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模型3-4中各变量决定的显著度可以看出,对于失业人员社会权益维护状况有显著性影响的自变量有三个,分别是政府的政策支持、政府的资金投入以及社区所拥有的社会资源。其中,政府的政策支持对失业人员社会权益维护状况影响最为显著,对因变量的贡献也是最大的,其Beta值为0.411,T的显著度为0.037;政府的资金投入次之,其Beta值为0.240,T的显著度为0.001,社区所拥有的社会资源再次之,其Beta值为0.206,T的显著度为0.023。通过以上回归系数说明,在解决失业人员问题的过程中,政府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对失业人员社会权益维护状况有着正向的显著影响,即政府从政策和资金两方面越是重视失业人员问题的解决,失业人员的合法权益越是能得到很好的维护。这一基本结论也基本符合自我国加快推进以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以来失业人员问题发展的现状。这说明了社区资源、杜工的专业素养、政府投入以及社会工作的社会认同度对社会工作人才为失业人员服务的效果有显著影响。
综上所述,社区资源、社工的专业素养、政府投入以及社会工作的社会认同度对社会工作人才服务失业人员的态度与效果有显著影响。因此,本研究的假设2得到了部分证实。
四、结论与建议
1.基本结论
通过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我们可以看出,社区资源、社工人员具有的专业素养、政府投入以及社会工作的社会认同度对社会工作人才服务失业人员的内容与质量都有显著性影响。
叶于社区资源、社正人员具有的专业素养、政府投入以及社会工作的社会认同度对社会工作人才服务失业人员内容的影响,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社区资源、社工人员具有的专业素养、政府投入对社会工作人才服务失业人员内容影响显著。具体而言,政府对失业人员职业技能培训政策支持越多、资金投入越多,社会工作人才为失业人员提供的职业技能培训服务也就越广泛;政府越是采用通知、规定等文件形式来重视失业人员问题的解决,社会工作人才越是重视开展失业人员政策宣传和咨询工作;社区拥有的社会资源越多、政府对失业人员就业岗位援助政策支持越多,社会工作人才为失业人员提供就业岗位援助服务也就越广泛;社会工作人才对专业理论与技巧了解越多、对专业理论与技巧运用越熟练,社会工作人才为失业人员提供基本生活保障、技能提升、医疗、养老、住房以及子女教育等社会权益维护服务也就越多。因此,研究假设1得到了部分证实。
对于社区资源、社工人员具有的专业素养、政府投入以及社会工作的社会认同度对社会工作人才服务失业人员质量的影响,实证研究结果表明:(1)社区资源、社工人员具有的专业素养、政府投入以及社会工作的社会认同度对社会工作人才为失业人员服务频次无显著性影响。(2)社工人员具有的专业素养对社会工作人才为失业人员服务态度有显著性影响,即社会工作人才对专业理论与技巧了解越多、对专业理论与技巧运用越熟练,社会工作人才为失业人员服务的态度就越好;社会工作人才所学专业越是接近社会工作专业,其为失业人员服务的态度也就越好;社会工作人才接受与社会工作相关的培训时间越长,其为失业人员服务的态度也就越好。(3)社区资源、社工人员具有的专业素养、政府投入以及社会工作的社会认同度对社会工作人才为失业人员服务效果影响显著,即社会工作人才对专业技能的了解和运用情况、政府和社会大众对社会工作的认同度对社会工作人才为失业人员所提供的服务有显著性影响;政府的政策支持对失业人员技能提升状况有显著性影响;政府的政策支持、政府的资金投入以及社区所拥有的社会资源对社会工作人才协助失业人员维护自身的合法社会权益有显著性影响。因此,研究假设2得到了部分证实。
2.几点建议
(1)要进一步加强社会工作的专业化程度
从社会工作历史的发展来看,社会工作是西方社会发展的产物。对我国来讲社会工作的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具有“行政化”、“非专业化’、“非职业化”等特征。2007年5月,四川省政府为贯彻落实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的“建设宏大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和四川省第九次党代会提出的“构建和谐四川”的精神,实施了“社工人才百人计划”。虽然这一计划的实施为四川推进和谐社会的建设提供了专业的社会工作人才,但由于各种客观因素的限制,这些社会工作人才提供的社会服务仍具有浓厚的“行政色彩”(即非专业服务)。本次实证研究的结果也证实了成都社会工作人员为失业人员提供的社会服务具有上述特征。从西方社会工作发展的历程来看,西方社会经历了近两百年的时间来促使社会工作的专业化、科学化。针对“专业化”,美国学者恩斯特·格林伍德1957年在《专业属性》一文中曾指出,专业必须具备以下五个要素:系统理论、专业权威、社会认可、伦理守则、专业文化。虽然恩斯特·格林伍德提出的五要素并不是衡量社会工作这一职业是否专业化的唯一标准,但却可以有效地衡量社会工作作为一个职业的专业化程度。
在我国,“建立和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工作制度”的任务,是随着80年代初社会学的恢复和民政工作的发展而被提上议程的。而且,当时民政部也提出“民政工作是具有我国特色的社会工作”这一命题。目前,随着我国社会体制大转型的不断推进,原本具有“行政色彩”的特色社会工作所提供的社会服务已不能满足社会成员日益增长的需求。因此,加强专业社会工作建设,为社会成员提供专业的社会服务已是迫在眉睫。根据恩斯特·格林伍德衡量专业必备的“五要素”我们不难看出,在我国社会工作发展过程中,社会工作理论的本土化是不容忽视的重要问题。本研究所指的“社会工作理论”主要包括社会工作的基础理论知识、社会工作实践过程中所采用的方法、技巧以及社会工作作为一个职业所特有的职业伦理守则和专业的文化。李迎生教授认为,“理论体系”是衡量一个专业是否成立且获得社会认可的重要标志。因为系统的理论体系是对社会现象进行合理、科学解释,以及获得社会认可的重要基础,而且专业权威也来自于对系统化的理诧体系的学习。职业伦理守则和专业文化是增强社会工作社会认同度、确保与巩固社会工作社会地位的重要基石。但是目前在我国社会工作教育与实践等领域,绝大部分社会工作基础理论知识都是西方社会工作理论的“舶来品”,所以,加强我国社会工作理论的本土化,尤其是价值理念与伦理守则的本土化是十分迫切的。 (责任编辑:南粤论文中心)转贴于南粤论文中心: http://www.nylw.net(南粤论文中心__代写代发论文_毕业论文带写_广州职称论文代发_广州论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