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考察明代白粮解运相关制度,实际上在途仅要雇船、雇夫、搬运起车等费。过关纳税以及过洪过闸之费,皆有违制度。如过关之税,政府曾三申五令,民船与军船同例,免其纳税,如弘治七年题准行河西务遇白粮米剥船到关
若考察明代白粮解运相关制度,实际上在途仅要雇船、雇夫、搬运起车等费。过关纳税以及过洪过闸之费,皆有违制度。如过关之税,政府曾三申五令,民船与军船同例,免其纳税,如“弘治七年题准行河西务遇白粮米剥船到关,俱免纳料,即时放行,各钞关一体验放”《通粮厅志》卷12《备志考?民运考》,第873页。;“隆庆六年题准民运白粮,责令粮长设处船只同运官帮次开程,过淮洪入闸,漕务参政督催,与军船一体挽拽。仍许量带土宜四十石,免其纳税”《通粮厅志》卷12《备志考?民运考》,第874-875页。。万历九年议定:“令粮长自雇五百料中船,每百石定给银三十三两,埠头等役悉行查革,经过钞关,如果止于土宜四十石,免其纳税。”《通粮厅志》卷12《备志考?民运考》,第877页。隆庆六年所定的白粮民船“与军船一体挽拽”,实际上指出了白粮民船过洪过闸亦是免费的,史称:“军运过洪闸一钱不烦,而洪夫闸夫其与挽拽”,而实际情形是“民运每过一洪,用银十余两;过一闸,用银五六钱,所过共三洪五十余闸,而费可知矣”陆树德:《疏上大司農王公囯光覆行之至今为吴民利》,载《明经世文编》卷291,第3072页。。又称:“关闸之间,止司啓闭商贾攸徃,一见粮艘无禁而生禁,必得重贿以导之行。”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原编第22册《浙江下?海盐县志食货篇》,续修四库全书本,第597册,第39页。据此,白船(民船)过洪过闸之费在60两左右,加之纳税等费70余两,共130余两,若要“重贿以导之行”,其费又不知几何。因此,若按国家政令办事,白运粮船不仅不必花费这130余两,而且还有40余石土特产的贸易利润。但实际情形完全不是如此,此又是违制所产生的费用。 就其在仓而言,根据现有文献记载,白粮输纳之弊端,最先主要集中在交纳环节,而在途、在乡之弊端,最初几乎难得在文献中见到,而这个“漕政之坏”,史书几乎把矛头都指向“内官监仓”制度的推行。宣德、正统之时,开始用太监总督、提督仓场,史称:“宣德年间用太监总督仓场,正统间,添设一员或二员提督,后为常例……景泰以后又添设一员或二员,正德间陆续添置十七八员”《通粮厅志》卷12《旧内外总督监督官衔考》,第823页。。史又称:“宣德、正统以来,始用内臣,亦止一二而已,正德间陆续添置,一羊九牧,需索多门,窄害輓卒,漕政大坏。”《通粮厅志》卷12《裁革官仓内臣考》,第825-828页。《松江府志》言:“成化以前解户上白粮及各物料,户、工二部委官同科道验收,解户不与内臣等见面,故军较不得胁勒,内臣不得多取,小民亦不至亏害。成化以后部官避嫌,粮料不肯验收,俱令小民运送内府,而害不可胜言矣。”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原编第6册《松江府志?田赋一?北运白粮上上役》,续修四库全书本,第595册,第742页。故自成化以来,仓场之弊不绝于书,都察院右都御史朱英言:“江南运白粮民赴内外诸司交纳,所司留难邀利,又多取之,有一石止准纳三斗者,民皆饮泣贷补,又倍息以偿,多至破产”《明宪宗实录》卷260,成化二十一年正月己丑,第4398页。。
白粮在仓交纳的弊端,概而言之,有包揽、进仓和挂号批廻三弊。隆庆时期,陆树德言:“入京,揽头之需索,入仓交纳之艰难,又有不可胜言者”陆树德:《疏上大司農王公囯光覆行之至今為吴民利》,载《明经世文编》卷291,第3072页。。其所谓“不可胜言”,主要是指白粮在仓场交纳过程中,环节繁多,完纳手续十分繁杂,使用之费多于牛毛。如万历十七年,监察御史林用了近500字来描述上仓环节之多,可以用眼花缭乱来形容。其中量米环节,有“加斛面”之弊,一般是每石多出2斗;筛米环节,每石罚米3斗,若有筛出之米,2斗只作1斗;加收耗米环节,例为每石加5升,实际上每石加至4到5斗不等;收取铺垫、脚价银,例为每百石“七两八九钱、八两六钱耳”,而实际每百石加至14两至20两不等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原编第7册《常镇?武进县志?征输》,续修四库全书本,第596册,第16页。。这还没有完,随着时间推移,弊端愈来愈重,如“加斛面”, “甚至每石斛面加二、加三、四(斗)”董其昌:《神庙留中奏疏汇要》户部卷5《白粮民运苦累难支疏》,续修四库全书本,第470册,第367页。。而“铺垫之费,岁岁加赠,有多至加七者”张栋:《国计民生交绌敬伸末议以仰裨万一疏》,《明经世文编》卷438,第4795页。,即每百石加银35两,到崇祯初年,每百石“加耗五十一石,赠(铺垫)费三十六两”谭迁:《国榷》卷90,崇祯二年润四月乙亥,中华书局1958年版,第5481页。。据此,仅斛面、筛米、加耗、铺垫四环节,完纳正米1石最少需费1石以上,多者达2石。
除了进仓交纳环节繁多以外,粮长还有“挂号批廻”等繁琐的手续要办,这个环节亦是弊端重重。万历三十九年,工科给事中归子顾疏曰:
若夫交纳之累,尤有不可胜言者,五经科道,七经内官,挂号三十二衙门,亦云琐矣烦矣。而粮米入城,先讲使用,初入仓庾,各役先索常例,管门者有钱,把斛者有钱……总之,各衙门之收米不一,有每石费五钱者,甚至有一、二两者……且迟留有罪,违限有罪,京中之罪未偿,而府州县销批之罪又至,噫!可叹也!《明神宗实录》卷481,万历三十九年三月戊辰,第9065页。
据此材料,白粮完纳手续极其繁杂,要“五经科道,七经内官,挂号三十二衙门”,且每个环节皆要使费,弊端重重。嘉靖六年,梁材疏曰:“今纳完听单,大户有延至三个月者,有延至五六月者,始得回籍。盖缘各监局不拘多寡,俱索使用等钱,一处不到,不肯通押。计其所费,将倍所纳”梁材:《会议王禄军粮及内府收纳疏》,载《明经世文编》卷103,第926页。。这个环节所需费用,似乎不亚于进仓环节的费用。
至于包揽之弊,因属歇家范畴,问题很复杂,请参阅笔者系列论著,大约歇家索取的费用亦与正粮之数相当,史称:“歇家历年包揽,得利过本,指称使费,以壹科拾”施沛:《南京都察院志》卷16《职掌九?督储张劝旗甲亲运榜谕》,明天启刻本,第36页。。
综上所述,粗粗计之,在乡环节,仅领银环节就耗其贴费之大半,即300两左右,加上征粮之困境和船户、水手的勒索,以及正常的雇船、雇夫及席、草、包、索饭食、神福一切诸费,大约其贴费已经用得差不多了。故在途、在仓之费,大约粮长都得自己掏腰包,且不说粮长起运以后数月盘缠费用。就在途之费而言,能够明确算出的有过税关费70余两、过闸过洪费60余两、守冻打点费50余两、起车打点费150到200两间、沿河衙门勒索之费则不知其何、军船等挟诈费每次10两到100两不等。就交仓之费而言,除了歇家包揽、勒索、诈骗、欺隐等费外,仅上仓之斛面、筛米、加耗、铺垫等需米1石以上,折银为5钱,需费250两,而挂号批廻所生成的“常例”等使费则每石需费银5钱到2两不等,就按每石费银5钱最低标准计,亦需250两,两者共需费银500两。故当时有白粮输纳之使费“动以千计”黄之隽等撰:《江南通志》卷77《食货殖?漕运》,四库全书本,第509册,第242页。之说,这绝非虚言。上述已经言及嘉兴海盐县,每名粮长输纳白粮仅200石左右,但佥此役者,“大家巨室立破”,“充是役者率破家”,可见其极其繁重,而其他府县,如苏州、松江,粮长每名输纳500石甚至800石者,其不破家而不可得,故有粮长赔补达2000余金的极端例子。(责任编辑:南粤论文中心)转贴于南粤论文中心: http://www.nylw.net(南粤论文中心__代写代发论文_毕业论文带写_广州职称论文代发_广州论文网)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版权声明:因本文均来自于网络,如果有版权方面侵犯,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