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对员工进行全面庇护 在“单位制”理论视角下,国家通过单位进行
全面的资源分配,造成了个体对单位的全面依附,
从而也实现了对个体的全面控制。作为个人和国 家联结点的单位,一方面资源来自于国家,国家成 为单位的后盾;另一方面,它通过给予个体工作、 生活来源和身份,实现了对个体的控制,但也表现 出对个体的全面庇护,承担了很多本应由社会来 承担的责任。从调查中可以看出,企业组织救援, 提供生活用品,提供临时住房,保持工资的稳定, 安抚遇难员工家属,组织遇难员工家属进行鉴定 工作以便领取社会保险,为遇难员工家属提供法 律顾问,发起系统内捐献对遇难员工家属进行经 济帮助,并帮助他们解决具体的生活困难,为幸存
员工进行心理辅导等,为员工提供了全面的庇护,
使其在如此巨大的自然灾害中的损失降到最低。 这样的庇护体现了传统单位制下单位和员工的非 契约关系、准伦理关系的延续,成为灾难面前企业 职工的重要保障。
参考文献:
[1]黄育馥.社会学与灾害研究[J].国外社会科学,1996(6).
[2】邹其嘉等.唐山地震的社会经济影响[M].学术书刊出 版社.1990.
【3]郭强.灾时个人行为反应的社会学分析[J].天中学刊,
2000(3);对灾害的反应———杜会学的考察(之二)[J].社会,
2001(1z).
[4]孙萍.灾难后的心理应激与健康[J].卫生职业教育,
2005(10).
[5】张华彪等.河北张北尚义地震后受灾群体生活质量纵向 研究[J].上海精神医学,1999(11).
[6]张本,王学义,孙贺祥等.唐山大地震对人类心身健康远 期影响[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8(4).
[7]姜丽萍.王玉玲.不同人群在灾害事件中的心理行为反 应及干预的探讨[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7(10).
[8]赵延东.社会资本与灾后恢复[J].社会学研究,z007(5).
[9]魏晋.我国地震灾害应急机制建立及发展趋势探讨[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9_009(2).
[10]郭明霞等.国外灾害社会救助制度对中国的启示[J]. 社科纵横,2009(4).
[11]熊贵彬等.中美灾害救助体制比较[J].华东理工大学
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
[12]华尔德.共产党社会的新传统主义(中文版)[M].香港 牛津大学出版社.1996/1987.
[13]刘建军.单位中国——社会调控体系重构中的个人、组
织与国家[M].天津人民出版社,2000.
[14]杨晓民.中国单位制度[M].中国经济出版社,1999.
[15]李路路,李汉林.中国的单位组织——资源、权力与交
换[M】.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
[16]刘平。王汉生,张笑会.变动的单位制与体制内的分 化——以限制介人性大型国有企业为例[J].社会学研究.2008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