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兴中国古代科学思想,应对青少年文化认同危机(4)

来源:南粤论文中心 作者:张红霞 发表于:2010-10-29 10:57  点击:
【关健词】民族文化认同;科学思想;现代文化;教育目标;“体用一致”
复兴教育的后期阶段可以采用批判性思维的方法,带着现实问题,引导学生研讨《墨子》、《论衡》、《老子》、《荀子》、《庄子》等经典著作,并与古希腊相关著作进行比较,也可以采用生动活泼的墨-亚对话、孔-墨对话等情

  “复兴”教育的后期阶段可以采用批判性思维的方法,带着现实问题,引导学生研讨《墨子》、《论衡》、《老子》、《荀子》、《庄子》等经典著作,并与古希腊相关著作进行比较,也可以采用生动活泼的“墨-亚对话”、“孔-墨对话”等情景教学的手段。还可以将亚里士多德的逻辑学著作《工具论》与墨经“辩学”和《论衡》中的逻辑思想进行比较,探讨科学与逻辑的关系,甚至经验主义与理性主义的关系等。最后,结合中西方典籍的社会背景,通过将《论语》与《理想国》,《尼克马可伦理学》与《孟子》和《道德经》进行比较,寻找我国古代科学文化未能流传、发展的根源,同时也对哲学与科学之间、科学与民主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显然,师生共同探讨阻碍中国科学文化发展的因素及其历史过程是一项横跨科学与人文、东方与西方的极好的“复兴课程”教学设计。
  此外,任继愈先生以朱熹为例提出了一个古为今用的“复兴”方法。朱熹在整理、诠释《大学》时,增补了一段对“格物”的阐释,将汉代的朴素思想提高到认识论的高度。这样做“尽管偏离了古代曾子、子思的原旨,却适应宋明社会的需要,所以能维持八九百年不衰。朱熹的结论,今天未必可采,但朱熹走的道路、继承和创新的方法值得借鉴”
  任继愈:《朱熹格物说的历史意义》,《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1期。
  。也就是说,在进行历史考证、古籍注释的时候,应该采取胡适、王国维倡导与践行的科学方法,但在编写历史教材时应该充分发挥古为今用原则的作用。在开发中国古代科学史教材的时候,既要遵循中国的历史决定了中国的现代化一定是“中国特色”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基本原理,又要针对目前全球化环境的特点和我国学生的认同危机问题,认真寻找与现代化、全球化一致的文化成分,弘扬那些与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与科学思想和民主法制思想为核心的现代主流价值一致的我们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从而构建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体用一致”的教育目标。以台湾大学为例,近几年的通识教育课程特别重视全球意识和先秦诸子众家思想的挖掘,如《荀子甲上》的课程目标表述为:中国传统政治形态是阳儒阴法,今天的教育也多以《论语》和《孟子》为教材。而《荀子》中有许多现代法制思想,因此读荀子可以由儒入法。中国人相信天人合一、靠天吃饭,但荀子以为“天有其时、地有其财、人有其治”,人定胜天。荀子思想积极向上,研读《荀子》可以帮助处于今天多元社会中的学生正视问题、正本清源、培养积极进取精神;让传统人文经典“入世”,让文化遗产发挥现代价值参见陈思敏《台湾“通识教育"与大陆高校德育之互鉴——以对传统道德文化资源的认知、定位、开掘为视角》,《福建师大福清分校学报》2008年第4期。。
  综上所述,复兴教育的目的不仅仅是历史学或政治学的,而更重要的是教育学的,是以青少年为中心的。文化的历史属性决定了教育不能跨越历史,尤其是文化大国的历史。历史越长,文化复兴越艰难,但越重要。此外,复兴教育的目标是国际主义的,而不是狭隘民族主义的;不是要赶超过其他民族,而是要理解自己、理解他人。只有在了解自己文化的基础上,才能融汇东西方文化精华,重构21世纪中华新文化;只有这样,民族文化认同与全球意识培养才能相容不悖。
  (责任编辑:薛立勇)
  
  点评意见:
  该论文针对我国的实际,提出了教育学和文化学上的一个重要的问题,即青少年的“价值冲突”和“认同危机”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论文引用相关的研究成果,描述了我国青少年当前出现的“价值冲突”和“文化认同危机”现象;并通过美、日、新加坡等国家以及台湾、香港地区的比较分析,论述了这种危机并非文化多元化的必然结果,而是与近代以来国人奉行的“中体西用”教育模式有关。论文认为,“中体西用”的教育模式,使引进的西方现代科学和现代人文教育与我国传统的人文教育格格不入,直接造成了“体”、“用”的分裂。论文主张,应挖掘和弘扬我国古代墨家科学思想和科学教育思想的精华,寻求墨家与西学之间的精神联系,通过复兴古代科学思想以应对当前的文化认同危机。论文借用“教育重演理论”,具体建议,从教育目标上正视、理顺“体-用”之间关系,注重用墨子、荀子等优秀思想成分协调中西方两种不同的人文主义的关系;在教育内容和方法层面,从寓教于实验、动手,到批判性思维,带着现实问题,引导学生研讨《墨子》等经典。
  该论文观点新颖、明确,引用的资料丰富,对我国青少年"文化认同危机"原因、墨家朴素科学思想之教育价值的分析富有新意,达到较高的学术水平。建议在后续的研究中,对墨家科学思想用之于沟通"体、用"的教育路径,作更具体的设计。
  点评专家:周川,苏州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教授
全球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它在深化发展中国家与世界联系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挑战,我国青少年越发凸现的“价值冲突”与“认同危机”便是这种挑战的突出表现之一。一项对上海五所高校大学生的问卷调查发现,高达51%的学生认为根本没有必要了解中国历史①;另一项对北京等六大城市大学生的调查结果显示,“对中国21世纪头20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没有信心的同学占20.1%②。与此相关的美国布朗大学的一项心理学研究发现,从学习目的和动机来看,中国青少年的“自我”概念已经从过去普遍认为的“社会指向型”逐步转向“个人指向型”③。
   “文化认同”指的是人与人之间或个人与共同体之间对共同文化的确认;良好认同行为常常表现为遵循共同的价值理念、秉承共有的思维模式和行为规范。所谓认同危机是指个人和共同体的文化身份感的丧失,直接表现为自我价值感、自我意义感的丧失④。近年来对于青少年价值冲突、民族文化认同危机的成因研究也有不少,一般认为全球化带来的多元化环境是直接的诱因,但对怎样应对文化认同危机问题的讨论很少。本文试图通过对中西文化的比较,结合美国、我国港台地区和东南亚地区的相关教育经验与问题,对多元化与文化认同的辨证关系,中国古代科学思想与现代文化的关系,以及民族文化认同与全球意识的关系等进行辨析,从而探寻在历史悠久的发展中国家,培养青少年健康的文化认同、尤其是科学文化的民族认同的一种可能途径。 (责任编辑:南粤论文中心)转贴于南粤论文中心: http://www.nylw.net(南粤论文中心__代写代发论文_毕业论文带写_广州职称论文代发_广州论文网)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版权声明:因本文均来自于网络,如果有版权方面侵犯,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