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络政治的兴起与政治文化的变迁(5)

来源:网络(转载) 作者:熊光清 发表于:2012-02-15 20:41  点击:
【关健词】网络政治;政治文化;政治发展
随着网络政务的兴起,一种新的民主监督形式网络监督正在形成。网络监督是网络时代普通公民参与腐败治理的新形式,已经成为传统舆论监督或社会监督的重要补充。网络监督表现出明显的快捷方便、透明度高、安全性强

  随着网络政务的兴起,一种新的民主监督形式——网络监督正在形成。网络监督是网络时代普通公民参与腐败治理的新形式,已经成为传统舆论监督或社会监督的重要补充。网络监督表现出明显的快捷方便、透明度高、安全性强、参与广泛等特征,它丰富了监督渠道,增强了监督力度,扩大了监督主体,从而可以在腐败治理中发挥重要作用。从发生学意义上看,网络监督的发生源于网络技术进步对政治生活的积极影响,以及普通公民对合法权益和政治正义的维护;从形态学的角度看,网络监督的类型可以分为揭露腐败问题、抨击腐败现象和预防腐败发生等形态;从过程论的角度看,网络监督的行动逻辑可能从虚拟空间走向现实空间,从话语行为走向实际行动,从而实现二者之间的良性互动。
  网络舆论和网络民意实际上是现实世界中公众对公共事务的意见和观点在网络世界的反映,会对现实世界中的公共事务产生重要影响。一方面,公共权力系统要通过公众的理性批判和公开辩论来证明其统治的合法性;另一方面,公众通过公开的讨论和辩论对公共权力系统进行监督与批判
  参见熊光清:《网络公共领域的兴起及其影响:话语民主的视角》,《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1年第3期。
  
  。 中国政府十分重视互联网的监督作用,对公民通过互联网反映的问题,要求及时调查处理,并及时反馈结果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互联网状况》,《人民日报》2010年6月9日,第14版。
  。 网络监督已经成为中国民主监督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于完善监督机制能够发挥重要作用,使中国公民获得了更便利的监督途径,从而有利于中国公民形成积极健康的政治态度,并有助于提高他们的政治效能感
  政治效能感指一定的个体或社会群体对自身影响政治体系的能力和对政治体系就其要求作出反应的心理认知,它可分为内在政治效能感和外在政治效能感两个方面。这一概念由安格斯·坎贝尔(Angus Campbell)等人首先提出,他们认为,政治效能感是“个人的政治行动对政治过程所产生的影响力,也就是值得个人去实践公民责任的心理感受”(See Angus Campbell, Gerald Gurin, Warren E MillerThe Voter DecidesWestport: Greenwood Press, 1954, p187)。此后,一大批学者对政治效能感的基本理论和测量方法进行了研究与完善,并运用到实证研究中,取得了丰硕成果。

  (四)网络政治社会化对政治文化的影响
  政治社会化是在特定的社会政治关系和政治条件下,社会成员在政治实践基础上,通过政治生活和政治实践活动逐步获得政治知识和政治能力,形成政治意识和政治立场的过程。阿尔蒙德和小G·宾厄姆·鲍威尔认为:“政治社会化是政治文化形成、维持和改变的过程。每个政治体系都有某些执行政治社会化功能的结构,它们影响政治态度,灌输政治价值观念,把政治技能传授给公民和精英人物。”
  加布里埃尔·A.阿尔蒙德、小G.宾厄姆·鲍威尔:《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曹沛霖等译,东方出版社2007年版,第83页。
  在社会成员政治社会化的过程中,政治信息的传递、政治文化的传播都需要一定的渠道和媒介。例如:家庭、学校、社会团体、工作场所、大众传播媒介、选举和其他政治活动场合、民间组织,等等。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政治社会化的过程就是政治文化传承与延续的过程,特定的政治社会化媒介形成特定的政治文化环境,并承载着特定的政治文化要素。
  互联网为网民提供了一种全新的、与传统媒介完全不同的政治社会化媒介。中国网络政治的兴起为中国公民政治社会化提供了新的渠道和媒介,并塑造着全新的政治文化环境。当前,中国公民政治社会化过程显得较为迟缓,一些公民政治社会化水平较低,这样,网络政治的便捷性、平等性和开放性就为普通公民的政治社会化提供了新的重要渠道,从而可以推进政治社会化过程,提高政治社会化水平,也为政治文化变迁提供了新的空间。网络政治过程本身就是政治社会化的过程,中国公民在网络政治参与过程中,可以学习政治文化和政治知识、了解政治问题和政治现象,并且获得政治参与所需要的政治技能,培养一定的政治情感和政治信仰,形成较为成熟稳定的政治人格,从而起到传承政治文化、教育社会成员、巩固政治统治的作用。随着互联网的广泛使用,网络政治将更加显现其在中国公民政治社会化过程中的作用,成为公民政治社会化的重要媒介,这对于提高中国公民的政治认知和政治技能,塑造中国公民的政治情感和政治信仰,培育现代公民文化和社会资本,都会发挥重要作用。
  
  
  三、中国网络政治影响政治文化变迁的主要表现
  (一)推动中国政治文化向参与型政治文化转变
  网络政治的兴起对非参与型政治文化是极大的冲击,有助于中国非参与型政治文化向参与型政治文化的转型。当前,任何人只要持有具备联网功能的通讯信息设备,无论是计算机、手机,还是其他移动通讯设备,都可轻松通过网络参与政治活动,这极大地降低了公民政治参与的成本,调动了公民政治参与的积极性。网络是基于资源共享、互惠互利的目的建立起来的,公民进入网络获取信息、交换意见、表达观念时,相互之间是不可见的,并且是可匿名的。这样,公民就可以更自由地进行政治参与,这又极大地降低了公民政治参与的风险,提高了他们政治参与的热情。网络政治参与的互动性,使参与者能够获得良好的心理体验和感受,这极大地提高公民政治参与的兴趣,使中国公民获得了极其便捷、畅通和有效的政治参与途径,并能极大地提升他们政治参与的深度和广度。
  同时,中国政府顺应网络政治发展的形势,不断推进网络政务建设,这可以进一步扩大公民政治参与的途径,提高公民政治参与的热情。当前,中国网络政务的发展大大加速,公民可以十分方便地访问各级政府部门的网站,获得政府部门的相关信息,有些政府部门开辟有网上论坛,公民可以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对政府部门的工作进行监督。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和广泛普及,作为一种反应快、影响大、参与面广的新兴监督方式,网络监督已经成为普通公民表达民意、维护权益、鞭挞腐败的迅捷而有效的工具。2010年12月,国务院新闻办发表《中国的反腐败和廉政建设》白皮书指出:“中国高度重视互联网在加强监督方面的积极作用,切实加强反腐倡廉舆情网络信息收集、研判和处置工作,完善举报网站法规制度建设,健全举报网站受理机制及线索运用和反馈制度,为公民利用网络行使监督权利提供便捷畅通的渠道” (责任编辑:南粤论文中心)转贴于南粤论文中心: http://www.nylw.net(南粤论文中心__代写代发论文_毕业论文带写_广州职称论文代发_广州论文网)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版权声明:因本文均来自于网络,如果有版权方面侵犯,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