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争比产权更重要:再论国有经济存在理由(4)

来源:网络(WWW.NYLW.NET) 作者:李停 发表于:2011-03-09 11:20  点击:
【关健词】国有经济;私人企业;竞争;效率差异
四、成本差异情形下国有企业和私人企业Cournot竞争和福利比较 前面的研究笔者总是假定国有企业和私人企业具有相同的成本函数,企业经营没有效率差异。很多理论研究尤其是产权理论和激励理论都表明相对于非国有企业

  四、成本差异情形下国有企业和私人企业Cournot竞争和福利比较
  前面的研究笔者总是假定国有企业和私人企业具有相同的成本函数,企业经营没有效率差异。很多理论研究尤其是产权理论和激励理论都表明相对于非国有企业,国有企业的经营是非效率的,大量经验分析也证实了这点(张维迎,1996;刘小玄,2003)。下面的模型,笔者关注存在成本差异时,按社会资源配置最优原则是否还有国有企业存在的空间和理由。
  企业间的经营效率差别如何在模型中以适当的形式体现?笔者假定国有企业经营效率低于私有企业体现在经营成本上,并且主要体现在增量边际成本上。企业间成本差异同样有多种数学形式,可以是国有企业的边际成本是私人企业边际成本的某个比例加成,也可以直接在私人边际成本基础上直接加上某个数值,为方便数学推理使用后者。现假定反需求函数为简化形式p=a-Q=a-(q1+q2),当然简化是为数学处理相对简单易行,并不影响问题实质。假定私人企业2具有成本函数C2=cq2,国有企业1的成本函数是C1=(c+c)q1。c>0是企业1和企业2边际成本的差额,用以表示国有企业的经营高成本。现在重新回到国有企业追求社会福利最大化,私人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的行为假设,笔者在本部分仅考察Cournot竞争。容易得出此时企业1和企业2的反应函数分别是:
q1(q2)=a-q2-(c+c)(10)
  q2(q1)=(a-q1-c)/2(11)
  解得q1=a-c-2c,q2=c。注意到c>0,意味着当国有企业的经营效率低于非国有企业时,即便是追求完全的社会利益最大化,也不会占领整个市场,非国有经济成分这时候有存在的空间和理由。在现实经济中私人企业确实也会在某些高度国有化行业中存在,尽管比重很小。为了理解此时均衡的含义,计算出此时的社会总剩余:
  W={a+[a-(q1+q2)]}(q1+q2)-(c+c)q1-cq2=(a-c-c)2-c(12)
  为了便于比较不同情形下均衡的福利含义,笔者分别计算混合经济中国有企业和非国有企业,存在成本差异与国有企业民营化后不存在成本差异的Cournot均衡产量。同时给出相应的市场价格与各企业利润,达到均衡产量水平时社会总剩余W。为了节约篇幅,笔者以下列形式给出计算结果(见表1)。
  国有企业作为一个经济主体参与生产给社会带来的福利效应是两方面的。一方面,国有企业相比较私人企业有更强的增进社会总福利动机,这清楚地表现在国有企业社会福利最大化的反应曲线上。国有企业在给定对手产量水平后,总是选择某个产量水平刚好弥补社会最优产量,使全社会总产量始终保持在最优水平,即便是遭受自身利润损失,这可以看成国有企业参与社会产品生产对社会福利的积极影响。另一方面,由于国有企业生产效率被假定为低于私人企业,其每多生产一单位产品,从社会资源稀缺角度上讲,社会多负担了c的机会成本,这可以看成国有企业参与社会生产对社会福利的消极影响。一个顺理成章的推演逻辑也就产生了,国有企业参与社会生产对社会福利净影响是正还是负?存不存在某种情况下,企业以国有产权和私人产权进入市场对社会福利影响无差异?进一步,这种对社会福利净影响是如何受国有企业比非国有企业多承担的单位边际成本c值的变动而变动?为此,笔者最为关切表1中当企业1分别以完全追求社会福利最大化的国有企业和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私有企业进入市场,进行古诺竞争的均衡社会福利差异。为了能够对这两种情形下社会总福利的大小进行比较,需要对c做一些新的设定。企业1要提供产出,必须保证q1=a-c-2c0,即c(a-c)。笔者令c=(a-c),在注意到a>c,边际成本加成系数的范围肯定在0之间。特别说明的是,笔者这样对c的变换处理,完全是出于数学比较方便,这一点将在下面得到充分体现。笔者将存在成本差异的国有企业和私人企业古诺竞争的社会总福利(12)式改写为含有边际成本加成系数的形式:
  Wnp=(a-c-c)2-c2=(--2)(a-c)2(13)
  注意到两个完全私有化企业,在利润最大化目标下古诺竞争均衡社会总福利剩余是:
  Wpp=(a-c)2(14)
  令Wnp=Wpp,可以解得有实际意义的正数解=-1≈0.054。这就是说,当国有企业的经营的边际成本比私人企业高出a-c的5.4%左右时,国有企业完全民营化前后对社会总福利没有影响。笔者进一步考察国有企业私有化前后社会总福利的变动情况。
  W=Wnp-Wpp=(1/18--1/22)(a-c)2(15)
  福利变动与的取值有关,笔者将的变动和W的变动绘成函数图像。图1中横轴表示国有企业相比较私人企业边际成本加成程度,纵轴表示国有企业民营化前后的社会福利差异。若此社会福利差异大于0,这意味着国有企业进入市场符合经济学成本效率原则,尽管其经营效率低于非国有企业,但由于其福利最大化经营目标给社会带来的好处大于经营成本的损失,社会总体上还能从中受益。相反,如果该社会福利差异小于0,这就意味着此时国有经济成分应该完全退出市场,至少从经济学成本效益原则上如此。因为此时国有企业经营成本高的低效率损失超过因为其给社会带来的福利增进,因而整体上还是比完全私有化的社会福利要低。
  从图1中可以看出,随着国有企业相比较私人企业的成本劣势不断增加,国有企业民营化前后市场福利差异呈递减趋势,这也是很自然的事情。当0-1时,企业1以国有产权进入市场比民营化进入市场对社会更有利。当-1<时,国有企业民营化更能促进整个社会福利。特别地,当=-1时,企业1以什么样的产权形式进入市场对社会福利没有影响。笔者得到下列命题:
  命题4:在存在成本差异的古诺双寡头博弈中,追求社会福利最大化的国有企业进入市场对社会福利的净影响取决于其与私人企业生产效率的差异程度。如果0-1时,国有企业留在市场对社会福利总体上是增进的;如果-1<1/2时,国有企业民营化更能促进社会福利提高。
  从上述命题中能得到什么呢? 首先,即便是承认国有企业因为这样或者那样的原因比私人企业经营成本高,是否就意味着需要对国有企业完全的私有化?上述研究表明只要国有企业生产成本高导致的效率损失不超过因为国有企业追求的社会福利最大化过程中的福利增进,国有企业仍有存在的空间和理由。当然,笔者得出这样的判断不是基于意识形态意义上的考虑,仅仅是从经济学最基本的成本效率原则推演得出。因此,国有企业经营低效率并不是国有企业退出市场的充分条件,对国有企业完全意义上的私有化也并不意味着社会福利的增进。再者,低效率经营的国有企业留在市场对社会福利是“双刃剑”,既有增进社会福利的一面,也有恶化社会福利的一面。国企改革中不能片面强调其中一个因素。既不能因为国有企业经营低效率而盲目私有化,也不能因为国有企业的存在提高社会福利而不论其经营效率有多么低下都反对国有企业进行产权多元化改革。基于同样的道理,国有企业关注社会福利不能成为其永远留在市场上的理由。因此,对国有企业改革应该把重点放在调整国有企业布局上,使国有企业从竞争性行业逐步退出,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是持续改革的内在要求。 (责任编辑:南粤论文中心)转贴于南粤论文中心: http://www.nylw.net(南粤论文中心__代写代发论文_毕业论文带写_广州职称论文代发_广州论文网)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版权声明:因本文均来自于网络,如果有版权方面侵犯,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