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类商品价值规律(5)

来源:网络(转载) 作者:杨曾宪 发表于:2011-10-28 11:15  点击:
【关健词】自然类商品;级差地价;土地升值;全球油价。
综上所论,无论宏观、微观,土地升值都可看作一把客观尺子:凡能产生真实的土地升值效果的规划建设,都是成功的、值得肯定的;凡不能产生真实的土地升值效果的规划建设,都是不成功、不应肯定的。根据这样的道理,

  综上所论,无论宏观、微观,土地升值都可看作一把客观尺子:凡能产生真实的土地升值效果的规划建设,都是成功的、值得肯定的;凡不能产生真实的土地升值效果的规划建设,都是不成功、不应肯定的。根据这样的道理,中国的京沪高铁,其投资效益如何,便不能仅从铁路本身算账,还要从沿线城市那里算账。如果京沪高铁开通后,沿线城市土地普遍升值,那么,仅这一块巨大效益就可证明京沪高铁的成功。正因土地升值归根结底源自国家和城市社会经济发展,所以,土地,包括私有土地获得的增值收益,理应全部或部分上缴国家、回馈社会。包括城郊农民从土地增值获得的巨大收益,也应部分缴税。认为土地升值收益全部来自土地、应归私有的观点是不成立的。
  三、自然类商品市场供求价值规律
  
  当自然类商品供求严重失衡时,虽与劳动产品商品一样,也会依循市场供求价值规律,但因其“自然”属性却会表现出某些特殊性来。即与劳动产品商品市场供求价值规律之Ⅰ、Ⅱ皆有所不同。
  我们讨论劳动产品商品市场供求价值规律时,曾特别强调其满足人类需要的量标差异。对自然类商品而言,这种强调则没有多少意义,因为人类对自然类商品的需要,基本都不属于定位量标。其中,水虽然满足的是人的定位量标需要,但毕竟水的商品化程度不高,自来水也带有公共产品性质,所以,它不能整体作为自然类商品讨论。市场在一定时期内对煤炭、石油的需要虽属定位量标,供应量“过犹不及”,但如前文所论,从长远看,人类对这类商品的需要同样没有上限,也应属于定向量标。但是,若据此认定供求严重失衡后的自然类商品大多适用于供求价值规律Ⅱ,也不准确。因为当享受类商品供求严重失衡后,价格变化会引导“供”“求”的变化:价涨时“求”量减“供”量增,价跌时“求”量增“供”量减,市场依然可恢复动态平衡。而自然类商品则不同了,由于它的“供”往往不能随市场变化而变化,这样,“求”的变化便可能导致商品价格出现供求价值规律Ⅰ那样的剧变。我们同样援例阐释。
  假设经济萧条,自然类商品市场购买力严重萎缩,商品供求量却无法即刻减少,便必然出现严重供大于求状况。这时,由于自然类商品无生产成本,结果便可能是价格一落再落,直至无人问津,丧失其商品属性。譬如虫草,当高质虫草卖出低质价且依然滞销时,便意味着虫草价格看跌,低质虫草报价便会创出新低……各质级虫草价格轮番下跌,直至低于采挖成本后,来年虫草便会留在高原上、不复是商品了。
  反之,假设经济繁荣,自然类商品市场购买力不断增强、许多商品资源稀缺,难以批量增产,便必然出现严重供不应求状况。这时,由于自然类商品需要无上限,其价格便可能被强劲购买力一再推高,甚至出现天价。譬如虫草,当低质虫草卖出高质价且价格坚挺时,便意味着虫草价格看涨,高质虫草报价便会创出新高……各质级虫草价格轮番上涨,便会“没有最高,只有更高”了。譬如奇石,当“石”逢盛世、玩赏者众且富时,所谓“奇石无价”,便可理解为奇石之价可能一飞冲天了。再如自然景观,因佳天下的风景有限,这样,面对蜂拥而至的游客,一些景区本能地会选择涨价。按常理论,景区涨价,许多游人止步,景区收入减少,便可能停止涨价。但近年来,国内许多著名景区,却出现“票价翻番、游客翻番”的反常现象。当然,反常合道,关键是居民收入提高后,供单次旅游消费的“专项购买力”数倍增加,能承受住高票价,而这种趋势发展下去,著名景区的门票同样也是“没有最贵,只有更贵”了![15]
  但这并不意味着自然类商品都会因稀缺而无限涨价。尽管人类对许多自然类商品的“需要”无限,但“能要”却毕竟有限,有限的“能要”必将限制住无限的“需要”,遏制住自然类商品的价格。这一规律,如果说在“小宗”商品身上看不很清楚的话,那么,在一些“大宗”自然资源、能源商品身上,却会看得很清楚。我们且以“石油”为例,探讨一下其中的规律。这不仅因为石油典型,更因为它的价格波动牵动经济全局。
  石油属于产品型自然类商品。在石油资源非常丰富、产油能力可随时调整的情况下,即便石油供求失衡,也像劳动产品商品一样,会通过市场调整恢复平衡:一旦石油产量供大于求时,价格的下跌会抑制生产、刺激消费,“供”量减,“求”量增;一旦石油产量供不应求时,价格的上涨会刺激生产、抑制消费,“供”量增,“求”量减……在这个过程中,石油价格变化同样依循一般的市场供求价值规律,没任何特殊性。
但是,当石油价格持续暴跌暴涨时,便会表现出某些特殊性了。假设地球遭外星人袭击,全球经济瘫痪、油价远低于开采成本时,石油企业便会大批倒闭,石油资源便会失去商品价值。当然,现实中出现这种情况的概率极低;在目前及可预见的将来,几乎只有一种可能,即因石油资源严重短缺,产量供小于求,油价会远离其生产成本不断攀升、再攀升。现在,这高高的油价已像一把达摩克利斯剑悬在人类头顶了,使我们对未来的全球经济前景充满焦虑。形势是严峻的,但据此认为油价未来也会无限疯涨,“没有最高,只有更高”,其结论却不成立。这是因为,尽管从发展角度来讲,全球对石油的需要量年年增长,几乎是无限的,但人们的能要却是有限的,高油价也必然是会被封顶的。
  通常,人们总把“能要”理解为由货币体现的购买力,这并不错,但却很容易受蔽于复杂的金融现象,看不清问题的本质。我们已知道,劳动产品商品交换的本质是“劳动”的交换,是“力”的交换;在市场供求动态平衡的状况下,决定商品交换主体“购买力”大小的因素,归根结底是主体付出的“劳动量”、付出的“力”的大小。尽管石油可因稀缺实现高商品交换价值,并构成高市场购买力,但这种交换本身毕竟是不等劳的,也是不可持久的。这是因为,市场经济的本质要求是供求、给要平衡。如果油价攀升局面无法有效遏制,必然一面使石油不断相对增值,使石油输出国获得越来越大的购买力;一面使劳动产品商品不断相对贬值,使石油输入国拥有越来越小的购买力……如此这般,一面是全球财富不断向石油输出国集中,一面是石油输入国无力购买石油,这种给要严重失衡的局面显然是无法持久的,必将导致全球经济危机。而一旦危机爆发,众多企业倒闭,石油需求量锐减,油价不仅不能上涨,还会倒头下跌……事实已证明了这一点。2000年以来,在新兴经济体带动下,全球经济高速增长,对石油需要量翻番地增加,油价短短数年从每桶30美元一路飙升到150美元,并最终引爆了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16]。而在全球危机声中,2008年底,油价又应声跌至每桶35美元!可以断言,如果国际油价此后卷土重来,再次攀升,那么,当油价再升到每桶180-200美元[17]时,仍会窒息全球经济,油价将再次下跌…… (责任编辑:南粤论文中心)转贴于南粤论文中心: http://www.nylw.net(南粤论文中心__代写代发论文_毕业论文带写_广州职称论文代发_广州论文网)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版权声明:因本文均来自于网络,如果有版权方面侵犯,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