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不妨先介绍一些西方关于年龄与犯罪关系的研究成果。西方犯罪学常常将年龄与犯罪结 合起来考察年龄的犯罪分布曲线,试图寻找影响这种分布的原因并进而进行犯罪现象解释。国外 一些研究发现,年龄的确与犯罪相关联⑤。年龄对犯罪的影响并不依靠其他的人口社会学特征的 犯罪相关变量(如教育、婚姻、就业、性别、种族等),年龄在任何地方都与犯罪相关联,年龄 不管这些事件是否发生或变量是否起作用都会影响犯罪。在引入控制与犯罪关联的社会经济因素 后,研究者发现年龄效应实际上是与犯罪直接联系的,年龄效应是单独起作用的,不同的只是在
① Goffman E.Stigma,Notes on the management of spoiled identity。New York:Simon&Schuster,1963,P.1.
②Allison。“Stress and oppressed category membership.”in JK Swim。C Stangor,San Diego(eds,),Prejudwe:The Target’S P"- spective。CA:Academic,1998,PP.145—70.
③Link,Phelan,“Conc8ptualizing stigma,”Annu.Rev.Sociol,27,2001,PP.363—385.
④Crocker J,Major B,Steele C.,“Social stigma,”in S Fiske,D Gilbert,G Lindzey(eds.),Handbook ofSocml Psychology,Bos—
ton,MA:McGraw—Hill,v01.2,1998,PP.504—553.
⑤Greenberg,David F.,“Delinquency and the Age Structure of Society”,in Sheldon L Messinger and Egon Bittner(eds.),Grimi-
nology Review Yearbook,Beverly Hills,Calif:Sage,1979,PP.586—620.
犯罪的水平上有区别,犯罪的曲线分布模式是一样的。因此,年龄效应对犯罪的影响是一个独立
的不变量。
西方学者的另一种观点认为,不能简单地把年龄与犯罪作为因果关系来理解。事实上,年龄 “相当于”一个复合变量,是大量能够解释犯罪变量的汇集,整合了诸如体力、受教育程度、财 富、婚姻状况、职业等等与年龄相关的生理、社会因素,所有这些都可以构成对犯罪现象的解 释。年龄的犯罪分布只是一个简单统计事实而已,正是冈为它是多个具有解释力的变量的组合 体,所以它本身似乎具有了很强的解释力。这也是诸多犯罪研究都诉诸于年龄的原因①。本质上 年龄本身与犯罪并没有因果关系,而是年龄背后能够体现出来的各类社会、经济、人口因素在起 的作用。年龄与犯罪关系在统计上虽然表现为高度相关,但是年龄本身对于犯罪不具备很好的社 会性解释力。
总之,西方的研究表明,尽管年龄与犯罪率之间关系的解释有诸多争论,但是二者的统计相 关性却是明确的。不同时期、不同国家地区、不同族裔如白人与黑人,其人口的年龄结构分布都 与犯罪率具有较强的相关性,如图l所示,年龄分布与犯罪率呈现出稳定的关系。无论是高犯罪 群体还是对低犯罪群体,年轻人口的犯罪风险总是高于其他年龄组人群,都具有相近的年龄犯罪 率发生模式,差别只是在于犯罪率的水平不同。
——高犯罪率人群 ⋯一低犯罪率人群
图1 不同年龄不同犯罪率人群的分布(%)
资料来源:Travis Hirschi and Michael Gottfreddson。“Age and Explanation of Crime”。The American
Journal ofSociology,V01.89,No.3,1998,PP.565.
与流入地的户籍人口相比,流动人口最显著的特征在于他们人口自然结构的不同。也就说, 从人口年龄性别构成上看,户籍人口年龄性别结构与流动人口的年龄性别结构不具有可比性。以
2000年人口普查数据为例,在2000年我国1亿多流动人口中,流动人口在15—34岁的比例较 高,占总流动人口的57.7%以上,其中20—29岁女性和25—29岁男性均超过了8%。如下页图
2所示,流动人口的年龄性别结构与城市人口的年龄性别结构存在着明显的差异。2000年人口普 查数据显示全国人口15—29岁的人口比重为25.36%,大大低于同期同年龄段流动人口的
44.2%水平。在流动人口集聚的大城市,如北京、上海、广州等更是如此。以流动人口居多的上
①Travis Hirsehi,Michael Gotffreddson.,“Age and Explanation of Crime”.The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V01.89.No.3,
1983,PP.552—584.
海市为例,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时上海市外来流动人口为387万,其中15—29岁的年轻流动 人口为176万,占流动人口的45.46%,大大高于户籍人口同年龄岁组的24.39%的水平。在其 他因素相同的条件下,单单从人口年龄结构的角度看,由于流动人口年轻人口比重较大,而人口 年龄结构又与犯罪几率分布相关,所以由此计算的流动人口的犯罪率肯定高于户籍人口,但这并 不能因此推论出流动人口是高犯罪率人群的结论。比较户籍人口和流动人口的犯罪率,必须从年 龄结构的差异性中去比较,不能笼统地以总体犯罪率的高低比较两个不具有可比性群体的犯罪水(责任编辑:南粤论文中心)转贴于南粤论文中心: http://www.nylw.net(代写代发论文_毕业论文带写_广州职称论文代发_广州论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