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统计素养的培养(2)

来源:南粤论文中心 作者:李 俊 发表于:2010-02-22 10:07  点击:
【关健词】数学素养;统计素养;标准差教学
一些论及统计素养的学术文献也指出,具备课程标准或教学大纲中要求的基本知识和基 本技能当然应该是有基本素养的表现,但是,一个人的统计素养还应表现在其观念、基于数据 的思考习惯和态度等等方面[91,比如,Iddo

一些论及统计素养的学术文献也指出,具备课程标准或教学大纲中要求的基本知识和基 本技能当然应该是有基本素养的表现,但是,一个人的统计素养还应表现在其观念、基于数据 的思考习惯和态度等等方面[“91,比如,Iddo  Gal教授认为统计素养可以分为知识和情感态度 两大方面,在知识方面,又可分为读写技能、统计学知识、数学知识、背景知识、质疑技能归J51。 给我们的启示是:统计素养的表现还与其他因素有关,如相关的背景知识、数学知识等。
我们在谈论基本统计素养时需要针对具体的主体,是结束九年义务教育的初中毕业生,还 是一个结束十二年基础教育的高中毕业生,或是像记者这样从事具体行业的工作者,还是一个 有文化的公民。对各个人群统计素养的要求应当有层次之分,但对同一人群的要求也应随着
社会与教育的发展而发展。Jane   Watson教授认为对于每个教学内容,培养基本统计素养大致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的要求:第一是理解基本术语,第二是在社会问题背景中理解术语,第三是 能够对没有恰当说理的统计论断提出质疑L9J蚺。她的观点其实反映的是书本知识、实践背景 下使用书本知识、对不正确的使用能够提出质疑这样由低到高的三个层次。比如平均数这个 媒体中使用得最多、学生最早学习的统计量,知道可以用平均数来概括一组数据并会计算它, 这只是达到了第一层次的要求。在论“个”出售西瓜给瓜定一个统一价格时,能够先测量一部 分西瓜的重量,再取它们的平均数作为同级别西瓜重量的代表来定价则达到了第二层次的要 求。看到最新统计数据“北京每十户居民就有一户除了现有住房外还拥有其他住房,北京人均 住房建筑面积为25.9平方米”这样的新闻报道后能够清醒地指出:这些被“人均”后的数据虽 然喜人,却没有太大实际意义,我们不能得出“北京城市居民富有,没有住房之忧”的结论,这方 才是平均数理解已达到第三层次的表现。
综上所述,对基本统计素养的内涵,我们已经获得以下认识:(1)统计素养不仅由知识技能 组成,还包括知识之间的联系、基本活动经验、基本思想方法、问题解决能力、质疑的意识和技 能、情感和态度等方面;(2)除了统计,还应包括对概率的要求;(3)统计素养的培养或表现,与 相关的读写能力、数学知识素养、对背景知识的了解等有关;(4)统计素养是有层次之分的,自 觉而清醒地使用统计是最高境界。
根据上述思考,笔者提出如图1之模型,表示生成统计素养的元素和影响统计素养表现的 因素,其中,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方法、基本活动经验、问题解决能力、质疑的意识和 技能、情感和态度都用射入箭头与“统计素养”联系起来,虽然这七个元素都为单列,但是很显 然它们密切相关,比如基本思想方法的形成基础是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活动经验。具有 良好统计素养的人对归纳或统计推断得出的结论不会轻信,要看它是怎么得到的,实验的设计 是否科学,处理数据是否使用了正确的统计方法并附有结果的误差界限,只有严格符合这些规 范,得出的结果才可信。这种敏感、批判的眼光既要有基本知识作基础,也离不开对他人的论 理具备不盲从的“职业”习惯和类似的活动经验。将生成元素分离为的只是更好地认识统计素 养,指导统计教育。
图1   生成统计素养的元素和影响统计素养表现的因素(示意图)

图l中“统计素养”下方有很多箭头,表示的是统计素养的发挥,拦截的横线表示影响统计 素养表现的因素,这里罗列了读写能力、数学知识、背景知识这三项。当解决某个问题不受这些影响因素影响时,统计素养的发挥就不受影响,用一样的实线表示,若学生因阅渎困难而影 响统计素养的正常发挥,那么穿过横线的直线就由实线变成了虚线,表示受到了影响。
虽然不同国家不同时代和从事不同行业工作的人所必需的统计素养不完全相同,但是从 统计学及其应用来看,应该还是有一些共同的基本的知识、技能与经验是人们普遍需要的。那 么具体地,人们认为哪些方面的具体表现更能够反映一个人的统计素养呢?下面这几个研究 对拥有统计素养者应具备的“基本功”作了更具体的阐述。
Jerry Moreno教授在1998年的第五届统计学教学国际大会上提出公民应该具备以下基本 的统计素养00J:(1)用统计说理;(2)理解统计图;(3)了解为何要进行基本的统计提炼处理;
。(4)会设计一个实验、_个观察性研究、一个调查或一个民意调查;(5)明白统计不证明任何事 情;(6)理解不确定性与概率的概念(包括风险分析);(7)能辨认出报纸文章标题所传达的错误 信息;(8)了解像“多大算大?”这样的有关统计假设检验的问题。他称此培训计划为“公民统计
101计划”。在2002年的第六届统计学教学国际大会上,他继续宣传他的这个计划,并补充了 “了解各种统计指数”这一要求,另外,他还给出了一套试题,用以考察公民在这些方面的素 养[11],
Jessica Utts教授在第六届统计学教学国际大会演讲中从人们对统计常有的误解出发,开 列了以下七个教育专题:(1)何时可以称两个量之间是因与果的关系,何时不可以;(2)统计上 的显著与实际中的重要性之间的区别;(3)“没有效果”或“没有差异”的结论与没有统计上的显 著效果或显著差异的结论之间的区别;(4)设计调查或设计实验中容易出现的失误,如调查的 问题问得不好、在志愿者中调查等等;(5)了解巧合和看来极不可能发生的事件其实并不一定 罕见;(6)懂得一种势头在时间长河中却可能只是周而复始变化中的一段而已;(7)理解变异是 天然存在的,处在“正常”范围与处在“平均”值附近不是一回事。她认为,一个有相当统计素养 的公民应该要具备以上这些分辨能力¨2|。(责任编辑:南粤论文中心)转贴于南粤论文中心: http://www.nylw.net(代写代发论文_毕业论文带写_广州职称论文代发_广州论文网)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版权声明:因本文均来自于网络,如果有版权方面侵犯,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