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批判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流行的现代化理论、多元主义和新马克思主义等以社会为中心的研究范式的基础上,以主张“国家中心论”而著称的“回归国家学派”在西方学术界兴起和不断壮大①。在这样的背景下,以国家建设为核心主题的国家理论成为学术界研究的热点问题。在该研究领域中,国家建设的模式问题由于具有特殊的重要性和意义而备受学界的关注和青睐。本文在相关研究成果和经验事实的基础上,尝试性地概括出国家建设模式的一般类型:阶级建设国家模式、军队建设国家模式和政党建设国家模式。在此基础上,我们对20世纪以来中国国家建设模式的选择问题进行理性分析,并对政党建设国家模式的内在逻辑和转型等问题进行尝试性的回答。
一、国家建设模式的类型:三种模式涵义及其比较
在讨论国家建设模式之前,有必要对现代意义上国家和国家建设的涵义进行界定。韦伯曾指出:“国家是在一定区域内的人类的共同体,这个共同体在本区域之内——这个‘区域’属于特征之一——要求(卓有成效地)自己垄断合法的有形的暴力。”②吉登斯认为,“民族-国家存在于由他民族-国家所组成的联合体之中,它是统治的一系列制度模式,它对业已划定边界(国界)的领土实施行政垄断,它的统治靠法律以及对内外暴力工具的直接控制而得以维护”(①安东尼•吉登斯:《民族-国家与暴力》,胡宗泽、赵力涛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147页。)。而查尔斯•蒂利则明确指出:“国家是这样一个组织,它占据着明确的疆域、并且控制着疆域上的人口,从同一疆域上的其他组织中分化出来,它是自主的、中央集权的、结构分化的组织。”(②Charles Tilly ed,The Formation of National States in Western Europe,Princeton,New Jersey: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75, p.70.)由此可见,同传统国家相比而言,现代国家具有民族国家、民主国家、主权国家和国际社会成员等多重身份属性。
综合相关文献,我们可以从推动国家建设的支撑性力量或主导性因素的角度将上述多元化的道路概括为下列三种类型。
(一)阶级建设国家模式
这一模式认为,在传统国家中存在、孕育或萌生出来的社会阶级力量对现代国家建设具有根本性意义。正是在这些社会阶级力量的主导、积极推动和互动作用下,传统国家通过不同道路和方式实现了现代性的转型,最终成为一个现代国家。换言之,该模式强调内生于传统社会中的原有阶级或新阶级是国家建设的支撑性力量,原有阶级力量和新阶级之间的此消彼长和力量对比的不断变化实际上就是传统国家不断解体或转型的历史过程。从本质上讲,这种模式属于“社会中心论”的理论范式,它认为社会中的各种新旧阶级、阶层力量之间的互动关系及其形成的一定的阶级结构,对建构现代国家的组织、价值和制度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在这方面的代表性观点是由巴林顿•摩尔在《民主与专制的社会起源》一书中提出的。在该书中,摩尔认为在17-20世纪之间,由传统农业国家向现代工业国家的演变过程中,不同国家作出了不同的选择,并分别走上了三条不同的道路:英美的自由民主道路、德日的法西斯道路和俄中的农民革命道路。他认为仅仅用工业化的因素并不能完全解释这些国家所发生的政治变化,解释现代化和国家建设的关键在于不同国家内部的阶级关系及其相应的阶级结构。“在两大文明形态起承转合的历史关节点上,分崩离析的传统社会所遗留下来的大量阶级因子,会对未来历史的造型发生强烈影响。”
(③ ④ ⑤ 巴林顿•摩尔:《民主与专制的社会起源》,拓夫等译,华夏出版社1987年版,译者前言,第2页。)也就是说,土地贵族、农民阶级和城市资产阶级之间的关系组合模式的变化和转换,直接决定了社会变革的路径以及对现代国家建设道路的最终选择。一般认为,该模式适用于一些社会内部新旧阶级力量比较强大和具有很多互动的早发现代化的国家。
以英国为例,摩尔认为它的现代国家建设道路是通过所谓的资产阶级革命来开辟的。“这类革命的关键特征,是兴起了一个有着独立经济基础的社会集团,它摧毁了来自既往的对于民主资本主义的种种阻碍。”④他认为,虽然城市中的工商业资产阶级为革命提供了主要动力,但是商业资产阶级所找到的盟友和遭遇的敌手对现代国家的形成也是至关重要的。最终,在以商人阶级为代表的社会阶级力量的主导下,英国的资本家们“消除了内部阻碍贸易的障碍,确立了统一的法律制度,以及现代货币制度和其它工业化的必要条件。政治秩序开始合理化,现代型国家在不长的时间里诞生了”⑤。因此,摩尔所谓的“从暴力革命到渐进主义”的英国道路最终建构起了一个现代自由民主国家,成为后来其他后发国家推动现代国家建设所借鉴、模仿的成功榜样。
(二)军队建设国家模式
这一模式主要是指处于后发现代化进程中的许多传统国家或专制国家在军队领袖或军官集团的领导下,最终建设起来一个军人政权或者由军人政权转型为民主的现代国家。“毫无疑问,军队是国家组织的一部分,在某些情况下甚至是最重要的一部分。在第三世界,军事权力这样一种‘令人生畏的冷酷的力量’,其无言的存在与‘发言’的存在始终制约着国家的政治发展进程。”(⑥陈明明:《所有的子弹都有归宿:发展中国家军人政治研究》,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2页。)这实际上指明了军队或军事力量同一个国家的政治生活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所以,认真对待军队力量和军人集团在现代国家建设中的作用,对于我们理解和分析许多第三世界的国家建设和政治发展进程,具有重要的意义。
简单而言,本文的“军队建设国家模式”强调的就是作为一种高度组织化力量的军队全面介入到国家政治生活中,用武力或以武力为后盾控制既有国家政权、以军人来统治和管理国家与社会。它既可能形成一种长期持续的军人政权格局,也可能是在短暂的军人政权统治后还政于民,逐渐成为一个现代民主国家。无论如何,这种模式认为:相对于其他力量而言,军队或军人集团在缔造一个新国家、保障秩序和实现国家有效治理的进程中起到关键性的作用。正如亨廷顿所言,“军事制度和军人政治化的程度,是国内政治组织脆弱和文职政治领袖无力处理国家所面临的基本政策问题的一个函数”(①塞缪尔•亨廷顿:《变革社会中的政治秩序》,李盛平等译,华夏出版社1988年版,第216页。)。 (责任编辑:南粤论文中心)转贴于南粤论文中心: http://www.nylw.net(南粤论文中心__代写代发论文_毕业论文带写_广州职称论文代发_广州论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