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诒让:《墨子间诂非命》(第三十五),中华书局2009年版,第266页。 用今天的话讲就是历史的方法、科学的方法、实践的准绳。今人对学问之道的认识水平也不过如此而已。 最后,墨子的兼爱思想与现代民主思想一致。兼爱不
孙诒让:《墨子间诂•非命》(第三十五),中华书局2009年版,第266页。
用今天的话讲就是历史的方法、科学的方法、实践的准绳。今人对学问之道的认识水平也不过如此而已。
最后,墨子的“兼爱”思想与现代民主思想一致。“兼爱”不仅蕴含了民主思想的萌芽,而且是环境友好、和平主义的伦理思想,它超越了地球上现存的任何一种人文主义价值观,对构建健康的全球化社会而言极具教育意义。
由此可见,中国古代以墨家为代表的科学思想与现代科学思想有着紧密的联系。因此,复兴墨学对提高中国乃至整个中国文化圈中青少年的现代文化的民族认同和科学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三、民族文化认同与全球意识培养:“复兴”的特殊意义
接下来的关键问题是,科学文化为什么一定要从本民族文化中“复兴”而不是直接照搬西方,这是由文化的历史属性和教育不能跨越历史的规律决定的。尽管从人类历史“总进程”来看,正如塞缪尔•亨廷顿所言,现代化是“人心所向”的;人类的普世价值并非是一个理论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结论参见庞绍堂《抵御•自觉•融合》,《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6期。。现代文化确实可以看成是传统文化经过长期“遗传与变异”的双重结果,是在经受实践检验的过程中优胜劣汰的产物。然而,这样的认识不具有教育上的意义,因为教育不仅是理智的问题,而且事关情感、价值问题;尤其对于认知能力有限的青少年更是如此。因此,要寻找帮助青少年学习先进文化、保存自身优秀文化成分的有效途径,必须要在普世价值的大背景下研究不同文化的各自历史过程,这在教育学上叫“教育重演理论”。换句话说,让青少年充分认识自己民族的文化,不能不从认识其祖先的认知发展过程开始。中华民族的后代如果不知道今天的结果是我们的祖先在特定的自然条件和历史条件下,经过无数次伟大的创造、试验和艰苦卓绝奋斗的结果,而中国革命和改革开放正是在这样的基础上必然选择了马克思主义并成功地将其中国化,他们是不会理解和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深刻涵义的,更不会产生真正的爱国主义情怀。而缺少爱国主义情怀的人也不可能拥有健康向上的国际主义人格;就更难达到墨子的“视人身若其身,……视人家若其家,……视人国若其国” 孙诒让:《墨子间诂•兼爱上》(第十四),中华书局2009年版,第101页。的崇高境界。
一方面,割断历史就是割断逻辑,就难以以理服人;另一方面,历史是实验室,是孕育着如墨子所云“以说出故”、以理性把握感情的地方。不同的民族在“历史”这个伟大实验的不同阶段赋予了不同的“环境条件”[英]汤因比:《历史研究》上,曹未风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52页。,于是产生了不同的结果。而全球是一个相互联系的大系统,要弄清整个系统的运动机制并保证其向着有利于人类共同利益的方向发展,必须首先要弄清各个子系统中各种环境条件的性质与功能。而中国这个占全球人口四分之一的子系统的重要性自然是不言而喻的。我们曾经在这个实验的某个阶段,如唐朝,获得过正面的实验结果,但在明末清初后则完全不同,那么,其中的原因是什么?中国古代科学文化为什么不能在近代得到复兴?为什么我国封建社会能够在轻视科学技术的环境条件下运行几千年?其中有哪些特殊条件存在?这些特殊条件在未来的人类环境中是否可能存在?它们今后还将与科学技术产生什么样的相互作用?所有这些问题只能通过对中国历史的探讨才能获得答案。我们的后代应该带着科学的态度,用批判性思维的角度去看待这个实验,弄清实验过程中不同环境条件的性质及其相互作用机制,为处理全球化社会问题提供新理论、新思路。
已有的有关中国文化复兴的思路大多从儒家文化上做文章,提出重构“新儒家”的口号参见王宁《重建全球化时代的中华民族和文化认同》,《中国社会科学》2010年第1期。;但我们不应该忽视,我们古代文化中还有与现代文化精神更直接相容的成分,这就是墨家等早期科学思想。复兴墨学等有助于从根本上解决一百多年的“体用两分”的难题——更确切地说它将变成一个伪命题,因为科学技术理性并非一定要从外邦引进“嫁接”不可,而是可以通过“寻根”而本土生长、复兴的东西!
由此可见,对于发展中国家的青少年来说,不仅全盘丢弃本民族文化的现代文化认同是不健康的,而且不加分析地简单丢弃本民族文化中落后成分的现代文化认同也是不可取的。那么,接下来的问题是怎样进行中国古代科学思想的“复兴”,才能构建健康的现代文化认同呢?
首先,要从教育目标上正视、理顺“体-用”之间关系,以批判性思维的方式,用墨子、荀子等优秀思想成分协调中西方两种不同的人文主义的关系,帮助学生寻找科学思想的民族文化之根,建立科学文化的民族认同,从而树立振兴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责任感。
从教育内容和方法层面看,在“复兴”教育的早期阶段,可以直接采用墨子的科学教育内容与方法,寓教于实验、动手之中,如,重演墨子小孔成像原理的发现过程,还可以采取科学案例史教学法,如介绍墨子小孔成像原理的发现过程及有关先秦社会经济、文化背景的历史事件。正如科南特所言,“科学应该在大、中学校成为通识教育的一部分。……我们不是要学生一科一科地研读这些学科的知识,而是要他们了解这些学科的个案历史,研究科学史可以使学生了解在有些简单的问题背后,隐含着多么复杂的人类问题”James B.Conant,Education in a Divided World,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1949,pp.130-131.。事实上,正如历史教育对培养文化认同的特殊重要性,科学史教育对科学思想的启蒙也同样具有重要意义。著名科学社会学家乔治•萨顿(G. Sarton)认为,科学技术的历史是人类历史的最本质的部分。而且,与其他类型知识不同,“科学从根本上说是国际性的,或许我们应该说它是超越国度的” ④ [美]萨顿:《科学的生命》,商务印书馆1987年版,第24、49-50页。。它是目前“仅有的一个对于全人类都是完全共同的事业”④。因此科学启蒙不仅可以“开民智”,而且与培养全球意识的教育目标并行不悖。 (责任编辑:南粤论文中心)转贴于南粤论文中心: http://www.nylw.net(南粤论文中心__代写代发论文_毕业论文带写_广州职称论文代发_广州论文网)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版权声明:因本文均来自于网络,如果有版权方面侵犯,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