非谓之识。”《文选》张銑注:“沦,沈也。”此与“隐沦”有关。
刘伶“闭关”、“怀情灭闻见”、“韬精”等,显然是修炼人元丹的过程。其“颂酒虽短章,深衷自此见”,体现了他以酒服药,修炼“天元丹”的过程。这一点,《文选注》有详细解释。对于“怀情灭闻见”,李善称:
言道德内充,情欲俱闭,既无外累,故闻见皆灭。臧荣绪《晋书》曰:“灵潜嘿少言。”老子曰:“善闭者无关键而不可开。”王弼曰:“因物自然,不设不施,故不用关键绳约,而不可开解。”《说文》曰:“怀,藏也。”庄子、广成子曰:“目无所见,耳无所闻,汝神将守形,形乃长生。” (责任编辑:南粤论文中心)转贴于南粤论文中心: http://www.nylw.net(南粤论文中心__代写代发论文_毕业论文带写_广州职称论文代发_广州论文网)
顶一下
(1)
100%
踩一下
(0)
0%
版权声明:因本文均来自于网络,如果有版权方面侵犯,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