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庸》中“诚”的文化内涵的历史阐释(5)

来源:社会科学论坛(WWW.NYLW.NET) 作者:孟琢 发表于:2011-02-26 15:43  点击:
【关健词】诚;壹;词源意象;引申;比较互证。
《诗》曰:惟天之命,於穆不已。盖曰天之所以为天也。於乎不显,文王之德之纯。盖曰文王之所以为文也,纯亦不已。郑注:天所以为天,文王所以为文,皆由行之无己,为之不止,如天地山川之云也。 纯是上天与文王所共

  
  《诗》曰:“惟天之命,於穆不已。”盖曰天之所以为天也。“於乎不显,文王之德之纯”。盖曰文王之所以为文也,纯亦不已。郑注:“天所以为天,文王所以为文,皆由行之无己,为之不止,如天地山川之云也。”
  
  “纯”是上天与文王所共有之德,也具有通天人之际的特点,这一特点也源自“聚合—充实”的词源意象。在这里,“纯”和“壹”“诚”可以进行比较互证。
  总之,上述文化思维和文化观念是《中庸》“诚”的范畴的母体,《中庸》对“诚”的哲学阐释深深地根植于这一传统中。在某种意义上,《中庸》的伟大之处在于,它首次把这些潜在的文化思维、观念明确地表述出来——从《中庸》开始,思维升华为思想,观念进化为哲学,这正是中国哲学在“轴心时代”的一个伟大突破。
  
  四、战国时期“壹”和“诚”的语用分化
  
  论证了“诚”的历史渊源,一个新的质疑浮出水面:既然“诚”源自春秋时“壹”的观念,为什么《中庸》不沿用传统的“壹”,而要用“诚”来代替它呢?
  我们认为,尽管“壹”与“诚”具有相同的词义特点和引申过程,但随着语言的发展,在战国时期,它们在语用层面已经基本分化。“壹”的“专一、统一”的义项得以凸显,多用来指称客观人、事的状态和运动,较少用于主观的精神世界,因此,“壹”往往用来阐释政治思想。“诚”被用于指称主观的道德世界和精神状态,多用来阐释伦理思想。换言之,“壹”传统的语用功能发生了转移,而“诚”则取代了它原有的位置。在战国的文献中,“壹”的政治化和“诚”的伦理化体现得十分明显。
  在早期的法家文献中,春秋时期“壹”具有的宇宙本体、道德修养的意义已荡然无存。“壹”成为了治国之道,指通过使民众“专一”而达到国富民强。这一变化集中体现在《商君书》中。关于《商君书》,俞樾、顾实、郭沫若等人认为是伪书,蒋礼鸿、刘建国等学者已辨其非[18]。保守地说,《商君书》至少是战国中期的著作,和《中庸》时代相近。
  在《商君书》中,“壹”“抟”多次出现,用来指国家政策、民众思想的统一与集中。“圣人之治国作壹、抟之于农而已矣”,商鞅政治思想的核心是要把全部国力、民力集中于耕战之上。因此,对统治者而言,要做到“壹教”“壹赏”“壹刑”“壹务”“上作壹”“国作壹”:
  
  《赏刑》:“圣人之为国也,壹赏,壹刑,壹教。壹赏则兵无敌,壹刑则令行,壹教则下听上。”《农战》:“上作壹,故民不俭营,则国力抟。国力抟者强,国好言谈者削……常官则国治,壹务则国富。”《农战》:“凡治国者,患民之散而不可抟也,是以圣人作壹,抟之也。国作壹一岁者,十岁强。”
  
  在这种专制的政策下,民众被锻造为国家机器的螺丝钉。商鞅理想中的民众是“朴壹”“壹意”的,也就是任由国家摆布,专心务农的愚氓:
  
  《垦令》:“愚心、躁欲之民壹意,则农民必静。”《农战》:“善为国者,仓廪虽满,不偷于农;国大、民众,不淫于言;则民朴壹。民朴壹,则官爵不可巧而取也。”《壹言》:“治国者贵民壹,民壹则朴,朴则农,农则易勤,勤则富。”
  
  在《商君书》中,类似的例子尚有不少,春秋时期沟通天人之际的“壹”到了法家手中,竟成为专制政治、愚民政策的核心词汇,这实在是历史的吊诡。可以说,“壹”在语用层面上的转移,是儒家用“诚”来取代它的根本原因。
  还要指出的是,在《荀子》《礼记》等文献中“壹”与“诚”同时出现,在《荀子》中,“壹”多指治理国家、统一天下、对事物进行规范,例如:
  
  《君道》:“欲治国驭民,调壹上下。”《王霸》:“欲得调壹天下,制秦、楚,则莫若聪明君子矣。”《富国》:“故先王明礼义以壹之(百姓),致忠信以爱之。”《非十二子》:“总方略,齐言行,壹统类。”《解蔽》:“故好书者众矣,而仓颉独传者,壹也。”而“诚”的内涵则与《中庸》别无二致:
  
  君子养心莫善于诚,致诚则无它事矣……诚心守仁则形,形则神,神则能化矣。诚心行义则理,理则明,明则能变矣……天地为大矣,不诚则不能化万物;圣人为知矣,不诚则不能化万民;父子为亲矣,不诚则疏;君上为尊矣,不诚则卑(《荀子·不苟》)。
  
  在《礼记》中,“壹”也是治国之道,民德的“壹”和礼乐秩序有着内在的联系:
  
  《礼记·缁衣》:“长民者,衣服不贰,从容有常,以齐其民,则民德壹。”《礼记·表记》:“礼以节之,信以结之,容貌以文之,衣服以移之,朋友以极之,欲民之有壹也。”郑注:谓专心于善。
  
  《荀子》《礼记》中“壹”“诚”并存,二者的语用差别十分明显,这说明至少在战国晚期“壹”与“诚”的语用分化已经基本完成——共源异用,泾渭分明,这一明显的语用分化也是历代学者无法追溯“诚”的历史渊源的原因所在。
  
  五、余论:训诂学在历史文化
  研究中的独特价值
  
  如前所论,在《中庸》对“诚”的哲学阐释的背后,蕴藏着中华民族文化思维与观念的世界,这是中国哲学的母体。我们对“诚”的文化内涵进行历史阐释,正是利用训诂学的方法对这一世界进行探求。我们认为,传统的“小学”在历史文化研究中具有独特的价值,正如王宁先生所说: (责任编辑:南粤论文中心)转贴于南粤论文中心: http://www.nylw.net(代写代发论文_毕业论文带写_广州职称论文代发_广州论文网)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版权声明:因本文均来自于网络,如果有版权方面侵犯,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