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的反腐败和廉政建设》,《人民日报》2010年12月30日,第14版。 。同时,网络政务的发展,使公民通过网络与政府领导人沟通变得比以前方便得多,容易得多了,这就大大削弱了科层制下的等级观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的反腐败和廉政建设》,《人民日报》2010年12月30日,第14版。
。同时,网络政务的发展,使公民通过网络与政府领导人沟通变得比以前方便得多,容易得多了,这就大大削弱了科层制下的等级观念,提高了公民政治沟通和政治参与的便捷程度,从而可以有效激发公民政治参与的热情。如果说,在现代政治发展过程中,公民政治参与存在着精英政治朝平民政治发展趋势的话,那么,网络政治的发展毫无疑问加速了这一过程。总之,网络政治的兴起为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提供了十分便捷和重要的渠道,可以调动更多的人通过网络来参与政治,这对于扭转中国政治文化的非参与性,促进参与型政治文化的发展必然起到重要作用。
(二)推动中国政治文化向现代公民文化转变
网络政治的兴起可以推动中国政治文化向现代公民文化的转变。网络政治能够消除现实政治过程中的沟通障碍,实现政治主体的平等性。这种平等既是身份的平等,也是话语权的平等。现实世界中社会地位的高低、经济收入的差距、教育背景的好坏、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的差异,在网络空间中变得仿佛不存在了。同时,互联网不仅创造了新的信息传播方式,而且正在颠覆一些传统的观念,使网民通过网络表达的政治诉求更容易展示其影响力。网络政治主体不再是被动的信息接受者,而是具有更强自主选择权力的主体,每一个政治主体都处在一个相对个人化的自主空间中,较少受到他人的监督与约束,也不必太多顾及社会环境的约束。这样一来,就可以提高网络政治参与者对政治体系的认同度,促进其政治参与的积极性,培养政治参与的主动性,增强政治参与的兴趣,促使他们更积极地参与政治生活和公共决策。
在网络政治参与的过程中,网络政治参与者会潜移默化地生成权利与义务意识、自主与平等意识,逐渐养成民主意识与民主作风,特别是会逐步增强公民意识,并不断摒弃臣民意识,这自然有利于公民政治文化的培育。随着网络政治的发展,中国公民的知情范围不断扩大,表达自由不断扩展,监督与协商机制不断完善。同时,网络政治参与表现出显著的“跨层级多层次参与”特征,加上网络政治参与的开放性和去中心性,在很大程度上打破了层级和地域的限制。可以说,在网络中,每个人都是一个平等的政治主体,都可以平等享用自己所需要的信息资源,与别人平等地进行交流和表达自己的思想、看法和情感。这样,就可以增加政治参与的广度、宽度和效度,从而有利于公民意识的生成和公民文化的发展。
(三)推动中国政治文化更加倾向于理性、温和与客观
网络政治中开放性和互动性环境为政治文化的转变创造了一种新的媒介,在这种环境中,政治文化倾向于理性、温和与客观,具有一定的必然性。中国传统政治文化具有明显的非理性化倾向,追求人治理想和权威主义;而西方政治文化传统具有较强的理性化倾向,追求规范化和理性化的政治制度结构。当前,随着改革开放与社会进步,中国公民的政治态度开始倾向于理性、温和与客观,其政治效能感也得到了优化和提升。在现阶段,中国网民对网络舆论环境和自身网络行为影响的认识还十分有限,导致中国网民的网络行为有时候表现得比较幼稚,偶尔会出现一些非理性和不成熟的举动,这可能是中国网民在网络发展的初始阶段要付出的学习成本。但是,在网络环境中,互联网所提供的信息采集技术、信息导航技术、信息诠释技术和信息控制技术等使参与者获取信息、传播信息、分析信息和使用信息的能力和自由度大大提升,公民拥有足够的信息资源对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进行深层次的思考,并不断修正和丰富自己原有的思想;网络政治过程的开放性、互动性和平等性,使网络政治的透明度增大、信息量增加、交往频度增强,这必然提高网络政治参与者的学习能力、认识能力和辨别能力;网络集成了各式各样的信息服务系统,它能作为相对独立的主体,根据参与者的意图进行政治信息的采集、存贮、加工、处理,参与者可以对网络信息进行筛选,并对其价值进行评估和鉴定。这样,网络政治参与者对政治事务的认识和理解就会倾向于理性、温和与客观,从而推动中国政治文化倾向于理性、温和与客观。
网络的开放性极大地降低了公民政治参与的门槛,使公民获得了政治参与的平等机会。他们可以通过合法有序的途径,提出个人主张、反映个人意见,解决个人在政治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这样,就会使他们更倾向于采取理性、温和的手段处理问题,有助于培育他们理性、温和的政治态度。可以说,随着网络政治发展、社会物质条件改善和个人独立性增强,中国公民的政治情感日益趋向温和,极端化和暴戾化的情绪可能会在某些突发事件过程中显现出来,但其影响总体而言必然会越来越小。当前,马克思主义已经成为全党和全国人民的共同理论基础,在中国政治文化中居于主导地位。但是,也应注意到,随着网络通讯技术的进步,全球文化交流的活跃与发展,许多非马克思主义的社会思潮也开始在中国社会中占据一定的地位,例如:自由主义、保守主义、后现代主义、新“左”派、实用主义、民粹主义、历史虚无主义等社会思潮的影响明显得到扩展。同时,由于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实施,宗教在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中的作用也越来越大。这样,在优先建设主流政治文化的前提下,还应当关注政治亚文化的发展动向,引导政治亚文化朝着理性、温和、宽容的方向发展,及时扭转政治亚文化走向激进化、极端化和非理性化的倾向
何增科等:《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研究》,中央编译出版社2008年版,第31页。
。在网络政治文化的转变过程中,要强化对公众主流价值观和先进政治文化的引导教育,让公众健康的需求支撑文化的健康发展;要使网络信息发布者和网络政治参与者认识到自己的社会责任,自觉地使自己的政治行动习惯和政治行为方式倾向于理性、温和与客观,符合先进政治文化表现出的特征和要求。
(四)推动中国政治文化更加倾向于民主、公平与透明
一定程度上,政治文化规定了影响政治输入和政治制度运行的思维、情感和行为模式,同时,又被社会成员视为一种权威性的内在力量。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互联网的扩展和信息通讯技术的广泛使用,一种新的民主形式——网络民主开始出现。与之相伴随,学术研究也开始关注到这一领域,网络民主、数字民主、电子民主等概念先后产生。 (责任编辑:南粤论文中心)转贴于南粤论文中心: http://www.nylw.net(南粤论文中心__代写代发论文_毕业论文带写_广州职称论文代发_广州论文网)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版权声明:因本文均来自于网络,如果有版权方面侵犯,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