瞿秋白翻译理念释绎

来源:南粤论文中心(WWW.NYLW.NET) 作者:胡明 赵新顺 发表于:2011-04-07 09:09  点击:
【关健词】瞿秋白;鲁迅;文艺翻译;翻译理念
瞿秋白是20世纪30年代初中国无产阶级革命文艺翻译事业的积极提倡者和理论创建者,他的翻译理念——对翻译的认识、理解与要求,直接影响了一个时代的革命文艺翻译成绩,他关于翻译作品的批评意见及翻译理念相关的讨论积累无疑是今天我们的一份宝贵历史经验。

基金项目:北京市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人文社科基金项目(YB20088020102)
  作者简介:胡明,男,安徽绩溪人,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1931年至1932年间,瞿秋白与鲁迅初相交时——似乎尚未见面——就直接面对了一个因为匆忙实践而潜伏了许多争议的话题——翻译。这个话题展示了两人在文艺翻译审美,进而在文学革命使命和文化革命思路上的见解与追求。这里瞿秋白的翻译理念——他对翻译的认识、判断、理解与要求——独特的文心阐发,深刻的历史内容,在今天似乎仍有钩稽、解读与阐释的必要。
  瞿秋白无疑是一个在文艺上有卓异禀赋的才子,同时又是一个在政治上能高瞻远瞩的领袖。说才子是因为他忘不了文艺,文艺上多才多艺又有许多特异的见解,言行进退、俯仰须臾之间,总有文艺思维的窜入与闪现;说领袖是因为他时时处处要表现出政治上的远见与策略上的思考,而且,更要紧的是他的眼光、他的洞察力与文字表达的穿透力总是顽强地坚韧地把文艺问题与政治革命联系在一起,捆绑在一起。——他在翻译问题上急于发言,急于表态,勇于评判,勇于争论正是由于他想把现代中国的文艺建设问题与普洛大众的阶级革命统一起来,并且更宏观地把中国文化的根本改造与新时代的阶级文明构建联系在一起。他酷爱文艺,但他似乎更酷爱翻译,他有外语的特别天赋,精通俄语之外,英、法、日语均能阅读,也能比较运用,而且他心底潜藏有翻译文艺作品的意图与渴望。他临刑前关押在长汀监牢里,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写给郭沫若的诀别信中,还流露出不能翻译出几部俄国的“好的文学书”而十分遗憾,哀叹“这个心愿恐怕没有可能实现的了”。
  瞿秋白讨论文艺翻译一出场就气贯长虹、咄咄逼人,站上了一个文艺革命与文化改造的制高点。而这个“制高点”正是基于他对俄国文学的精熟与酷爱而历史地具备的。1931年鲁迅翻译的《毁灭》(苏联法捷耶夫著)出版,瞿秋白惊喜之余,忍不住要介入文艺翻译问题的讨论与争论。尤其是新俄文学的翻译,这在政治上是一宗正大事业,而在文艺上是一个驰骋才情、抒发胸襟的大时机。——他写信给鲁迅谈《毁灭》的翻译问题,还没有与鲁迅见过面,尽管敬仰有加,但字里行间瞿秋白却流露出党内政治上刚刚交出大权时的那一种矜持高傲、昂藏大气的言谈格调。
  瞿秋白给鲁迅的信,首先肯定、祝贺并赞扬鲁迅译《毁灭》、曹靖华译《铁流》的出版,他说:“每一个革命的文学战线上的战士,每一个革命的读者,应当庆祝这一个胜利;虽然这还只是小小的胜利。”他严正指出:“这是中国普洛文学者的重要任务之一”,“应当认为一切中国革命文学家的责任”。——说话姿态昂扬,颇似将军对“战士”的赞扬与鼓励,他希望这种文艺翻译事业进一步发展,“应当继续,应当扩大,应当加深”,而且努力变成“团体的”即无产阶级集体的自觉行动。
  但是,瞿秋白还是对《毁灭》的译文或者说译笔提出了一些意见,很具体,仅序中引的原文的问题就有9处,他都作了改译,从语法修辞上纠正了鲁迅的错误。其中亦涉及鲁译的基本理念,如有一条瞿秋白认为鲁迅译笔“用了中国文言的文法”——这是瞿秋白深为不满的。还有的牵涉到鲁迅对原文精神的理解和字句的斟酌与锤炼。这里举一个实例,瞿秋白写道:
  《毁灭》的主题是新的人的产生。这里,弗理契(序)以及法捷耶夫自己用的俄文字眼,是一个普通的“人”字的单数。不但不是人类,而且不是“人”字的复数。这意思是指着革命,国内战争……的过程之中产生着一种新式的人,一种新的“路数”(Type)——文雅的译法叫做典型。这是在全部《毁灭》里面看的出来的。现在,你的译文,写着(作)“人类”,莱奋生渴望着一种新的……人类。这可以误会到另外一个主题。仿佛是一般的渴望着整个的社会主义的社会。而事实上,《毁灭》的“新人”,是当前的战斗的迫切的任务:在斗争过程之中去创造,去锻炼,去改造成一种新式的人物,……这可是现在的人,是一些人,是做群众之中的骨干的人,而不是一般的人类,不是笼统的人类,正是群众之中的一些人,领导的人,新的整个人类的先辈。
  这一点是值得特别提出来说的。当然,译文的错误,仅仅是一个字眼上的错误:“人”是一个字眼,“人类”是另外一个字眼。整本的书仍旧在我们面前,你的后记也很正确的了解到《毁灭》的主题。可是翻译要精确,就应当估量每一个字眼。
  这显然有点是老师批评学生的口气,瞿秋白认为学问与真理上是不能敷衍苟且的,也应是明白坦率的,尤其是他认鲁迅是肝胆相照的“亲密”的自己人,故他又说:“所有这些话,我都这样不客气的说着,仿佛自称自赞的。对于一班庸俗的人,这自然是‘没有礼貌’。但是,我们是这样亲密的人,没有见面的时候就这样亲密的人。这种感觉,使我对于你说话的时候,和对自己说话一样,和自己和自己商量一样”。——商量的意旨是“希望你考虑我的意见”,也即他反复强调的“我们要有勇敢的自己批评的精神,我们应当开始一个新的斗争”。主要战场或者说主打战役便是“翻译问题”和“言语革命问题”。
  因为要摆开战场,组织战役,瞿秋白认为目前我们的普洛文学的中文书籍,的确有许多翻译是不“顺”的。他说:“这是我们自己的弱点,敌人乘着这个弱点来进攻。……我们的同志却提出了这样的结语:翻译绝对不容许错误,可是,有时候,依照译品内容的性质,为着保存原作精神,多少的不顺,倒可以容忍。”瞿秋白表示:
  第一,……我们所认识的所谓“顺”,和赵景深等所说的不同。第二,我们所要求的是:绝对的正确和绝对的白话。所谓绝对的白话,就是朗诵起来可以懂得的。第三,我们承认:一直到现在,普洛文学的翻译还没有做到这个程度,我们要继续努力。第四,我们揭穿赵景深等自己的翻译,指出他们认为是“顺”的翻译,其实只是梁启超和胡适之交媾出来的杂种——半文不白,半死不活的言语,对于大众仍旧是不“顺”的。 (责任编辑:南粤论文中心)转贴于南粤论文中心: http://www.nylw.net(南粤论文中心__代写代发论文_毕业论文带写_广州职称论文代发_广州论文网)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版权声明:因本文均来自于网络,如果有版权方面侵犯,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