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亚华人德教述论——以儒教为切人点(5)

来源:南粤论文中心 作者:[日]吉原和男著,黄 发表于:2010-02-01 10:30  点击:
【关健词】东南亚华人;德教;儒教
如上所述。德教的教义和崇奉的神明是三教 混合的,但是其信徒、甚至连宣教人员都未将儒 释道三教分开来看作不同的宗教。 从魏晋南北朝时期开始,儒释道三教在教义 上互相影响。进入明代这种趋向更加明显,以袁 了凡

如上所述。德教的教义和崇奉的神明是三教 混合的,但是其信徒、甚至连宣教人员都未将儒
释道三教分开来看作不同的宗教。
从魏晋南北朝时期开始,儒释道三教在教义 上互相影响。进入明代这种趋向更加明显,以袁 了凡的三教合一思想为基础的善书《阴陟录》, 林兆恩所开创的三一教的思想成为其中里程碑式 的标志。另外,众所周知阳明学也具有相同的趋 向。清末民初,广布善书的善堂及新宗教团体, 就是继承了儒释道三教信仰形态的组织。从教义 来看,这种诸教混合的形态可以称为“综摄主 义”(syncretism),但我们可以看到,德教的祭 坛所崇奉的神明偏重于道和佛,儒家基本不存 在。但如后所示,在别的祭坛也举办儒家式的祭 祖活动春祭、秋祭。
作为德教的行善积德这一教义之实践形态的 慈善事业是明清时代善堂的重要活动。提供善堂 财政支持的主要是商人,以及抄录及宣讲扶乩乩 谕的有儒学修养的乡绅阶层,而他们共同的思想 基础无非是建立在儒家之上的。①但是传达乩谕 的诸佛仙真及作为获取乩谕手段的扶乩这两者有 浓厚的道教和佛教色彩。
(三)扶乩:与神明的沟通 扶乩是已经不存在于人世的神佛及圣人和其
信徒进行沟通的手段。其形式不仅限于对设问进
行回答及提供相应的指示,也有以净化身心及治 病为目的的扶乩。扶乩最早始于宋代。因文人猜 测科举考题而盛行。以掌握理性思维为己任的官 宦后备军的儒生们依赖这种超现实的方法可谓发 人深省。有儒学修养的士人阶层参与扶乩,用加 地的话来说就是证明了降灵术是来自于儒家
的。②
扶乩因地域及教派的不同其使用的道具及其 人员结构也有所不同。关于泰国德教扶乩的形 式,这里我拟以紫真阁在2003年7月玉皇大天 尊圣诞(农历6月24日)日所举行的扶乩礼仪 为例进行介绍。
这次扶乩礼仪在云霄台二楼的祭坛前举行,
在上午10点开始。虽是非节假日,但紫真阁的 理事长、理事及作为一般信徒的公司经理、商店 老板、主妇们大约40人都赶来参加。在先奉送 了《德教心典》之后,开始诵“圣寿颂”。在这 之后。就开始进行扶乩。扶乩在泰国一般都是席
地而坐地进行,但当有马来西亚的乩掌来担任扶 乩任务时,多数会站立进行。
扶乩的乩盘为边长70厘米,底层为不锈钢 板的四方形盘。乩盘放在一个台子上,参与扶乩
的4个乩掌也坐在此台子上。在举行了奉香及净
体的仪式后,稍稍进入冥想的状态,不久神佛就 开始降灵。由正对乩盘盘膝而坐的正掌右手握, 副掌左手握着Y字形柳笔,其前端开始在沙盘 上划动写出字来。人们被告知是神佛降灵下来, 借用乩掌的手而写出文字。这天开始时是叫张禄 的道教真人带着其他12个真人下来降灵,献给 玉皇的祝寿辞由报谕生一字一字高声地念出来。
从信仰上说,玉皇是永生不死的神明。在紧张的
氛嗣中四周一片寂静,只有柳笔触碰在乩盘上的 声音和报谕的声音响彻厅堂,参礼者的视线都集 中在柳笔上。大家都全神贯注地听报谕。报谕一
般是用潮州音来念。在新加坡及马来西亚在基督
教圣人降灵时,有时是用英语来降乩,泰国最近
也有以泰文降乩的情况。
正乩掌及其他乩手说“正乩掌在扶乩过程 中有时会失去正常的意识”,但据笔者观察,其 并未闭目,且听觉也显正常。但在扶乩结束时, 常常可见到正乩掌昏厥的情形,由此可以推断出 其是进入了恍惚的状态。
由报谕者所念的乩示。由坐在乩盘一侧桌子 旁的录谕者记录。这些乩示多数是韵文形式的,


①武内房司著(慈善匕宗教结社)野口镊郎、奈良行博、松本浩一编<道教匕中国丰十会)(雄山髑出版。2001)。
②加地伸行著《儒教匕13:何加)(中央公输社,1990),李世倬著‘日挞畴代台湾儒教结社舆活勤>(台北:文津出版,1999)。
虽然其被称为是在无意识的状态下写出的。但正
乩掌的文章叙述能力和记忆力,以及报谕者和录 谕者识字能力之高还是令人叹服的。对照当时记 录下来的乩示和日后出版的善书之内容,就可发 现并没有作很多编辑工作。由神佛降下来的乩示 承续着中国经典及诗歌的内容,且具押韵的形 式,表现出一定的儒家涵养。被认为具备这些学 识的正乩掌在教团内受到尊敬,这也可以说是华 人社会特有的情况。另外,这天还有宋大峰、济 公活佛、柳春芳、杨筠松、张玄同、吴梦吾、吕 祖等也来纷纷降灵给玉皇献上祝寿辞。
近年来,因为不懂中文特别是潮州话的信徒 增多,而且就算是参与扶乩者懂潮语的人也为数
不多,因此紫真阁正致力于在懂潮语的人中寻找
合适的乩手人选。另外,培养写泰文乩文的乩手 也是当务之急。紫真阁出版的乩文集《紫影传 真》(季刊),目前其使用的语言只有中文,日 后以泰文来发行的乩文集也该指日可待吧。到那 时。其概念内容也难免不会发生变化。
三、生者的宗教礼仪——现世利益
与救济的伦理

(一)天赦法会和九皇胜会 在泰国的德教会里,只有紫真阁从1975年
开始每3年1次举行天赦法会。其日期是在(责任编辑:南粤论文中心)转贴于南粤论文中心: http://www.nylw.net(代写代发论文_毕业论文带写_广州职称论文代发_广州论文网)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版权声明:因本文均来自于网络,如果有版权方面侵犯,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