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关怀与考古定性:民国时期广州南越王墓的发掘

来源:网络(WWW.NYLW.NET) 作者:丁蕾 发表于:2011-03-24 14:30  点击:
【关健词】南越王墓;民国;考古;定性
南越国灭亡之后的两千余年,有关史载不多,出土遗物甚少。至清朝道光年间,广东文人学者开始运用金石学发掘本地文化资源,南越国历史成为研究首选,南越王墓葬更是关注焦点。民国时期广州市大兴土木的市政建设,为文人学者的持续追寻提供重要契机。三座相继发现的南越王

作者简介:丁蕾(1978—),女,广东广州人,广东省博物馆历史部研究人员,历史学博士。
  
  考古学自清末传人中国,历经民国年间的蓬勃发展,逐渐形成一门独立的学科。然而,考古学在中国与其在欧美诸国发展的意蕴本非完全相同,时人章太炎的看法最具代表性。他指出,中国有丰富的史载,不需要如欧美诸国利用考古学补文献的不足。在这些深受中国金石学传统熏陶的文人学者看来,考古学仅是起到考证古史的作用。近人张光直、罗泰(Lothar yon Falkenhausen)的研究,再次印证了这一点。
  在民国时期中国考古学形成过程中,金石学家一直扮演着十分特殊的角色。学者张舜徽对当时具有典型性的金石学家罗振玉、王国维二人的研究方法分别作了探讨。桑兵、陈以爱等人的研究揭示,王、罗等金石学家不但与欧美汉学家多有交往,并且涉足到高校考古学科的建立。杜正胜从史语所着手,着重探讨考古学的新方法与史学研究之间的关系。那么,史学研究究竟有多少受到金石学家的学术影响?金石学家们的历史关怀又是怎样影响着考古工作中的定性?本文拟以民国时期广州南越王墓的发掘作为考察对象,展开具体个案的讨论。
  一、民国以前有关南越国及其遗址的文字记载
  
  目前流传下来有关南越国历史的文字资料非常阙少,较早记载岭南历史的史籍要追溯西汉司马迁的《史记·南越列传》。著名史家司马迁用近3000字的篇幅记录了与西汉王朝同时期的一个割据政权——南越国的兴衰史,而南越国自身却没有留下更多文字记载。
  根据《史记·南越列传》记载,南越国是在公元前203年南海郡尉赵佗所建。时值秦末天下大乱,赵佗凭借岭南天险自立为国,以南海郡郡治番禺为都城,自称“南越武王”。汉定天下后中原疲顿,高祖刘邦遣大夫陆贾出使南越规劝赵佗归汉,南越国一度归附汉朝。公元前115年,南越国因内乱脱离西汉王朝的管制,汉王朝遂调遣水军10万人兵分五路进攻南越。经过1年苦战,历经93年、5代帝王的南越国被灭,所属区域改设九郡。
  南越国虽与汉王朝政治中心相隔遥远,但彼此之间不乏使节往来、交通互市等活动,提供了信息传递的机会。后世文人学者对司马迁和《史记》的尊崇,奠定了《南越列传》在广东历史文化上不可动摇的地位,不仅被《汉书》等正史广为征引,还成为岭南本地人认知自身历史的重要依据。现存明清以来编纂的《广东通志》、《广州府志》、《南海县志》、《番禺县志》等地方方志,以及广东本地学者对南越历史追述,如黄佐《粤大记》、屈大均《广东新语》等,无不以司马迁《史记·南越列传》为底本。
  除了文字的稀缺之外,南越国遗留下来的遗址也不多,至明代几已无存。目前所见的明嘉靖十四年(1535)戴璟采辑的《广东通志初稿》所列南越国古迹仅有九条,见于卷五“古迹”,卷三十八“宫室”、“陵墓”。其中,“古迹”有4条:“赵佗城”、“建德故宅”、“南粤王庙”和“陆贾祠”;“宫室”有2条:赵佗朝汉之“朝台”、赵佗所筑之“越王台”;“陵墓”有3条:“南越武王赵佗墓”、南越国第二位王赵胡墓及第三位王赵婴齐墓。该通志收录的南越国遗址数量有限,且多与赵佗有关。此后诸多方志与文人文集中提及南越国遗址亦不出此列,尤以赵佗墓吸引着历代士人的追寻。在“南越武王赵佗墓”中,戴璟记载:“在番禺县。按《旧志》,佗葬时辆车四出,莫知真伪所在。”
  稍后,嘉靖四十年(1561)刊行了黄佐的《广东通志》。其中记述“南越武王赵佗墓”的内容,相较此前戴璟《广东通志初稿》更为详细具体:
  “南越武王赵佗墓”,在番禺县。自鸡笼冈以北至天井连冈接岭皆佗墓,莫知真伪。《旧志》:佗葬时辆车四出,莫知真墓所在。……《交广春秋》:越王赵佗生有奉制称藩之节,死有秘奥神密之墓。佗之葬也,因山为坟,其垅营可谓奢矣,葬积珍玩。吴时遣使发掘其墓,求索棺柩,凿山破石,费日损力,卒无所获也。虽奢借慎终其身,乃令后人不知其处有松乔仙境,牧竖固无所残也。按《裴鉶传奇》栽:唐崔炜贞元问误自他道入佗墓,迷不能出,遇羊城使者乃得归。于内获阳燧珠,胡人用十万缗易归。岂佗墓至唐犹存欤?恐寓言不足信也。
  黄佐的记载透露,明际以来人们追寻南越王墓的目的,很大程度上是出于探寻“秘奥”和“珍玩”的心态。像所有帝皇一样,赵佗为了永保死后的安宁和富贵,想方设法掩藏墓穴位置,因而愈发使后人倍感神秘。黄佐认同戴璟所称赵佗墓在番禺县境内的观点,同时指出大致方位在鸡笼冈以北至天井连冈。根据晋代南海人王范的《交广春秋》,黄佐还称赵佗墓“秘奥神密”、“葬积珍玩”。甚至流传三国时期(即赵佗死后三百年),东吴孙权慕其宝藏发动数千人发掘赵佗之墓而终无所获,却掘得南越国第三位王赵婴齐之墓,“得王玺、金印、铜剑等物”。唐朝末年,出现有人误入赵佗墓见到了奇珍异宝的传说故事。事实上,明清以前应该还没有人真正见过赵佗墓。
  直至清朝道光年问,广东文人学者致力于运用和发掘本地文化资源,并通过整理出版史籍重塑广东本地的历史,南越王的故事和遗址自然成为研究首选之一。引领一代学术潮流的广东学海堂学长梁廷枏在采集各家之史乘后编著而成《南越五主传》(五卷),这是南越国第一部专门的传记体著作。《自序》中说:
  尉佗王南越几百年,传五世,起界秦、汉兴亡之交。臣汉后,叛服不常。……名虽汉藩,实自行其号令,官吏将卒成自设,专于古诸侯;大事之可记述者必多。然当时别无记载,传后陆贾《南越行记》,今固不可得见。由汉而来,《南越》、《虞衡》二志,及《录异》、《代答》、《草木状》诸编,不过偶具一二轶事。传广州先贤者,陆、刘两家,又仅见《唐志》;黄氏书及欧氏《百越先贤志》。虽并断自汉,而于南越旧事尤属寥寥。故佗之立国,反以《史记》、《汉书》犹为粗具始末。……今从二千年遗文散佚之后,欲为南越载记,更极难而无当矣。然杂简错陈,互有牴牾,流览所及,每反覆不能释诸怀。……而古迹俨在,恨不得《南越行记》一破千年之疑。生长(责任编辑:南粤论文中心)转贴于南粤论文中心: http://www.nylw.net(南粤论文中心__代写代发论文_毕业论文带写_广州职称论文代发_广州论文网)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版权声明:因本文均来自于网络,如果有版权方面侵犯,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