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兵认为,湘鄂西土家族体育文化在祭祀中 扮演了沟通人神的角色,丰富和延续了宗教的存 在与发展;反之,宗教又给予了体育文化一个实践 时空,形成了巨大社会健康效应。同时,土家族的 自然崇拜祭祀仪式,也折射出了土家族所处的体 育环境、理念及实践。展示了土家族体育文化内涵 和目的。c58】而张有平等认为,土家族传统体育项目 具有竞技性、娱乐性、健身性、传承性、祭祀性、表 演性、群体性、简易性的特点,是土家族娱乐、健身 和发展生产的重要手段,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9J
小结 十年来。国内土家族研究取得了众多成果。
学术界不仅出版了一批很具代表性的学术著作,
而且发表了大量学术论文,并在土家语、习惯法、 民间信仰、民族医学等新研究领域也有了很大进 展,但也存在着许多不足。
1.从研究方法来说,大多作品还集中在对历
[2]钱安靖等.论土家族原始宗教[J】.宗教学研究,1996(1)
[3]戴楚洲.武陵源区土家族起源考[J].怀化师专学报。
1996(4).
[4]赵平略.贵州土家族族源探讨[J】.贵阳师范高等专科学 校学报,2003(3).
[5]杨昌鑫.对土家族民族共同体形成时间的再认识[J].中
南民族学院学报,1999(3).
[6]黄柏权.关于土家族形成时间问题的讨论[J].湖北民族 学院学报。2002(2).
(7]彭英明.试论土家族形成和稳定的历史过程[J].广西民 族学院学报,2004(4).
【8]萧洪恩.土家族哲学成立的可能与实现[J].湖北民族 学院学报,2004(5).
[9]曹毅.土家族原始意识形态的核心:生命原点意识[J】.
民族论坛,1997(1).
[10]朱世学.论土家族白虎崇拜的起源和功能表现[J].湖
北民族学院学报,1996(1).
[1I]邓身先.白虎不是鄂西湘西土家先民一虎巴的图腾[J]
.中南民族学院学报,2000(4).
[12]丁世忠.论土家族的牛崇拜[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
2004(6).
[13]黄柏权.土家族英雄崇拜简论[J].怀化师专学报,1999 (3).
[14]向柏松.巴土家族神崇拜的演变与历史文化的变迁一 土家族民间信仰研究[J].中南民族学院学报,2001(6).
[15]朱祥贵.土家族原始宗教[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1998 (5).
史文献的收集和整理上,除了少数著作外,真正来 自田野调查的成果并不多;
2.从研究内容来看,很多领域研究还很薄弱, 如土家族社会生活史研究、文化比较研究等就还 尚需加强;
3.从宏观角度来讲,基础研究和理论研究成 果较多,应用研究较少,能真正解决实际问题,并
提出具有可行性措施的成果就更少;
[16]邓红蕾.论“土家道教化”与“道教土家化”的文化流变
及其意义[J].江汉论坛.2000(3);神学的俗化和文化的神化:再 论“土家道教化”与“道教土家化”的文化流变及其意义[J].江汉
论坛,2001(2).
[17]陈心林.土家族民间信仰的变迁--1:2拉西峒村为个案
[J].涪陵师范学院学报,2002(3).
[18]孙秋云.从新旧谱牒的比较看鄂西土家族地区宗族组
织的变迁[J].贵州民族研究.1999(3).
[19]段超.宋代土家族地区的。土军”初论CJ].中央民族大 学学报,2001(6).
[20]黄柏权.民族区域自治在土家族地区的实践[J].广西
民族研究.2003(4).
C21]陈国安.土家族民族精神试探[J].贵州民族研究.2000
(2).
[22]邓辉,土家族区域土司时代社会性质初论[J].湖北民
族学院学报.2004(3).
[23]刘伦文.国家行政力量与民间社会力量的互动一论改 土归流后鄂西南土家族社会文化变迁的动力【J].湖北民族学院 学报,2004(4).
[24]段超.土司时期土家族地区的农业经济[J].中国农史,
2000(1);土家族人口与土家族地区可持续发展研究[J].中南民
族学院学报,1099(2).
[25]朱圣钟.历史时期土家族地区农业结构的演变[J].湖
北民族学院学报.2004(2).
[26]喻湘存.湘西苗族土家族地区历史经济述略[j].湖南
商学院学报,2002(5).
[27]杨光宗.论文化作为经济活动过程中的主动存在——
湖北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滞后的文化因素[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
2002(4).
[28]吴国华.开发土家族文化旅游资源浅探[J].湖湘论坛.
2003(1).
【29]刘伦文.社会变迁中的土家语命运[J].中央民族大学
学报.2005(4).
[30]熊英.从土家人的语言态度看土家语濒危一坡脚土家 语个案研究之一[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2005(4);从代际差异看 土家语濒危一坡脚土家语个案研究之四[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
2006(3).
[31]陈歇.土家语“濒危”因素探析【J】.临沂师范学院学
报,2005(5).
[32]何天贞.土家语的支属问题[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
2003(1).
[33]谭志满.近50年来土家语研究述评[J】.湖北民族学院 学报,2004(1).土家族民族文字的创制及其思考[J】.涪陵师范 学院学报.2006(4).
[34]石雯丽.土家情歌中女性的婚恋观及其美学内涵[J].
民族论坛,2005(2).
[35]余霞.女性文化、角色心理与生命史一湖北三峡地区土
家族哭嫁歌研究【J】。湖北大学学报,200s(1).
【36]周丹.中国式的咏叹调一土家族哭嫁歌的艺术特点及 其社会价值[J].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04(1).
【37]丁世忠.重庆土家族民歌的狂欢化特征[J].文艺争鸣,
2005(5).
[38]孙正国.生命的虔敬与琉离一土家族文学“灵物母题”
的叙事解读[J].三峡大学学报,2001(4).
[39]盂宪辉.鄂西土家族传统音乐及分类[J】.武汉音乐学 院学报,2004(增).
[40]陈廷亮等.土家族舞蹈的分类及其艺术特征一土家族
民间舞蹈研究之~[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04(4).
【41]李良品.巴渝舞的起源、发展与动因[3】.成都教育学院 学报,2002(6).
[42]黄柏权.土家族织锦的发展演变及当代启示[J].湖北 民族学院学报,2005(2).
[43]金晖.土家织锦的特点及其在现代美术教育中的应用(责任编辑:南粤论文中心)转贴于南粤论文中心: http://www.nylw.net(代写代发论文_毕业论文带写_广州职称论文代发_广州论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