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蒙运动早期洛克对道德的奠基:谋划和证成(7)

来源:网络(转载) 作者:詹世友 发表于:2011-07-18 11:09  点击:
【关健词】启蒙运动;洛克;道德奠基;谋划;证成
第三,本质上说,我们能统治情欲,就是助进我们的自由的途径。在这方面,洛克考察了我们为什么对幸福会有错误的观念。他认为,诚然,我们在快乐和痛苦的感受上,并不会有错。但是,如果我们不能正确地考察各种快

  第三,本质上说,我们能统治情欲,就是助进我们的自由的途径。在这方面,洛克考察了我们为什么对幸福会有错误的观念。他认为,诚然,我们在快乐和痛苦的感受上,并不会有错。但是,如果我们不能正确地考察各种快乐和痛苦的观念,就会由于两种情况而发生错误。一是在比较当下的和将来的痛苦和快乐时,会由于我们软弱的本性而发生错误,因为我们总是认为近的大于远的;二是由于习俗和风尚形成了错误的观念,并通过教育和风尚的熏陶使人们养成了坏的习惯,这样,我们便不认识事物的真正价值,我们的趣味和判断也就会逐渐变坏。
  于是,促进自由的关键之点在于,我们要能够统治我们的情欲。首先,上天赋予我们以理解和理性,使我们能“避免这种仓卒的举动,而且我们如果能正确地利用它来找寻、来观察、来判断,则我们一定可以达到这种目的。如果没有自由,则理解完全无效,如果没有理解,则自由(如果有的话)全无意义”②。其次,当然要同样通过理性,对在风尚、教育的熏陶下形成的错误观念大力加以改正,“使相反的习惯把我们底快乐改变了,对那些必然能产生幸福的东西,感到一种趣味。这一层是人人可以自认能做到的,幸福如果失掉,祸患如果来临,他就会承认,自己底忽略是错误的,并且会自己责怨自己不该如此”③。最后,他期望借助对上帝的信仰来加强美德的规则对人心的影响,那就是全能者的法律所定的来世的奖罚。他认为,这也有充分的力量来统治我们的情欲。
  总之,洛克认为,“在考察以后,判断所得的结果,就是最后能决定人的,因为所谓人底自由,就是不受别物底支配,只受为判断所指导的欲望底支配”④。
  结 语
  洛克在启蒙运动初期,对为道德重新奠基作了大量的理论努力。经过考察,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一方面他认为自然法是上帝的意志的产物,高于人而自在存在,但它们并没有被天赋于我们心中;另一方面,又以人的反省观念即内心的苦乐情感为基础,并认为幸福是我们的天然倾向,却又认为完全凭情欲的倾向追求幸福,就会对善恶形成错误的观念,所以,需要理性探究幸福的真正本性,从而形成最高的善的观念,并使之成为决定意志的道德原则。那么,到底是自然法还是真正的幸福原则能成为道德的基础?在我们看来,的确,洛克从来就没有具体列出自然法的条目(不像霍布斯在《利维坦》中详细列出了18条自然法)。洛克的本意是:人的理解能力是有限的,所以,我们不可能直接认识到自然法及其全部条款,但是上帝赋予了我们以足够的才具,使我们能够知道上帝及自然法的存在,所以,他否认天赋法,却认为有自然法。人只能凭借有限的才具,在经验证据的基础上,运用理性去考察、推论我们的道德原则,而这些原则又都是为了指导我们追求真正幸福的规则。所以,经过理性考察而得出的能够促进公共利益的行为规则,是维系社会所绝对必需的规则,这就是道德原则,这也可以看作我们凭借有限的自然之光和理性之光所认识到的自然法;同时,洛克明确地把道德价值的基础奠定在自然法上,而并不如有些学者所认为的,洛克道德思想的实质基础是功利,因为他明确地使自然法优先于功利,虽然认为这二者之间有上帝所给予的不可分离的联结。这两点使洛克为道德奠基的努力,既不会受到相对主义和虚无主义的攻击,又克服了自古以来把道德看作纯粹的理智抽象的空疏之病。
  第二,由此,洛克道德理论的重点落在如何勤勉地运用自己的理性理解能力,使欲望暂停,而让思维来详细、严密、合理、前后一贯地思考我们真正的善、真正的幸福之所在,并对错误的理解的来源进行分析,包括由不当理解而造成的错误以及由于风俗、教育的熏陶而造成的错误,进而尽力改正之,革除思维上的懒惰、习俗的因循之弊,而树立经验和理性的权威。
第三,廓清自古以来所谓“自由意志”观念的迷雾,主张意志是人心的一种能力,它必然受到内在的思想和偏好的决定,同时也受到外界环境的决定性影响,所以,意志本身是无所谓自由和不自由的;理解也是人心的一种能力,也需要我们主动地正确运用它,来观察、考虑事物的本性,纠正理解的不当运用。而自由是人的能力,即我们可以主动地以对事物本性的正确理解所形成的观念,通过与错误的幸福观念相比较,使人们在正确的幸福观念缺乏时会感受到一种切身的不快,从而使这种欲望决定我们的意志,这正是我们的自由之所在,我们自由的程度就视这种正确的理解统治情欲的能力的大小而定。
  第四,从上述我们可以看出,麦金太尔认为启蒙运动为道德奠基的努力全部失败了的断言恐怕得重新予以考量了。诚然,洛克的道德思想确有走向情感主义和功利主义的内在倾向,但他本人却尽力阻止这种倾向,其中恢复和高扬理性的权威的激昂调子回荡在其所有著作之中,同时又特别重视经验的证据。这就使得洛克的道德思想既没有使道德原则变成纯粹的先天的理性形式,也没有沦为享乐主义,更没有陷入情感论的相对主义之中。同时,洛克道德思想中虽然有信仰主义,以及诉诸启示的因素,但他却使信仰主义与启示服从于感觉的证据和理性的解证,从而揭开了中世纪蒙昧主义的遮蔽,使人们追求自己的世俗幸福得到了理性原则的指导。从这个意义上说,洛克在启蒙运动初期对道德奠基的谋划和证成中,是作出了巨大贡献的。
  
  (责任编辑:周小玲)
  
  Locke’s Pursuit for the Foundation of Morality in the Early Period 
  of Enlightenment: Design and Justification
  
  Zhan Shiyou
  
  Abstract:
  Pursuit for the foundation of morality is the aspiration of the Enlightenment from the beginning, which Locke gave a great contribution to. On one hand,he recognized law of nature as the basis of morality, law of nature is the embodiment of God’s will and can constrain our behaviors with an absolute power. Although our faculty of sense and understanding is weak, but we can know law of nature; on the other hand, he connected law of nature and utility or happiness with virtues, in conformity to law of nature can we get true utility and happiness. Utility is not the basis of morality, but the consequence of morality. Therefore, when some scholars think that utility is the very basis of Locke’s moral thought and Locke is a hedonist, they make a mistake. (责任编辑:南粤论文中心)转贴于南粤论文中心: http://www.nylw.net(代写代发论文_毕业论文带写_广州职称论文代发_广州论文网)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版权声明:因本文均来自于网络,如果有版权方面侵犯,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