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英友好奖学金计划”与新时期留学教育的发展(2)

来源:网络(转载) 作者:赖继年 发表于:2011-11-13 15:14  点击:
【关健词】中英友好 奖学金 新时期 留学
友好奖学金计划的管理机构,委员会的主席和委员由中國、英國及包玉刚基金会所指派的人员组成。中英双方的主席和委员都是对教育事业精通的教育行业官员。委员会的主要职能是:组织召开三方代表会议,选举主席和委员

友好奖学金计划”的管理机构,委员会的主席和委员由中國、英國及包玉刚基金会所指派的人员组成。中英双方的主席和委员都是对教育事业精通的教育行业官员。委员会的主要职能是:组织召开三方代表会议,选举主席和委员;从整体上规划“中英友好奖学金计划”的进程;审议奖学金分配及选派方案;指导“中英友好奖学金计划”财政小组(人员由中國教育部、英國文化委员会、包玉刚基金会三方担任)的工作。委员会每年召开一次,在休会期间,委员间达成的决议都将作书面记录,并要提交到委员会年会。
  “中英友好奖学金计划”的具体执行机构是中國教育部及英國文化委员会。与英國文化委员会商讨后,中國教育部制定出每学年的名额分配方案及选派方案。具体人数是根据中國的需求量及英國的接受量决定的,每年不等。学科比例每年是相似的,以理工科居多,文科其次,兼顾农科和医科。选派方案所规定的流程是:先由单位推荐优秀拔尖人才,经过学术委员会的考核及人事部门的政审后参加出國留学考试,合格名单先后报“中英友好奖学金计划审查委员会”、“中英友好奖学金计划委员会”进行审查。审查通过后,留英候选人还须接受教育部组织的英语培训。北京语言学院和四川大学语言培训中心担负语言培训任务。英语培训后由英國大使馆组织雅思考试,分数在5.0以上的人才获准去英國留学。1987~1996年间,教育部共派出1728名赴英留学生,具体情况如下页图。
  
  从图中可以看出,前两年的留学生人数最多,共为694人;1989年人数大幅度减少,1990年人数最少,仅为90人;1991年人数有所回升,1993年后日趋平稳,人数大都维持在110名左右。出现这种情况是由于:第一,1987~1988年是大规模派出时期,这也是“中英友好奖学金计划”实施的头两年,中國希望多派出留学生,而英國政府在包玉刚的努力下表示愿意接纳大批中國学生。这一阶段所派出的研究生与进修生的数量大体持平;第二,1989~1990年是人数锐减时期。由于中英在意识形态上的差异再加上“香港问题”产生的矛盾,英國对中國进行了毫无道理的抵制,而“中英友好奖学金计划”委员会主席包玉刚由于身体健康原因不能参加委员会会议,这些都影响了“中英友好奖学金计划”的执行;第三,1991~i992年是逐渐恢复时期。随着中英关系的逐步缓和,留英人数开始慢慢回升;第四,1993~1996年是平稳时期。这一时期,中國教育部、英國文化委员会、包玉刚基金会对“中英友好奖学金计划”进行了前期评估,得知部分研究生在英國学习期满后脱离了“中英友好奖学金计划”,因而减少了研究生的派出数量。
  虽然留英人数有所变化,但并未影响每年留英生的选拔工作,所有留英生都是精挑细选的,他们有着这样的群体特征:
  1、由研究生和进修生组成,年龄轻、业务能力强
  他们是来自全國各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研究生及进修生,且大部分是来自于排名前100名的全國重点大学及知名的科研院所。研究生的年龄都在30岁以下,他们都是成绩优秀、科研突出的优秀硕士研究生。访问学者的年龄在45岁以下,他们都在平时的教书育人和科研工作中有突出表现。这些人都受过很好的学术训练,都是科研骨干及学术带头人。很多访问学者有过出國留学经历,为这次留学奠定了基础。
  2、英语基础都比较好
  选拔出来的研究生都是在改革开放后培养的,英语基础较好。而年龄稍大的访问学者也均有很好的英语基础。在研究生入学考试中,英语成绩考到60分以上者才能获得留英资格,而访问学者要参加出國人员留学英语考试,100分以上才算合格。
  3、在学科分布上,以工科生与理科生居多,其次是文科生,另有少量的农科生和医科生
  在派出的1728名赴英留学生中,工科有765人,占总人数的44%;其次是理科生,有470人,占总人数的27%;文科生有320人,占总人数的19%;农科生与医科生有173人,占总人数的10%。工科生与理科生共有1235人,占了总人数的71%。这种学科分配是合理的,反映出改革开放后國家需要大量的科技人才,同时國家也注意到了经济、社会及其相关领域的建设。
  
  (二)留英生的学习实践
  留英生到达英國后,首先要进入语言学校进行英语培训,培训的时间是根据雅思成绩而定。成绩为6.0分的人只需要培训4周,5.0分的人则需要培训12周。语言学校所学内容来自日常生活,以口语和听力课为主。课上老师会尽量地让学生多开口,并采用了小组讨论的方式进行教学。语言培训结束后再转人大学进行专业学习。留英生们都很勤奋,非常珍惜这段留学时光。如潘复生除了正常的社会交往外,每天都在图书馆和实验室里,他要用英國的先进设备完成在國内无法完成的实验,“他没有白天和黑夜,饿了就吃点方便食品充饥;困了就在实验台上打个盹;累了就用冷水洗脸”。金光耀每天吃完晚饭就马上去图书馆查资料写论文。李维明最乐意在周末工作,这两天“老外”休息,可以随时利用实验室的仪器,工作效率很高。通过努力,留英生们取得了一系列科研成果:潘复生完成了8篇高水平论文,其中1篇论文在第二届國际铝合金会议上引起了同行学者的高度关注。关瑞成在权威英文刊物上发表了9篇论文,受到了英國同行的一致好评。王同光也在國际核心刊物上发表了多篇高质量的论文,他在“风力机非定常空气动力学和三维旋转效应研究方面取得了國际公认的成果,使风力机气动性能和载荷计算的准确度大大提高”。
  在紧张的学习之余,留英生还参加学校及大使馆组织的一系列活动。每到节假日,各國留英生都举行联欢活动,以增加彼此间的友谊。爱丁堡大学在每个月末组织留学生座谈会,各國留学生在会上畅所欲言,会后还进行各种比赛活动,热闹非凡。留英生还会为驻英使馆办一些事情,同大使馆的工作人员一道去迎接中國访英代表团。李富兴在牛津大学读书,去驻英使馆很方便,因此,有些留学生经常叫他去使馆代办事情。一次,一个中國代表团来到了牛津郡,他不但组织当地的中國留学生和华侨去迎接,还和使馆人员一起为代表团寻找住宿的地方。通过这些活动,留英生不但增长了见识,也提高了与人沟通的能力。 (责任编辑:南粤论文中心)转贴于南粤论文中心: http://www.nylw.net(代写代发论文_毕业论文带写_广州职称论文代发_广州论文网)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版权声明:因本文均来自于网络,如果有版权方面侵犯,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