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亚华人德教述论——以儒教为切人点(4)

来源:南粤论文中心 作者:[日]吉原和男著,黄 发表于:2010-02-01 10:30  点击:
【关健词】东南亚华人;德教;儒教
中一个就是紫真阁。紫真阁源自1952年几个潮 州籍男子借用越南佛寺景福寺进行扶乩。众所周 知,越南佛教与泰同佛教不同,是承自中国的流 通汉传佛教,因之对华侨、华人来说是很有亲近 感的。之前在泰国私宅内是不允

中一个就是紫真阁。紫真阁源自1952年几个潮 州籍男子借用越南佛寺景福寺进行扶乩。众所周 知,越南佛教与泰同佛教不同,是承自中国的流 通汉传佛教,因之对华侨、华人来说是很有亲近 感的。之前在泰国私宅内是不允许扶乩的。但景
福寺的越南籍住持对扶乩表示一定的理解,而且 景福寺也是在19世纪中叶由达赖喇嘛3世所建, 所以他们就提供了紫真阁扶乩的便利。建阁后翌
年国王参观紫真阁祭坛一事,至今也被该阁人士 津津乐道。1974年该阁邀请财经界人士加人成 为其理事,由此购买了独立的会所,并重新整编 组织.这些奠定了今天的基础。20世纪80年代 后半期.紫真阁开始筹备在曼谷的Chao       Phraya 河的Thonburi区的河岸重建其庙堂。90年代上 半期,其主要堂宁的几次落成典礼,都邀请了曼 谷市长等政界人物及公主、僧迦参加。
德教组织的祭坛所供奉之神像位置各有不 同。但它们所供奉的神明大体相同。紫真阁的庙 堂内有4处祭坛。而其庙堂包括了前后并列的一 个2层偻和一个3层楼的建筑。前面的建筑称为 “一浑元台”,其一楼的祭坛摆放着如下神明: 最前面是弥勒佛像。其后摆放着一尊小的释迦 像,但不太起眼。在最高位置供奉着道教的吕 祖,其下是张道陵,即道教正一派的开祖张天 师。道教神仙张三丰和何野云也被供奉在此祭坛 内。二楼的祭坛所供奉的是泰国德教所共同祭拜 的神明,包括老子、杨筠松、柳春芳、张玄同、 吴梦吾、宋大峰,老子被供奉在最高位置。杨、 柳、张三位师圣都是出生于高官,后才转人宗教 活动的,他们因精通儒学、风水学而被后人崇
奉。吴本为朝廷官员,后来才j|{家成为佛僧,宋
大峰也是官宦出身,出家当了和尚后,在潮州地 区修桥及投入于做善事。每一位师尊都是儒家士 人,他们通过扶乩频频降灵。后面的建筑物称为 “云霄台”,一楼的中间是地藏殿,是供奉德教 信徒祖先牌位的地方,其名为“思德堂”。二楼 祭坛中间供奉着释迦,右侧是观音菩萨,左侧是 济公活佛。济公活佛也被称为李修缘师尊,在扶 乩仪式里频频降灵,许多德教信徒都是他的弟 子。被授予德名的人也不少。这个祭坛明显的呈 现出佛教色彩。在此楼的三层.供奉着被视为道 教最高神的玉皇赦罪大天尊之像。这一神祉本来 并非是人格神,在德教里,关帝被作为玉皇而供 奉。在以前的旧庙堂里末供奉之。在新建成的庙
堂里增添了玉皇像。在玉皇的前面,是一尊关羽 的养子关平的小像。据说关平受玉皇之命统掌由
“诸佛仙真”组成的“德德社”。紫真阁的一位 理事说玉皇相当于人间的总统或国王。而关平就 可被看做是首相。
从以上我们可以看出,紫真阁的祭坛内看不 到与儒家有关的神像,若从其崇奉对象来看,其 显示出浓郁的道教及佛教色彩。
德教自称为“以德化人”之组织,他们重 视作为儒家伦理道德实践的十德,即孝,谛。 忠,信,礼,义,廉,耻,仁,智。这十德的具
体意涵.据德教教义解说书说分别为,对父母的
孝顺,兄弟姐妹间之手足情及相互关爱,对国家 之献身,诚实。敬老爱幼,谦虚,礼让.正义无 私,清廉寡欲,不被物欲、情欲所惑,区分正 邪,爱人及物,提升知识。另外还有德教八则, 以“不可⋯⋯”的形式说教。即不欺,不伪, 不贪,不妄,不骄,不怠,不怨,不恶。其内容 有与十德重复的部分。除以上个人的积德及其实 践之外。教团也将宣教及各种慈善活动列为重要 目标。除了施与食物、衣服、药品于需要救助的 社会人士之外,支援受灾人士、同家、志愿机构 及王室的慈善事业也是符合德教理念的重要活 动。这与作为佛教国家泰国的积德思想基本吻 合,也是构成德教特色的地方。
另外。具宗教团体特色的行善积德活动,有
被视为会给世人带来伤害的孤魂野鬼安魂的普 度,以及收无名尸骨,举行火葬的修骷法会。这 些行为的主旨在于德教组织代表社会大众祈求社 会平安。从这些活动,我们可以看出,德教继承 了以立善积德为理念的善堂组织的活动。
我们可以从德教的祭坛看出,各种种明被作 为崇奉对象,他们被称为诸佛仙真,佛即彻悟之 人。仙即超凡脱俗之人,真即得道之人。这些神
明包括了释迦牟尼、僧侣及道教的神仙及修行之
人,他们的神像及画像被供奉在祭坛内,被信徒 们称为祖师及师尊,作为众人信仰及实践的楷模 而被崇奉。这些诸佛仙真组成了德教的众神组织 “德德社”,统领“德德社”的是玉皇大天尊。 在德教里,对于关羽被视作最高神玉皇。有如下 的解释:
清末民初时人心大坏。孔子之教不守而 西风渐进,文明礼教之中国沦为黑暗之浊
世。关圣帝君不忍下民受此浩劫.仗义执
言,为民请命。由此,第十七代太上圣主妙 友玄尊让贤退位,由关圣帝君接任第十八代 玉皇,名为玄曼高上帝玉皇赦罪大天尊。这 是民国13年(1924年)的事。
从以上我们可以看出以佛教中的四劫观为基 础的世界终结观念,以及通过复兴儒家伦理来救 劫的末劫观的表象的存在。这种观念传承来自于 四川省成都的善堂通儒坛,在此坛关帝降坛所写 下的《洞冥宝记》里记载着以上的内容。当时 科举制度已废除,有儒家教养的士人阶层多参与 善堂扶乩,他们在将神明的乩谕整理为善书方面 贡献不少。(责任编辑:南粤论文中心)转贴于南粤论文中心: http://www.nylw.net(代写代发论文_毕业论文带写_广州职称论文代发_广州论文网)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版权声明:因本文均来自于网络,如果有版权方面侵犯,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