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流动人121是不是“超生移民”,他们是为了“超生”而流动吗?实际上,上节的分析已
①潘淑清:‘试论人tZl流动与生育转变),<西北人口>2001年第2期;戴鱼兵:<流动人171计划生育管理与服务研究>,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03年第1期;汤兆云:《当代中国人口政策研究》,知识产权出版社2005年版,第250页; 江亦曼等:《全国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研究》,《南方人口>2001年第2期。
⑦③《嘹望新闻周fu>2007年第50期。
经给出了答案,当今的流动人口主要是为提高生活水平追求更大的发展而流动。那么,人口迁移 流动对生育意愿和生育行为有又什么样的影响呢?在这方面西方人口学家已经有很多成熟的研究 结论,并提出了若干解释性理论:如适应理论(社会化、同化理论)、选择理论、中断理论(干 扰理论)和分离理论①。这几个主要理论的结论是,人口的流动迁移对降低生育率有着积极影
响。
事实上,中国的情况也是如此。这里我们援引三项比较有说服力的论证。这些研究具备以下 特点?第一。研究所使用的人口流动数据为全国历次普查或小普查数据。一般学者都认为,固然 普查数据也有质量瑕疵,但在诸多调查数据中,普查数据无疑是最具有公信力的,数据质量是相 对较高的;第二,流动人口数据为全国普查或小普查数据,具有很好的代表性;第三,研究手段 为多元统计模型,方法得当。
You and Poston@使用1990年人口普查数据,比较了农村非移民、农村永久性移民、乡城长 期移民、乡城短期移民、城市永久性移民和城市非移民人口的生育率差异,并用多元统计对人口 的社会经济特征加以控制后,得出乡村迁移人口的生育率低于农村非移民人口但高于城市非移民 人口的生育率的结论。
陈卫、吴丽丽固利用2000年全国人口普查0.95%0抽样原始数据,通过比较农村本地人口、 城市本地人口和流动迁移人口三个群体在生育率上的差异,并进行多元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流 动迁移对生育率有着非常显著影响,城市外来人口的生育率不仅显著低于农村本地人口,而且也
低于城市本地人口。远期流迁人口(1995年之前发生迁移流动)的生育率要低于近期流迁人口
(1995—2000之间迁移流动)的生育率。 郭志刚教授利用2005年1%抽样调查数据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其结论是人口流动在很大程
度上降低了全国生育水平④。研究显示,全国流动人口的总和生育率只有1.19,这不仅显著地低 于非流动人口的相应水平1.41,而且实际上已经达到了极低的程度。而且,我们还能看到流动 人口的各个孩次总和生育率都是低于非流动人口的,其二孩生育和多孩生育水平也都是极低水 平。此外,流动人口在各孩次上的平均生育年龄也都显著高于非流动人口。在人口学上虽然时期 生育水平并不等同于终身生育水平,有时时期生育率很低可能是一种非常的暂时性现象,在非常 时期结束后,一般会出现较明显的补偿性生育。但是,我国目前的流动人口趋势不是一种“非 常”现象,而是社会经济发展、人口城市化的结果,是一个不可逆的现代化过程。
20世纪80年代,由于人口计划生育政策的严格实施,不可否认确有不少农村人口为生男孩 而转战各地“流动”,如同十几年前黄宏、宋丹丹演的小品《超生游击队》的台词这般:“他进 我退,他退我追,他驻我扰,他疲我生,我就不信,按这个原则就保不住儿子!”但今天流动人 口流动的目的不再是为了生育,而是为了提高生活水平。从流动人口特征描述的统计分析中已经 看到,他们是较年轻的、教育水平相对较高的;我们还看到,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人口流动的
动因已发生了本质变化,他们主要是为了摆脱贫困,追求更高更好的生活水平而源源不断流人城
市。既然发生了本质的变化,有关部门就不该再用个别案例继续“污名化”这个群体。很显然, 现实中这些微不足道、不影响全局水平的所谓“违法生育”现象被有关部门及媒体放大了。这 里一方面表明我们在认识人口现象、人口问题上存在着缺陷,即在认识我国各种人口现象、人口 问题时,缺少总体逻辑思维(population thinking)观念,即没有在差异性、多样性中把握总体, 往往以偏概全,以个案推断总体。这种认识方法极大地影响了我们对人口问题的深入了解和全面
①③陈卫、吴丽丽:《中国人口迁移与生育率关系研究》,《人口研究》2006年第1期。
②You,Helen Xiuhong and Dudley L.Poston,Jr.,“Are Floating Migrants in China‘Childbearing Guerillas’:An Analysis of Float- ing Migration and Fertility”.Asia and Pacific Migration Journal,Vol。13,No.4,2004.
④郭志刚:《家庭代际笑系的人121社会学研究》,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004年度重大项目立项课题报告,
2008。
把握。另一方面,也不能否认,有关部门出自于部门利益的考虑。毋庸违言,实际工作中一些部 门为了强调突出本部门的重要性,往往会“建构”出一些“问题”来,或者夸大问题的严重性, 进行“小题大做”。流动人口是“超生移民”的判断在很大程度上就属于此例。(责任编辑:南粤论文中心)转贴于南粤论文中心: http://www.nylw.net(代写代发论文_毕业论文带写_广州职称论文代发_广州论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