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易纬》驳谶符: 扬雄与谶纬学说(4)

来源:网络(转载) 作者:解丽霞 发表于:2011-06-24 10:34  点击:
【关健词】扬雄; 《太玄》; 《易纬》; 谶符
谶与儒术的结合, 是今文经学解经的重要方式, 自董仲舒推言灾异之应, 已开谶纬之先河, 何氏又从而祖述之。迹其多方揣测, 言人人殊, 谓之推广传文则可, 谓之传之本指, 则未见其然也。589说明灾异说是从董仲舒

  谶与儒术的结合, 是今文经学解经的重要方式, “自董仲舒推言灾异之应, 已开谶纬之先河, 何氏又从而祖述之。迹其多方揣测, 言人人殊, 谓之推广传文则可, 谓之传之本指, 则未见其然也。”589说明“灾异”说是从董仲舒到何休延续两汉的公羊春秋学的重要内容, 对经典而言, 其作用只能是推广《春秋公羊传》。“灾异”说不只是今文春秋学的个别现象, 其他经典的今文解释如《易纬》同样尚行。今文经学的杂言谶语, 如吕祖谦所说: “谶记之学以术数推天人, 以为天灾人事皆有定数。如此将怠于修省, 急于消伏, 以天变言之, 君子虽可假此以去小人, 小人亦将假此以害君子。以正治邪犹虑不胜, 况以邪治邪乎?”1535吕氏一方面指出了“谶记之学”的特点, “以术数言天人”即为今文经学的解经思路; 另一方面指出了“谶记之学”的双重功能, 既可以去小人, 也可以害君子。就这两点来讲, 说明“谶”的阐述思路和功能都有两面性。
  今文经学讲“灾异”也有两种不同路径, 第一种是“以人事言天灾”, 如: 
  君子不思遵利, 兹谓无泽, 厥灾孽火烧其宫。
  君高台府, 犯阴侵阳, 厥灾火。
  上不俭, 下不节, 灾火并作, 烧君室。
  君舒怠, 臣下有倦, 白黑不别, 贤不肖并, 不能忧民, 急气为之舒缓, 草不摇。
  主失礼烦苛, 则旱之, 鱼螺变为蝗虫。前三条为《易纬•天人应》文, 后一条为《易纬•九厄谶》文, 参见安居香山、中村璋八辑《纬书集成》, 石家庄: 河北人民出版社, 1994年, 第316、324页。
  此类灾异的功能主要是劝谏人主, 警惕人要按照儒家的伦常来行事, 这在汉代已成一种风气, 只要是讽谏君主、规劝臣子, 都会采取这一策略, 因为人主对“谶”有“冀遇其真”的企图, 对灾异当然就有懼怕之心。第二种是“以天灾、天异言人事”, 如: 
  鬼在山, 禾女连, 王天下。
  填星舍居, 留娄星, 经卅日, 大将访大臣訧咎, 期廿日。
  月七日不见, 不出五年, 汉帝皇后崩。
  荔挺不出, 则国多火灾。
  
  此类灾异当然也有讽劝人主的作用, 如京房劝谏元帝曰: “今陛下即位以来, 日月失明, 星辰逆行, 山崩泉涌, 地震石陨, 夏霜冬雷, 春凋秋荣, 陨霜不杀, 水旱螟虫, 民人饥疫, 盗贼不禁, 刑人满市, 《春秋》所记灾异尽备。陛下视今为治邪, 乱邪?”3162但多数是一种占验术, 是“符命”, 其有效与否具有偶然性, 对统治者来说, “符命”有利于己时, 则言此之人必得高位厚禄; “符命”无利时, 言此之人则会惹来杀身之祸, 就连董仲舒、京房等也不敢复言灾异。
  “谶”的两种言说思路和不同功能, 作为一种学术风气折射在扬雄身上。在《太玄》中, 扬雄对今文经学以“灾异”解经, 应该说已有一定的自觉反对意识, 《太玄》以“文不虚生”为原则, 取象于实际事物, 遵循“立言以法”的准则, 希望玄能为后圣立法, “维天肇降生民, 使其貌动、口言、目视、耳听、心思, 有法则成, 无法则不成。……拟言于法, 言得其正。”345、347说明扬雄解释经典走着和今文经学不同的路子。但扬雄没有完全独立于汉代学风之外, 因为在哀帝年间(也就是扬雄作《太玄》时), “谶”尚没有被王莽等明目张胆地作为篡权工具, 其讽谏功能更普遍, 扬雄也偶言谶语, 其目的则各不相同。
  其一为: 
  哀帝建平二年四月乙亥朔, 御史大夫朱博为丞相, 少府赵玄为御史大夫, 临延登受策, 有大声如钟鸣, 殿中郎吏陛者皆闻焉。上以问黄门侍郎扬雄、李寻, ……扬雄亦以为鼓妖, 听失之象也。朱博为人强毅多权谋, 宜将不宜相, 恐有凶恶亟疾之怒。……京房《易传》曰: 令不修本, 下不安, 金毋故自动, 若有音。1429
  朱博居高位, 其持论钱穆先生评价为“近武、宣, 与元、成儒者不同。其折逆儒生, 欲令持此道归待尧舜君出, 亦有激之言” 84, 即扬雄所说“强毅多权谋”, 所以扬雄是站在儒者的立场劝谏哀帝不用朱博、赵玄。
  其二为: 
  娄敬委輅脱輓, 掉三寸之舌。140
  此谶言源自《论语•摘辅象》, 原文为“子贡掉三寸之舌, 动于四海之内”, 王令樾认为: “《解嘲》全用此纬辞义, 加以‘委輅脱輓’的叙写, 以说明娄敬片言建策之效, 是兼用辞、义而移换其人。”340扬雄借“谶”言娄敬, 与后来郑玄等人注经引“谶”一样, 目的不在谶本身的意义, 而只是把它当作“纬”文, 引用一个史料而已。 其三为: 
  逮至大新受命, 上帝还资, 后土顾怀, 玄符灵契, 黄瑞涌出, 泽浡沕潏, 川流海渟。云动风偃, 雾集雨散, 诞弥入圻, 上陈天庭, 震声日景, 炎光飞响, 盈塞天渊之间, 必有不可辞让云尔。于是乃奉若天命, 穷宠极崇, 与天剖神符, 地合灵契, 创亿兆, 规万世。……登假皇穹, 铺衍下土, 非新家其畴离之, 卓哉煌煌, 真天子之表也。211
  《剧秦美新》作于王莽建国四年, 关于此文的笔墨官司兹不赘述, 本文认可它为扬雄所作, 且认为扬雄作此文尽管后人斥之为有失晚节, 但此段称颂王莽受命而王, 符合当时的政治风气。《春秋公羊传》讲“受命而王”的例子比比皆是, 当扬雄历见成、哀、平三代的步步倒退无能, 王莽则适时提出了有利于统治的改革措施, 作为儒生的扬雄当然真心希望有一个全新的社会面貌, 自然认为王莽“受命而王”是合理的。
  扬雄所讲的三例谶符, 都不是想蛊惑人主、妄言神怪, 不可和当时专言谶纬之流的儒生相提并论, 章太炎就认为: “西汉学者迷信极重, 扬雄能够不染积习, 已是高人一着。”60反对谶符之虚无荒诞才是扬雄思想的主流, 尤其是在作《剧秦美新》时, 他已完成《法言》的创作王以宪的《扬雄著作系年》认为《剧秦美新》作于建国四年, 《法言》完成于建国元、二年间。参见王以宪《扬雄著作系年》, 载《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83年第3期。 (责任编辑:南粤论文中心)转贴于南粤论文中心: http://www.nylw.net(南粤论文中心__代写代发论文_毕业论文带写_广州职称论文代发_广州论文网)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版权声明:因本文均来自于网络,如果有版权方面侵犯,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