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分项、累进补助、分项结报,基础补偿标准是: 2000元(含2000元)以下,部分报销40%;2000 5000元(含5000元),部分报销50%;500010000元 (含10000元),部分报销60%;10000元以上,部分报 销70%;每人每结算费
段、分项、累进补助、分项结报,基础补偿标准是:
2000元(含2000元)以下,部分报销40%;2000—
5000元(含5000元),部分报销50%;5000—10000元 (含10000元),部分报销60%;10000元以上,部分报 销70%;每人每结算费的补偿金额最多不超过3万 元。以住院花费l万元为例,如均属补助项目,在乡 镇卫生院就诊者可补偿5300元;在市(县)医院就诊 者可补偿4240元;在市外就诊者可补偿2650元。 从实际情况看,虽然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对于农 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解决办 法,但该制度目前仍然存在着报销门槛高、沉淀资金 高,报销比例低、封顶线低、农民受益面低的问题,同 时对定点医疗单位的管理缺乏统一规范,定点医疗 机构药价过高,服务不到位,农村卫生服务网络建设 滞后,服务能力和技术水平较差等问题依然很突出。 笔者认为,随着农村人口老龄化趋势的不断加 大,农民用于大病医疗的费用只会越来越大,负担只 会越来越重。从农民医疗需求的角度看,新型农村 合作医疗制度的核心是大病统筹。为此建议:一是 要高度重视基线调查,合理制定报销方案,兼顾受益 面和大病统筹,起伏线不宜过高。取消个人门诊账 户,将个人交纳部分纳入统筹基金,各级政府逐年增 加补贴,提高住院补偿、大病门诊和大病救助标准, 使个人负担降至20%以下。二是调整统筹基金使 用原则,取消“分级”结报区别。镇(处)、市内、市外 统一补偿比例。农民离开镇(处)到市医院、市外医 院就医不足赶时尚,而足病情所迫,其比在镇(处)医 院就医要付出更多的费用,那种限制农民外出治病 的政策是不科学的。三是进一步优化报销程序,在 普遍实行网络结报的同时,探讨为农民看病预付费 办法,为那砦“取借无门”的农民解决无钱住院的问 题。四是强化措施,规范医院行为,降低医药收费标 准,让农民得到更多的实惠。尽快改变乡村卫生院 和村卫生室的医疗条件,通过培训等方式提高基层
卫生人员的医疗水平。
参考文献:
[1]叶敬忠.农民视角的新农村建设[M].北京:社会科 学文献出版社,2006.
[2]《人口研究》编辑部.新农村建设:“迁出去’’和“引速
•160•
来”[J].人口研究,2006,(05).
[3]龚维斌.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与家庭关系变迁[J]. 社会学研究,1999,(01).
[4]杜鹏.流动人口外出对其家庭的影响[J].人口学刊,
2007,(01).
[5]温铁军.三农问题的实际反思[J].读书,2000,(01).
[6]戴卫东.中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研究述评[J】. 中国农村观察,2007,(01).
【7]余显亚.劳动力外流对农村留守人口的影响[J].重 庆工商大学学报,2005,(06).
[8]洪冬美.农村留守人口生活满意度与生活质量调查 分析[J].湖南社会科学,2007,(01).
[9]景天魁.中国社会保障的理念基础[J].吉林大学社 会科学学报,2003,(03).
[10]陆升军.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探析[J].改革与 战略,2005,(07).
[11]徐育才.农村劳动力转移:从“推拉模型”到“三力模 型”的设想[J】.学术研究,2006,(05).
[12]冯承强等。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驱动力与相关政 策研究[J].农村经济,2005,(10).
[13]赵军绩等.青岛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基金筹资 机制和支付方式的实践与评估[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
2006,(02)
[14]杨华斌.从农村留守人口结构看农村公共产品供给 体系的构建[J].党政干部论坛,2006,(10).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版权声明:因本文均来自于网络,如果有版权方面侵犯,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