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范畴的渗透与跨越(3)

来源:网络(转载) 作者:邓心强 发表于:2012-07-31 16:34  点击:
【关健词】象;渗透;跨越
方其搦翰,气倍辞前;暨乎篇成,半折心始。(《神思》) 岂非自然之恒资,才气之大略哉!(《体性》) 这些都是从主体气质个性、才华情感角度出发,来论诗人如何创作出不同风貌的作品。 就文艺而言,正是因气成象,

  方其搦翰,气倍辞前;暨乎篇成,半折心始。(《神思》)
  岂非自然之恒资,才气之大略哉!(《体性》)
  这些都是从主体气质个性、才华情感角度出发,来论诗人如何创作出不同风貌的作品。
  就文艺而言,正是因“气”成“象”,则“象”为“兴象”,描绘成具体形象和意象,作品自然呈现出雄浑、峥嵘的整体风貌,远非乏力无奇之作可与媲美,这种作品属超拔豪迈的凌云健笔,有感荡心灵且耐人寻味的艺术力量,读者接受起来自然以之作为佳作的评价标准。如:
  秦、汉以前,其气浑然。迨乎司马迁、相如、董生、扬雄、刘向之徒,犹所谓杰然者也。至后汉、曹魏,气象萎尔。(李汉《昌黎先生集序》)
  其以“气象”区分不同朝代的文风,显然关乎文章的神气与风貌。而宋代严羽则直接把“气象”当做对作品创作风貌的辨识标准。他将“气象”列为诗之五法之一,其《沧浪诗话》云:“诗之法有五,曰体制、曰气象、曰格力、曰兴趣、曰音节。”在该著中他数次论及“气象”,明确将其看作时代特征和诗歌个性特征的融合,并以此作为区分不同时代、不同作家风格的标准。
  而从文学接受来看,“气象”论要求诗歌形象完整,给人浑成之美。宋人论诗强调“气象欲其浑成”,不仅注重篇法,而且否定局部字句上的雕琢而忽视全诗整体意境的构成。严羽更是以浑然天成的汉魏古诗为楷模。其《沧浪诗话》曰:
  汉魏古诗,气象混沌,难以句摘。晋以还方有佳句,如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谢灵运“池塘生春草”之类,谢所以不及陶,康乐之诗精工,渊明之诗质而自然耳。建安之作全在气象,不可寻枝摘叶。灵运之诗,已是彻尾对句矣,是以不及建安也。
  这里以“气象混沌”评定汉魏古诗与建安诗歌,是对那种浑然一体、具有整体之美的诗风的欣赏与推崇。其对谢灵运诗删削意见的看法,也是以“意象”是否游离、文章气脉是否贯通、全诗是否浑然一体为原则的。自宋代严羽之后批评界以“气象”论诗比比皆是。如元代陈绎曾《诗谱》谓:“古乐府浑然有大篇气象,六朝诸人语绝气不绝。”论辞求气,亦是以汉魏古诗为楷模。明代胡应麟在《诗薮》中则曰:“盛唐气象浑成”,[14]许学夷则说:“盛唐浑然活泼,而气象风格自在。”(《诗源辨体》)都是着眼于诗歌整体美而言的。不仅如此,气象论还要求诗作情理的表现含蓄蕴藉,具有沉厚之美,而所谓“沉厚指寓情理于形象,使诗意不浅不露,耐人寻味。”[12](38)姜夔曾曰:“气象欲其浑厚,其失也俗。”(《白石诗话》)可见,自宋以后谈论诗歌创作每每论及“气象”,则要求诗歌意象博大壮观,具有宏阔之美。
  中国古代“气象”子范畴渗透到创作和作品两大层面,反映出古人重视“气”在作品中的贯通,认识到主体内在之“气”与外在之“象”的完美结合,“气”是“象”的生命与统帅,“象”是“气”的载体与展现,二者相得益彰,共同成为中国古代论诗的重要审美标准。
  二、跨越作品与接受层面:“境象”与“意境”
  1.“境象”
  “境象”有时又简称“境”,或称“诗境”,它是“象”范畴在唐代的重要嬗变。这一子范畴的形成与“象外之象”极为密切。最初由王昌龄将“境”作为美学范畴使用,其《诗式》多处论及:
  处身于境,视境于心。……了然境象,故得形似。
  搜求于象,心入于境,神会于物,因心而得。
  这里率先把“境”“象”对举或连用。并且他还把“境”分为物境、情境和意境三类。后来皎然提出“取境”说,刘禹锡提出“境生于象外”,都认为“象外”生发诗“境”,诗之“境象”也就由此萌生。
  当然,文艺创作由最初“取象”到后来“取境”或“以象造境”,不惟唐代批评家的理论总结,南朝谢赫率先提出“取之象外”说,佛僧们的“象外”之谈等,也极大地促进了人们对诗歌“境象”的不懈追求。虽然“取境”说偏重于创作层面,然“境”之魅力何以领悟,诗歌的美感何以实现,这又必须依靠读者去想象和再创造。创作必须突破有限的、单一的、具体的“象”而追求一种无限的、整体的“象”(空间,即境象),这直接导引读者去感受“象外”的整个“虚空”,去领略“象”所暗示、象征出的无限意蕴。因为“境象”的营造是虚实的结合,这体现了艺术形象有限与无限的统一,艺术创造和艺术欣赏的统一。
  中国古代艺术家历来都非常重视读者联想、想象在欣赏品鉴中的重要作用。这也可看作从读者接受层面论“象外”、“境象”。如况周颐云:
  读词之法,取前人名句意境绝佳者,将此意境缔构于吾想望中。然后澄思渺虑,以吾身入乎其中而涵泳玩索之。吾性灵与相浃而俱化,乃真实为吾有而外物不能夺。[15]
  其谓“想望”,“澄思”云云,即是指联想与想象,这是对接受者调动能动性去领悟诗美的强调。唯有读者寻“象”联想,展开思索,方可真正理解古人的“名句意境”。
  诗僧皎然曾力举“诗境”的创造,不仅关乎创作也联系着作品接受。他认为“诗境”会超越文字表层意蕴,由“象”到“象外”,由“文”到“文外”,引发读者的不尽联想,从而产生“文外之旨”。其《诗式》中所谓“情在言外,旨冥句中”,“两重意以上,皆文外之旨”,“但见情性,不睹文字”等论述,均是对“诗境”特征的概括。这对读者品鉴诗歌有何功效呢?成功的诗境必然使读者在言、象、意三大层面中得象忘言,得意忘象,最终不睹文字,去品味文外之重旨与不尽之意趣。(责任编辑:南粤论文中心)转贴于南粤论文中心: http://www.nylw.net(南粤论文中心__代写代发论文_毕业论文带写_广州职称论文代发_广州论文网)
顶一下
(3)
100%
踩一下
(0)
0%


版权声明:因本文均来自于网络,如果有版权方面侵犯,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