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多民族国家制度性国家认同的实现机制

来源:网络(转载) 作者:欧阳景根 发表于:2011-07-19 09:53  点击:
【关健词】认同 族群执政党认同 制度认同 国家认同
个体身份认同的基础是利益需求的满足。在我国,要实现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国家认同,除进行国族重构和文化融合之外,还需寻找到一个能超越族群差异的制度认同基础,从制度维度对国族认同与文化认同进行补充,三维立体式地构建中华多元一体的国家认同大厦。我国建党在先、

作者欧阳景根,中共河北省委党校副教授。(石家庄050061)
  
  牢固的国家认同是国家实现全面发展的必要前提和有力保障。然而,在一些多民族国家出现的日趋激烈的族群冲突和分离主义倾向,却严重影响到了这些国家的稳定、发展甚至领土完整。于是,各国政府和学界开始对族群冲突和分离主义运动的根源、如何消除族群冲突和分离主义运动、实现少数族群的国家认同进行了深入研究。总体看来,这些研究多是围绕着“如何确立国家认同的合理基础,以最大可能和最大程度地实现国家认同”这一问题而展开的。针对这一问题的回答,大体可以分为三大派系:
  第一派为“民族主义派系”。该派从“民族”的视野出发,把国家认同看成“民族”和“民族主义”的问题,主张以“民族主义”为基础的国家认同观,该派围绕“族群(或民族)/国族(即国家民族)”和“单一民族国家/多民族国家”这两组概念而产生了学术分野:一支侧重研究和反思以法国、德国为代表的近代单一民族国家的民族建设(nation—building)和国家构建(state—making)的发展过程,以及这一过程给后发国家带来的经验和教训;另一支则着力研究如中国、俄罗斯和印度等多民族(族群)国家,如何实现以该国的核心民族为基础、整合域内各个少数族群的“国族”建构,从而实现国家认同。国内学术界最近盛行的以中华民族为国族实现国家认同的观点(比如费孝通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观点)即属这一支脉。
  第二派为“文化主义”派系,主张以“文化”为基础实现国家认同,多元文化主义、文化融合(同化)论是其两大代表(比如马戎的“族群问题‘文化化”’观点)。然而,在一个多民族国家,建立一个以核心民族为主体、整合域内各少数族群的国家民族(国族)和加强文化认同的做法,并不足以在这个国家长期维系牢固的国家认同。以国族和文化融合及其认同为核心的国家认同理论,实质是一种立足于“民族”、“民族主义”和“文化差异性”的认同理论。一旦因经济发展水平不均或突发性群体事件而受到敌对及国外反动势力挑拨利用,这种民族间、族群间和文化间的差异就会遭到恶意放大并突显出来,从而为民族分离主义和族群冲突提供现实和理论土壤。因此,多民族国家要实现牢固的国家认同,除了国族建构和文化融合这两根支柱,还需要对这种以“民族”、“民族主义”及“文化差异性”为基础的国家认同思维进行必要补充、修正和超越,寻找一个能够超越族群差异、民族差异和文化差异的对话平台和达成各民族共识的国家认同的制度性基础,在制度维面上,为这一国族大厦构造一根不可或缺的支柱,谋求制度支柱的支撑,从而通过认同基本制度实现向认同国家的转换,而这正是第三派系的学者们所要尝试做到的。
  第三派系为“制度主义”派系,与前两派侧重国家认同的原生基础(如血统、地域、传统、语言、宗教、习俗、历史神话等)和认同的先天继承所根本不同的是,他们强调以公民身份、宪法制度和意识形态为核心的非原生基础,实现后天主观选择式的制度性国家认同。根据对制度的理解和侧重点的不同,这一派又可以分为三个支脉。第一支主张以宪法制度作为制度性国家认同的基础;第二支主张以公民身份为认同的基础;第三支主张以意识形态为认同的基础;在这三种制度主义认同的支脉之间也存在有交叉重叠之处,并非截然不同,泾渭分明。总之,如果说前两学派是以回溯的视角寻根式地寻找或强化曾经产生过共识的基础,那么这一学派就是以现实关怀的视角展望未来式地寻找寄望将能产生共识的制度基础,比如通过突出公民权来淡化民族差异性以构建现代国家认同的观点。
  上述研究极大地丰富了国家认同理论的思想宝库,为进一步研究国家认同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然而,这些理论成果还有亟待发展完善的地方。比如:过于把眼光局限在国家认同本身,而缺乏从国家认同与其他政治认同(比如政党认同)的相关性角度进行研究;过于侧重从民族或族群的视角来审视国家认同,而从宪法制度和公民身份的视角审视不够;过于强调认同的单一性基础,缺乏对各种国家认同基础的整合研究;过于强调文化层面的认同,而对政治层面的认同关注不够;过于强调个体的认同,而缺乏对作为认同主体的组织或集体的认同研究;过于侧重单个国家或族群的个案研究,而缺乏国家间的和族群间的国家认同的比较研究;过于侧重从“防、控”的被动应对角度,对单个族群冲突和单个族群分离倾向进行外科手术式局部病理研究,而缺乏从“引导、构建”的主动培育的角度,对国家认同的培育机制进行系统的科学构建机理研究。
  有鉴于此,本文拟就社会主义多民族国家在少数民族地区,如何建构以执政党认同为基础的制度性国家认同进行研究。这一研究对国家认同理论和政党认同理论的丰富与发展,是一种有益尝试,同时也将为社会主义多民族国家在少数民族地区如何制定相应政策,预防族群冲突和民族分离倾向,为巩固执政党的执政地位,从而实现执政党认同、国家认同和国家的长治久安,提供一些政策建议。
  
  一、概念:认同、执政党认同与国家认同
  
  认同的第一层含义是它的身份意义,这也是它最基本的含义。当认同指一种身份时,它对应的英文单词是试entity,这时它表示的是身份这种客观事物;当要表示他人对自己或自己对自己进行身份识别、身份归类或身份确认的行为时,它对应的英文单词是identify;表示这种行为的名称即身份识别行为、身份归类行为、身份确认行为时,对应的英文单词是identification。中文语境中的认同,兼含以上两种含义,既指称一种身份,也含有指称这种行为的意思。因此,狭义上讲,认同是一个确认身份边界的过程,边界的存在能带来安全感,在边界内,个体先验地认为环境是安全的。这就像警察的卧底一样,只要其真实身份不暴露,能一直以与罪犯相同的身份进入边界内,他就是安全的。所以认同的基础含义是指个体对某个团体、组织、民族甚至国家的身份归属的确认。
  认同的第二层含义是与身份相连的情感意义。因为在心理上归属于由具有相同身份的人组成的群体,并且因为身份相同而更可能与这些同(责任编辑:南粤论文中心)转贴于南粤论文中心: http://www.nylw.net(南粤论文中心__代写代发论文_毕业论文带写_广州职称论文代发_广州论文网)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版权声明:因本文均来自于网络,如果有版权方面侵犯,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