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痹的源流及相关历史文献复习(4)

来源:南粤论文中心 作者:李满意 娄玉钤 发表于:2014-02-24 20:13  点击:
【关健词】风痹;风湿病(痹病);三级痹病;源流;规范化;虚邪瘀;文献
历代文献丰富详细而形象地描述了风痹(行痹)的临床表现,说明风痹在历史上是重要的、常见的痹病之一,临床上有着重要意义。西医学的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复发性风湿症、纤维织炎综合征等出现风痹表现时,

   历代文献丰富详细而形象地描述了风痹(行痹)的临床表现,说明风痹在历史上是重要的、常见的痹病之一,临床上有着重要意义。西医学的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复发性风湿症、纤维织炎综合征等出现风痹表现时,可参考本病辨治[1]。
  4 风痹的鉴别
  风湿病作为一大类疾病,与风痹相似的痹病较多,最易混淆的当属众痹和血痹,应需注意鉴别。
  4.1 众 痹 众痹也有游走性疼痛的表现,如《灵枢·周痹》描述众痹,曰: “其痛之移也,间不及下针,其蓄痛之时,不及定治而痛已止矣”“各在其处,更发更止,更居更起,以右应左,以左应右。”众痹和风痹有相似表现,但风痹有明确的病因风邪,而众痹则无,两者之间是否有一定关系,有待进一步探讨。
  4.2 血 痹 血痹与风痹病因相同,都由风邪所致;又有相同的临床特征,即游走性疼痛和不仁,如《金匮要略》曰:“血痹……外证身体不仁,如风痹状。”因此两者关系密切。但血痹多以虚证为主,表现以麻木不仁为主症,而风痹多以实证为主,游走性疼痛为主要表现。不过两者也有交叉重叠,如《金匮翼》曰:“风痹云者,以阳邪而入于阴之谓也,……又有血痹者,以血虚而风中之,亦阳邪入阴所致也。盖即风痹之症,而自风言之,则为风痹,就血言之,则为血痹耳”。
  5 历代医家对风痹相关痹病的论述
  《内经》中“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其风气胜者为行痹”的经典论述,为后世所宗,也是风痹最早的概念。张仲景在《伤寒论》《金匮要略》中对风湿、中风、历节等风痹相关痹病进行了论述,发展了《内经》风痹理论。华佗《中藏经》中也提及风痹。《诸病源候论》详细论述了风痹及其相关痹病,如列有风痹候、风湿候、风湿痹候、风痹手足不随候、风湿痹身体手足不随候、走注候、风曳候、贼风候、妊娠堕胎后着风候、风身体疼痛候、四肢痛无常处候等等。论述“风痹手足不随候”曰:“风痹之状,肌肤尽痛,诸阳之经,尽起于手足而循行于身体。风寒之客肌肤,初始为痹,后伤阳经,随其虚处而停滞,与血气相搏,血气行则迟缓,使机关弛纵,故风痹而复手足不随也。”论述“风湿候”曰:“风湿者,是风气与湿气共伤于人也。”论述“风湿痹候”曰:“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成痹,其风湿气多而寒气少者为风湿痹也。由血气虚则受风湿而成此病。”论述“风湿痹身体手足不随候”曰:“风寒湿三气合而为痹,其三气时来,亦有偏多偏少,而风湿之气偏多者,名风湿痹也。人腠理虚者,则由风湿气伤之,搏于血气,血气不行则不宣,真邪相击,在于肌肉之间,故其肌肤尽痛。然诸阳之经,宣行阳气,通于身体,风湿之气客在肌肤,初始为痹。若伤诸阳之经,阳气行则迟缓,而机关弛纵,筋脉不收摄,故风湿痹而复身体手足不遂也。”论述“走注候”曰:“人体虚,受邪气,邪气随血而行,故名为走注。”论述“风身体疼痛候”曰:“阳气虚者,腠理易开而为风湿所折,使阳气不得发泄,而与风湿相搏于分肉之间,相击,故疼痛也。”论述“四肢痛无常处候”曰:“由体虚受于风邪,风邪随气而行,气虚之时,邪气则胜,与正气交争相击,痛随虚而生,故无常处也。”论述“妊娠堕胎后着风候”曰:“由体虚受风,邪气客于荣卫,随气游行故为风注。风不仁者,由荣气虚,卫气实,风寒入于肌肉,使血气行不宣流。其状,搔之皮肤如隔衣是也。”《太平圣惠方》论述风痹、风身体疼痛、妇人风痹手足不随、妇人血风走疰等皆按《诸病源候论》之说。论述“妇人血风身体骨节疼痛”曰:“由体虚,气血不调,为风冷所侵故也。”论述“风走注疼痛”曰:“此由体虚,风邪之气,风邪乘虚所功,故无定止,是谓走注也。”《圣济总录》论述“行痹”曰:“内经谓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其风气胜者为行痹。夫气之在人本自流通,所以痹者,风寒湿三气合而为病。然三气之中,各有阴阳。其证上下左右,无所留止,随其所至,气血不通是也。”论述“中风百节疼痛”曰:“由体虚受风,风邪中于关节。……此皆真气怯弱,不胜风邪,真邪相搏,所以痛也。”论述“风身体疼痛”曰:“由寒邪风湿之气,时袭于体,阳气内弱,为邪所胜,在分肉之间,不得发散,往来攻击,故身体疼痛也。”论述“妇人血风身体骨节疼痛”曰:“以血虚风邪寒湿之气,搏于经络,攻注关节。”论述“补虚治风”曰:“体虚之人,本脏亏耗,风邪易乘,其证或心神惊悸,手足颤掉,筋脉拘急,凡此之类,皆因虚挟风所致。”另外,还论述有风走注疼痛等。《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曰:“诸风骨节疼痛,皆因风气入于筋络及骨节,疼痛,或攻注脚手痛,或拘挛伸屈不得者”;“风湿证候皆因腠理虚,风与寒湿气伤之。”《妇人大全良方》论述“妇人风痹手足不随”承《诸病源候论》之说。论述“妇人血风肢体骨节疼痛”曰:“妇人血风,由气血不足,腠理不密,风冷乘之,以致邪正相搏……。”朱橚《普济方》论述有行痹、风痹外,还论述有风冷痹、风湿痹、风湿痹身体手足不遂、风不仁、风走注疼痛、风腰脚疼痛、中风百节疼痛等。其中风痹、风湿痹、风湿痹身体手足不遂、风不仁等皆按《诸病源候论》之说。行痹、风走注疼痛、风身体疼痛、中风百节疼痛等则按《圣济总录》之说。论述“风腰脚疼痛”曰:“风湿冷气盛,则注于腰脚,而与正气交争,经脉蕴滞,不能荣养于腰脚,故屈伸步履皆痛。……本由外风邪入于经络气故也。”《红炉点雪》曰:“风气胜者为行痹,则引注。”《医宗必读》曰:“风者善行而数变,故为行痹,行而不定,凡走注历节疼痛之类,俗名流火是也。”《张氏医通》曰:“行痹者,走注无定,风之用也。”《冯氏锦囊秘录》曰:“凡风则阳受之,故为痹行……。”《医学心悟》曰:“其风气胜者为行痹,游走不定也。”现代诸医家对痹病的分类虽仁智互见,但对风痹的认识较为一致,即风痹为风邪所致,以“不仁、麻木,游走性疼痛”为特征。 (责任编辑:南粤论文中心)转贴于南粤论文中心: http://www.nylw.net(代写代发论文_毕业论文带写_广州职称论文代发_广州论文网)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版权声明:因本文均来自于网络,如果有版权方面侵犯,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