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庸》中“诚”的文化内涵的历史阐释(4)

来源:社会科学论坛(WWW.NYLW.NET) 作者:孟琢 发表于:2011-02-26 15:43  点击:
【关健词】诚;壹;词源意象;引申;比较互证。
将这一图示和壹的引申图示进行对比,二者的相似性一目了然。通过上述考察,我们可以解答本文一开始提出的两个问题: 首先,诚源自春秋时期壹的观念。如前所论,壹具有宇宙本体论和道德论的双重内涵,在思想史上它先

  
  将这一图示和“壹”的引申图示进行对比,二者的相似性一目了然。通过上述考察,我们可以解答本文一开始提出的两个问题:
  首先,“诚”源自春秋时期“壹”的观念。如前所论,“壹”具有宇宙本体论和道德论的双重内涵,在思想史上它先于“诚”而频繁出现,其词义特点与引申义列与“诚”极其相似。这说明,在中华民族的文化思维中,“壹”和“诚”具有共同的思维基点和思维模式,这两个活跃于不同时代的词汇记录了同样的观念。值得注意的是,在《中庸》的语境中“壹”和“诚”可以直接沟通。《中庸》:“其为物不贰,则其生物不测。”郑注:“言至诚无贰,乃能生万物多无数也。”《集注》:“不贰,所以诚也。”“不贰”即是“壹”,这是《中庸》中沟通“壹”与“诚”的关系的内证。 其次,在“壹”和“诚”的引申过程中,体现出中国古人独特的文化思维模式,这是《中庸》中“诚”能够发展为一个具有本体论内涵、成为天人合一的枢纽的哲学范畴的根本原因。
  第一,通过“壹”的引申我们看到,“聚合—充实”的意象和宇宙本体、道德具有密切的隐喻关系,这是中华民族特有的思维模式,它体现在先秦诸子的字里行间:
  
  《孟子·尽心下》:“充实之谓美,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赵注:“充实善信,使之不虚,是为美人。”《庄子·天下》:“彼其充实不可以已,上与造物者游,而下与外死生、无终始者为友。”按:此处的“充实”指庄子“独与天地精神往来”的精神境界。
  
  在文献上的证据之外,我们还可以举出一些例子,进行比较互证:
  1.纯。“纯”和“壹”“诚”具有同步的引申关系。《说文》:“纯,丝也”,本义是丝线的捆束,如《诗·野有死麕》:“白茅纯束。”捆束体现出“聚合—充实”的意象。因此,“纯”引申出“专一”之义,如《国语·周语上》:“帅旧德而守终纯固。”韦注:“纯,专也。”又引申出“纯粹不杂”之义,如《汉书·五行志》:“服其身,则衣之纯。”颜注:“壹其色。”在这一训释中,我们可以看到“壹”与“纯”的沟通。客观事物的“纯粹不杂”通过隐喻投射到主观思维的世界中,“纯”引申出“道德精纯”之义,并具有了本体论的内涵。如《国语·晋语九》:“德不纯而福禄并至。”韦注:“纯,壹也。”《庄子·天下》:“后世之学者,不幸不见天地之纯,古人之大体,道术将为天下裂。”按:《天下》篇曰“古者所谓道术者,果恶乎在?曰:无乎不在……圣有所生,王有所成,皆原于一。”据此,“天地之纯”指的正是本体化的“一”。
  2.玄。“玄”甲文作“阑”,《说文》古文作“卵”,像一股倒悬的丝线。“玄”与“纯”的本义皆为丝线,均有“聚合”之意象。“玄”“壹”“成”意义相通,古人名字之义多相关,东汉赵壹字元叔,元、玄同义;《汉书·述王贡两龚鲍传》:“玄成退让,仍世作相”,西汉有韦玄成,东汉郑玄字康成,均为其证。在中国古人的观念中,“玄”引申出天、道之义,具有本体论的内涵。
  3.塞。《说文·心部》:“,实也。”“塞”有“充实”之义,引申为道德上的诚实。《邶风·燕燕》:“仲氏任只,其心塞渊。”疏:“其心诚实而深远也。”《卫风·定之方中》:“秉心塞渊。”郑笺:“塞,充实也。”疏:“秉操其心,能诚实且复深远,是善人也。”
  4.舜。“舜”有“充实”之义,引申为圣王之号。《中庸》“其斯以为舜乎!”郑注:“其德如此乃号为舜,舜之言充也。”按:舜德盛大充实,故以充为名。
  5.天。纬书中的声训以“填实”为“天”的命名理据,《卫风·君子偕老》“胡然而天也”疏:“何由然见尊敬如天乎?由其填实如天……《元命包》云:‘天之言填’。”
  据此,“诚”的本体论、道德论内涵由“聚合—充实”的词源意象所决定。同时,我们也可以对“信”不具备本体论内涵的原因进行解释:“信”和“诚”都有“诚信”之义,它们的词汇意义是相同的,但词源意义(即词义特点)不同。“信”与“申”“伸”同源,《邶风·击鼓》:“不我信兮。”《释文》:“毛音申,按信即古申字也。”其词源意象是“延伸、引伸”,话语的“延伸”即是行为。因此,尽管“信”可以引申出“诚信”之义,但“延伸、引伸”和宇宙本体之间不存在隐喻关系,故“信”无法引申出本体论的内涵。
  第二,“壹”引申为宇宙本体,又引申为人神所共有的德行,在中国古人的思维模式中,“聚合—充实”的词源意象和“专一”之义密不可分,后者更与天道、人道构成双向的隐喻,体现出天人合一、内外合一的文化思维。“诚”在《中庸》中被阐释为沟通天人关系的枢纽,正源于此。无独有偶,《中庸》对“纯”的阐释也体现出这一思维模式。《周颂·维天之命》:“文王之德之纯。”朱熹:“纯,不杂也。”《中庸》引之曰: (责任编辑:南粤论文中心)转贴于南粤论文中心: http://www.nylw.net(代写代发论文_毕业论文带写_广州职称论文代发_广州论文网)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版权声明:因本文均来自于网络,如果有版权方面侵犯,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