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全性:逻辑新论(2)

来源:南粤论文中心(WWW.NYLW.NET) 作者:王俊龙 发表于:2011-03-24 14:28  点击:
【关健词】形式逻辑;辩证法;辩证逻辑;太极代数;四象模式;一分为二
三、主张的派系及其整合:任何主张都要受到逻辑的约束 在辩证法面前形式逻辑成为单纯推理的工具,周谷城先生就持这样一个观点: 形式逻辑与形而上学不同。形而上学对事物有所主张,形式逻辑则不然,对任何事物都没

  三、主张的派系及其整合:任何主张都要受到逻辑的约束
  
  在辩证法面前形式逻辑成为单纯推理的工具,周谷城先生就持这样一个观点:
  “形式逻辑与形而上学不同。形而上学对事物有所主张,形式逻辑则不然,对任何事物都没有主张。正因形式逻辑对事物没有主张,它便可以为形而上学服务。”
  凡主张一定不受形式逻辑约束吗?
  善恶是一对矛盾。孟子的性善论是一种主张,荀子的性恶论也是一种主张。此外还有世硕性有善有恶论,告子的性无善恶论。
  自然界对内在的一切没有主张,逻辑也没有自己的主张。自然界是一个完整的世界,逻辑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凡是完整的体系都没有自己的主张,任何主张都具有片面性。孟子的人性论具有片面性,荀子的人性论亦具有片面性。世硕的人性论是肯定善恶矛盾的,告子的人性论是否定善恶论的。
  正如一个A型血的人反对B型血的人是没有道理的,以性恶论反对性善论也是没有意义的。虽然,论辩的双方都应用逻辑推理坚持自己的主张,但是,在根本上,双方一开始都违背了逻辑。因为,性善论是合乎逻辑的,性恶论也是合乎逻辑的。数学上亦不乏这样的例子,欧几里得几何是真的,非欧几何也是真的,两者虽相矛盾但都是合乎逻辑的。
  逻辑的包容性比人们想象的要大得多。人类有多少类似于人性的善恶之争呢?原因就在于没有真正地理解逻辑的真谛。逻辑规则首要的不是同一律而是整全性。离开了整全性,任何主张都是片面的。
  主张(立论的依据)必须是一个全称命题,但全称命题并非都是正确的主张。“凡人皆有生且有死”,这是一个全称命题,可作为立论的依据。“凡人皆性善”,这也是一个全称命题,但却是一个片面的主张,因此不足以作为立论的依据。
  逻辑的整全性是自然的整体性的体现,离开了整全性的所谓科学性是片面的甚至是破坏性的。我们研究逻辑、应用逻辑首要的就是要讲逻辑的整全性,整全性是同一性的基础。没有整全性的同一性就是片面的存在性、实用性。
  
  四、整全性:辩证法和逻辑的共同起点与归宿
  
  辩证法从发展、运动、联系和相互作用来考察现实现象。事物的联系必是整体中的联系,因此,辩证法离不开世界的整体性。
  事物的整全性,中国古代哲人称之为“一”,相对应的是,布尔认为数学上的全集为“1”。
  显然,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认为,哲学上的整全性对应数学上集合论中的全集。
  逻辑的整全性就是中国古代哲人所谓的太极。构成整全性的太极至少包含一对矛盾,即所谓太极生两仪。太极中的矛盾双方都是真的,太极是矛盾的统一性表现,矛盾的对立性表现为无极。
  研究逻辑最重要的是要抓住逻辑的整全性,因此,本文的后续讨论涉及以下三条思路:
  第一条思路:
  1.世界的整体性→(对应)→太极的统一性(产生地:中国;创立者:《易传》作者)
  2.逻辑的整全性→(对应>→集合论的全集(产生地:西方;创立者:布尔)
  对世界的认识提升为中国古代哲学的太极学说,对逻辑的研究产生了布尔代数(数理逻辑)。富有意味的是,太极学说的建立基于《周易》文本,而《周易》是富有数学内涵的古代经典。
  集合论的全集是逻辑的整全性的数学内涵,太极的统一性是世界的整体性的哲学反映。
  在第一条思路中,中西方的共同之处表现在都借助于数学,这方面内容本文暂不作具体的展开。
  第二条思路:
  3.世界的整体性→(对应)→逻辑的整全性(产生地:西方;创立者:黑格尔)
  4.太极的统一性→(对应)→集合论的全集(产生地:中国)
  世界与逻辑的联系性导致黑格尔辩证法的产生,其标志是1812—1816年间黑格尔出版的《逻辑学》。人们把黑格尔辩证法概括为正、反、合三阶段,黑格尔本人说过“正题与反题”但没有说过“合题”,而是说“正题与反题”构成“整体”,达到“主观的整合”。
  太极与集合的联系性导致太极代数的建构。
  逻辑的整全性是世界的整体性的反映,集合论的全集是太极的统一性的数学本质。
  在第二条思路中,中国的太极学说进一步与数学结合,而西方的黑格尔辩证法则与数学相脱离。
  第三条思路:
  5.世界的整体性(宇宙的统一性)→(对应)→集合论的全集(统一力学的数学原理)(产生地:西方;创立者:牛顿)
  6.太极的统一性→(对应)→逻辑的整全性(产生地:中国)
  世界与集合论的联系表现为更为本质的世界与数学的联系,其联系标志是1687年出版的牛顿的杰作《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在这本书的第一版序言中,牛顿开宗明义地表示:“我将在本书中致力于发展与哲学相关的数学”。爱因斯坦认为,至今还没有可能用一个同样无所不包的统一概念,来代替牛顿的关于宇宙的统一概念。
  数学是世界的模式,太极是逻辑的范畴。逻辑是世界的内容,数学是太极的呈现。
  沿着第三条思路,世界观将达到数学的精深,逻辑学将充实太极之理。
  在第三条思路中,西方建立了数学与世界的联系,中国将完成太极学说与逻辑的结合。
  上述三条思路中,建立联系的地域分布中外有别(以发生时间的先后为序):
  世界的整体性→(对应)→太极的统一性(易学)(约前500—前2010年)→太极的统一性→(对应)→集合论的全集(太极代数)(王俊龙,2009年)→太极的统一性→(对应)→逻辑的整全性,其发生地都是在中国。
  世界的整体性(宇宙的统一性)→(对应)→数学原理(牛顿,1687年)→世界的整体性→(对应)→逻辑的整全性(辩证法)(黑格尔,1812—1816年)→逻辑的整全性→(对应)→集合论的全集(布尔代数)(布尔,1847年),其发生地都是在西方。
  发生在西方的发展线索中,发生地集中在英、德两国。数学和逻辑与世界的联系是先后在英国和德国发生的,因此,西方的逻辑和数学与世界的联系源于各自独立的学术风格。虽然,最后是逻辑与集合代数在英国建立了联系,但总体上数学与逻辑是分散的。 (责任编辑:南粤论文中心)转贴于南粤论文中心: http://www.nylw.net(南粤论文中心__代写代发论文_毕业论文带写_广州职称论文代发_广州论文网)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版权声明:因本文均来自于网络,如果有版权方面侵犯,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