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该明白,资本累进式积累作为抽象逻辑、作为资本的本性是连贯的。但在实际运动中,由于资本主义自身的结构性矛盾,资本累进式积累必然会被自身逻辑导致的现实危机中断,但调整和修复后的资本积累不会从零开始,而
应该明白,资本累进式积累作为抽象逻辑、作为资本的本性是连贯的。但在实际运动中,由于资本主义自身的结构性矛盾,资本累进式积累必然会被自身逻辑导致的现实危机中断,但调整和修复后的资本积累不会从“零”开始,而是在已有的基础上继续累进。也可以说,资本累进式积累逻辑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一般逻辑,是资本运动的本质逻辑。从逻辑上讲,在资本基于无限增殖逻辑对空间进行资本化改造的一开始,空间资本化就是“加速”进行的。
但是,资本累进式积累在资本主义前期并没有在速度这个“量”的形式上表现出来。因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受到在它的发展阶段以外的生产方式的制约。”当世界地理空间没有被资本填满时,资本累进式积累受到非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制约,资本积累并非全部以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为基础,这一制约表现为空间制约时,这时则呈现为空间资本化程度不高、速度不快、“加速”特征不显著。资本累进式积累的基数较小,所以空间生产问题并不凸显。当全世界的空间都完全被纳入资本主义生产体系后,资本累进式积累的基数达到一定程度,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出现叠加现象,旧的空间资本化扩张路径就被超越了。其中关键因素是科技革命,因为生产效率的提高必然导致资本积累速度的加快,进而对空间资本化的速度提出了同等要求。
所以,一方面,资本必须重组地理空间,在必要时以经济危机、战争等方式消耗物质、释放空间;另一方面,开辟空间的多重向度来容纳资本。由此,资本累进式积累进入地理的和虚拟的双重空间结构中。这是资本扩张为自己开辟的多重路径。在数理逻辑中,空间本就是以几何学方式存在,空间维度的变化本就表现为几何运动。所以“空间生产”与资本逻辑具备逻辑契合:资本积累的程度发展到哪里,空间资本化的程度就延伸到哪里;资本累进式积累以怎样的速度推进,空间资本化就以相应速度几何式推进。
不过,“资本这种复利式的要求往往会随着基数的不断增大而越来越困难”。而灵活积累与“时空压缩”正是资本为克服这一障碍提出的解决方式之一。结果是,“资本主义的历史具有在生活步伐方面加速的特征,而同时又克服了空间上的各种障碍,以至于世界有时候显得是内在地朝我们崩溃了。”哈维用“时空压缩”来形容这个空间“加速”资本化。空间压迫的加剧、空间的瞬息万变、城市空间的拥挤、都市工作与生活节奏的加快等等均已表明空间加速异化了。国际垄断资本决定了全球空间的垄断性质,空间的垄断成了空间的群聚效应,导致了全球范围里资本的空间集中和聚集。这样,“加速”资本化也就表现为空间生产的群聚效应。
2.地理空间和虚拟空间:“加速”资本化的事实确证
在全球空间生产实践中,资本累进式积累为“加速”资本化“弹奏”了地理空间与虚拟空间的历史“二重奏”。“加速”资本化并非独立的历史事件。发达工业国家城市化步伐停滞、去工业化和金融化历史进程开启、经济全球化到来、社会主义国家市场化改革帷幕拉开,这些变化都始于20世纪70年代前后,都是“加速”资本化的特征凸显。20世纪50年代以前,地理空间的扩张始终是空间资本化的主要形式,一种直线式的单向度的外向延伸,一种典型的工业化逻辑,是“福特主义”(最早由安东尼奥·葛兰西提出这个概念)的积累方式。之后,经约20年整合,空间资本化开始凸显多重维度的显著的“加速”趋势。资本累进式积累的空间生产,既是地理的还是虚拟的。地理空间和虚拟空间是空间资本化现实的“加速”路径。
全球殖民体系瓦解后,资本累进式积累冲破了地理阻碍,整合了政治空间,空间辩证法的新维度在全球层面打开了,过去“块状”的地理空间结构变成了“链状”的平面空间结构,资本在各地域间自由流动。但是,地理和政治空间的整合是虚拟空间兴起的宏观背景,而计算机和随之兴起的网络技术才是关键因素。后者带来了智能化和全球信息共享,使科技发展、社会进步呈现出几何增长的态势,时空在相对意义上压缩了——也是增长了。
在资本逻辑宰制下,科技革命便带来了这番景象。(1)技术进步导致工业生产的平均利润率降低和商品生产加速,但资本必须以累进式的方式积累,那么金融化就不可避免。金融化是当代资本主义的深刻变化,通过构建国际性的金融垄断平台,控制全球空间生产体系,获得远远高于工业资本带来的利润、保持资本增殖。这个平台的构建正是依靠跨国家、地域资本间的融资、交叉控股、兼并、重组等加速方式实现的。这样,掌握技术核心的资本主义国家(地区)开始了金融化和去工业化的进程,对工业城市进行后工业改造。工业生产在国际资本的支配下流向了劳动力成本低廉的国家(地区)。资本全球性空间流动,开启了这些地方的工业化和半工业化、城市(镇)化和半城市(镇)化建设。(2)加速商品生产就要求加速开拓消费空间,如果外部消费空间不能拓深,那就需要内部深挖。由此,消费社会到来了。消费主义宣扬的是不顾个人生理与社会合理的需求而疯狂消费,其本质是“销售主义”。一方面,地理(城市)空间的重构在全球范围内延伸了消费空间。另一方面,高度金融化的经济结构又能够暂时地为超前消费、债务消费提供经济支撑。并且,伴随着金融化和去工业化过程,第三产业蓬勃发展,由此新增就业成为消费空间的又一新维度。(3)资本累进式积累越来越要求“压缩时空”,以满足资本的加速运动,以信息与通讯技术为物质基础的全球性网状生产体系能通过“消灭时间”来“延伸空间”,资本逻辑的历时性与共时性融合了。在这个生产体系中,居于顶端的国际垄断资本是体系的核心,分布于全球的各大城市、商业中心、旅游地、工业“基地”等是该体系的节点,并以此形成了结构分明却又能保证这一切元素顺利流动的层级组织。
这里首先阐释了全球性地理(城市)空间“内一外”的双向重构。“外向重构”指资本主义的全球化,即资本的全球自由流动和非工业化国家(地区)进入资本主义工业化的历史进程。所以,传统国家的地理边界、政治区隔、经济体系开始松动和瓦解,呈现出“去地域化”的“全球国家”的趋势。“内向重构”指城市空间和国家地区虽然都置身于全球资本主义体系中,但彼此间却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或同一生产体系的不同环节(在某个城市内部,这样的空间区隔以城市建筑、街区地段表现出来)。所以,地理(城市)空间又成为“再区域化”的地方经济结构。在全球空间视域中,城市和国家的空间化发展已经交织为一体,是一具有高度弹性的复杂体系。其次,阐释了虚拟空间的多重向度。“虚拟空间”是以地理空间为物质依托、以网络与信息技术为核心要素,构建起的金融资本宰制下的产业资本同商业资本、物质市场空间与概念市场空间既互相远离又相互接近的跨国生产、流通和销售的一体网络。地理空间让位于虚拟空间,以国家为主导的产业垄断资本让位于以跨国公司为主导的国际垄断资本。所以,全球性的空间资本化“体现了跨国垄断资本新的本质特征,反映了以跨国公司为主体的跨国垄断资本战略运作过程中对时间与空间要素的并行运用,即通过对网络不同节点之间的价值链接活动进行时空协调,同时追求全球产业竞争所必需的时间(速度)经济与空间聚集经济效应”。 (责任编辑:南粤论文中心)转贴于南粤论文中心: http://www.nylw.net(代写代发论文_广州毕业论文代笔_广州职称论文代发_广州论文网)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版权声明:因本文均来自于网络,如果有版权方面侵犯,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