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与“家乡”: 流动者的乡土情感

来源:网络(转载) 作者:周 怡 发表于:2011-12-12 18:40  点击:
【关健词】流动者;乡土情感;认同
:“家”的流动能否让流动者持续饱有“家乡”情愫?借鉴享廷顿对于移民研究的三种类型(旅居者、归附者和双重忠诚者)对两类流动(农民工、留洋流动)作了规模、结构及情感归属上的描述性比较;然后根据伯克的认同变动理论对三类型流动群像作归因解释,基本的研究结论有
  •  

作者简介:周 怡,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教授 (上海 200433)
  
  一、引言及问题的提出
  曾经“家”一直就在“家乡”的地方,“生于斯、长于斯”的人地依附传统撩起过众多中国人一生的乡土情感。但随着时代的变迁及社会的开放,今天越来越多的“家”离开了“家乡”的土地。当地域流动让流动者有了异域于家乡的 “家”时,“家”的流动能否让流动者持续饱有“家乡”情愫? 理论上如何解释这种情愫的持续抑或变动? 便构成本文需要回答的研究问题了。
  理论上,“家”的概念被涵盖在血缘姻缘缔结的亲属关系中;“家乡”却是与出生地、成长地或祖籍相关联的地缘概念。一种观点认为,所恋在哪里,哪里就是故乡。对居住地的依恋实际是对那里亲人的依恋,“家”在的地方就是“家乡”。这类观点的意涵是情感随家而在,对流动发生后的原居住地来说,确有“人走茶凉”之意。另一种观点相反,“家”的流动发生后,原居住地“家乡”永远是人主观意识中最爱的环境世界,是构成其势力范围或人际关系网络的基础。因而人本能地热爱自己的家乡。如果这两种观点分别代表“落地生根”、“落叶归根”两种不同的认同模式,那么今天,在这两种模式间摇摆所表现出的双重忠诚或认同的流动,却是绝大多数流动者选择的情感状态。
  本文的研究对象是中国社会转型期出现的两拨流动人口:一是从中国流向西方发达国家的“洋”迁徙者;另一是从农村流向城市的“土”迁移者。后毛泽东时代,从地理位置上看,发生了数以千万的上述两拨人的流动。留洋的、高学历的、有地位的受宠者与进城的、低学历的、无地位的被排斥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看似完全不同的两阶层人,却在其“社会流动”的轨迹上极富比较意义。因为他们同是中国社会改革开放的产物,同是离开家园、怀揣希望去新地方寻找机会的奋斗者。那么,二三十年过去,这些离开原居住地而发生迁移的中国人是否最终放弃了“东好西好不如家乡好”的乡土情感?如果将认同看作乡土情感的一个重要表征的话,本文拟在有关认同的讨论中比较两组流动者的乡土情感。
  二、理论及研究操作
  亨廷顿在他的著作《我们是谁?——美国民族认同面临的挑战》中,关注了20世纪后期大量流动人口由欠发达国家流向美国之后的身份认同问题。根据同化与否,亨廷顿区别了三类移民身份,即旅居者、归附者和双重国籍者。旅居者是那些抱有临时“逗留心态”、随时期待返回家乡而拒绝被移入地同化的人群;归附者相反,他们是那些背弃原籍文化而期待被异乡同化、融入其社会结构的一拨人;双重国籍者是“来来去去”的“跨国者”或“漂移者”,是“脚踏两个世界”、对移出地和移入地都倾注情感忠诚的人 ④ Huntington, Samuel P., Who are we? The Challenges to America’s National Identity. New York: Simon & Schuster, 2005, pp.178-182,204-205;p.129.。从身份角度上看,旅居者保持着原籍身份;归附者实现了一种身份向另一种身份的转变;双重国籍者处在两种身份共存的状态。
  根据移民同化的程度,亨廷顿又叙述了三类极富形象比喻的同化形式,即熔炉式(melting pot)、番茄汤式(tomato soup)和沙拉式(salad)。熔炉式同化是各民族、各群体及个人融合成一种新人、创建或再造了一种新的共同体文化。比如,新美国人“是英格兰人、苏格兰人、爱尔兰人、法兰西人、德意志人和瑞典人的合成体”Zangwill,Israel,The Melting Pot: A Drama in Four Acts. New York:Amo Press,1975,p.59.。番茄汤式同化强调以主流文化为基准的同化模式,主流文化类似一锅番茄汤,移民只是其中的调味品或辅料,必须屈从主流社会并与之相适应Gordon,Milton M., Assimilation in American Life: The Role of Race, Religion, and National Origin.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64,p.89.。沙拉式同化认定 “群体之分在于血统而不是文化”④,人们可以改变自己的文化,却不会改变自己的种族属性。“永远的群体区分”Kallen,Horace M.,Cultural Pluralism and the American Ideal: An Essay in Social Philosophy.Philadelphia: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Press,1956,p.13.使得移民的同化只可能呈现类似沙拉一样的“种族多元”抑或“文化多元”的景观。相对熔炉式各移民群体集合后创造新的、较为统一的共同体文化而言,沙拉式同化是移民群体各自为阵的多元亚文化的拼盘。
  由亨廷顿提供的两组分析性类型概念,结合本题意,我们得出矩阵表1,并因此发展出三类有待实证检验的宏观意义上的理论群像(theoretical groups):
   群像一:饱含强烈乡土情感的旅居者,无论在哪里都固守他们自己的亚文化。
  群像二:往返于“两个世界”的双重身份者,情愫的双重性使得他们有可能成为新文化的缔造者抑或传播者。
  群像三:“落地生根”的归附者,在实现一种身份向另一身份转变的努力中,孜孜以求去适应异乡文化。
  尽管现实中的流动者情感多半呈现复杂的面向,即他们可能既具有旅居者心态,也可能拥有归附者的期待;他们可能在某阶段表现为旅居者,另一阶段却显示双重忠诚、归附者的性格。但三类理论群像作为类型分析的结果将构成本文予以求证的观点。本研究首先通过二手统计文献资料的收集与分析,比较两类不同流动者规模及结构群像;然后采用定性访谈资料揭示流动者情感群像,并在归类描述的基础上解释情感认同变动的内在机制。
  三、流动者群像:规模、结构与情感
  选择两类截然不同的流动者——农民工与留洋者——作比较分析,是因为这两类流动者的流动近些年频繁发生在中国百姓人家。“家有钟点工来自农村”、“家有儿女出国在外”,这两件身边事其实代表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最大规模的、也最为明显的两种社会流动:城市化过程中的农民流动与全球化过程中的跨国移民流动。 (责任编辑:南粤论文中心)转贴于南粤论文中心: http://www.nylw.net(南粤论文中心__代写代发论文_毕业论文带写_广州职称论文代发_广州论文网)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版权声明:因本文均来自于网络,如果有版权方面侵犯,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