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学术鸡肋 "到“学 术新宠 ”:台湾平埔族研究的回顾与反思(3)

来源:南粤论文中心 作者:周典恩 发表于:2010-03-07 16:07  点击:
【关健词】台湾;平埔族;学术回顾
书写平埔族史是近年来学者的研究旨趣,且 取得了可观成果。潘英的《台湾平埔族史》可谓是 第一本完整的平埔族史著作。该书从平埔族的源 流、分类与原居地说起,重点阐述荷据、明郑、清领 各个时期平埔族的遭遇,迁

书写平埔族史是近年来学者的研究旨趣,且 取得了可观成果。潘英的《台湾平埔族史》可谓是 第一本完整的平埔族史著作。该书从平埔族的源 流、分类与原居地说起,重点阐述荷据、明郑、清领 各个时期平埔族的遭遇,迁徙情形及其传统文化, 最后依县市别,自南而北介绍寻找平埔族后裔的 资料及方法。【173台湾省文献委员会组织詹素娟、张 素玢、梁志辉、钟幼兰、潘英海、林清财等平埔族研
究知名专家,分工协作,分别按照北、中、南、东四
个方位撰写台湾平埔族史。这四部平埔族史的撰
写策略各有不同:詹素娟、张素玢的《北台湾平埔 族史》是依地域与族群之间的关系而展开;梁志 辉、钟幼兰的《中台湾平埔族群史》是采取了以时 间为轴的论述方式;潘英海、林清财的《南台湾平 埔族史》是以事件为轴,时间与地域为经纬;林清 财、詹素娟、潘英海的《东台湾平埔族史》是将平埔 族的东迁放在族群迁移与族群互动的关系脉络, 以及开山抚番与通商口岸的时代背景下进行陈 述。[18】
(二)呈现跨学科的多样风貌 平埔族研究原来多以人类学者和考古学者为
主,但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历史学者、地理学 者、语言学者、宗教学者甚至民族音乐学者也都开 始积极投身于平埔族研究之中,使其呈现跨学科 的多样风貌。不同学科领域的学者由其自身专业 特长出发研究平埔族,往往能得出新颖的见解。 例如,地理学者施添福利用历史地理学知识,对前 人所谓的“土牛者,乃因堆土成垒,其外形有如卧 牛之状;红线者,乃因垒砖为壁,其色状有如带有
赤红而称之”产生质疑,“不必说是明郑,即使到了
清代康熙年间,台湾一直都相当缺乏建筑材料,连 县、厅衙署都仅能使用木、竹、土甚至茅草作为建 材,那能奢侈到大量使用红砖构筑番界呢?”他认 为红线是“用红色在拟存档的图册中画线,以表示 番界经过之处”。L1引音乐学者吴荣顺从民族音乐 学的角度切入,发现台南四大社与高雄大武垅社 属于同一个音乐族谱系统,都是所谓的西拉雅族 音乐圈,而屏东的加蚋埔则迥然不同,应自成体 系。【9’再如,语言学者李壬癸根据日本学者浅井惠 伦留下的噶玛兰方言与哆哕美远田野笔记等语言
资料,对台湾北部平埔族的分类提出令人耳目一
新的观点。Ⅲ1 (三)研究取向更为细致 自20世纪70年代张光直推动“浊大计划”以
来,台湾学界逐渐兴起区域研究热潮。20世纪80 年代台湾高等院校与研究机构研究生毕业论文的 选题趋向便已显其端倪。近年来平埔族研究向细 部深人发展的趋势日益明显,研究者往往只选取 某个地区、某个族群、某个族社,甚至于以某个家 族为研究对象。例如,施添福以竹堑地区为例,探
讨清代土地拓垦过程中“垦区庄”的设立与演变,
土牛沟的位置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张隆志以 台中地区的巴宰族为研究个案,详尽地梳理了巴宰族的社群分布、部落组织、经济文化、宗教信仰
以及在土地拓垦中与汉人的互动关系、族社衰微 的原因,呈现了一个完整的族群变迁史;洪丽完对 拍瀑拉族沙辘社的社会历史与祭祀公业进行深入 细致的研究;日本学者铃木满男则以埔里盆地埔 里社后裔黄望家族为个案,探讨埔里地区自清代、 日据到战后的发展与变迁过程。【211区域研究虽有
助于深人而细致地对平埔族课题进行探讨,但研
究者因受时空的局限,往往不能顾及不同区域间 的差异性,容易得出以偏概全的观点。
(四)注重理论提炼
长期以来,在历史特殊论的影响下,学界的平 埔族研究亦如其高山族研究一样,特别注重资料 的收集与民族志的书写,而对于理论上与方法论 上的探讨向来有所忽略。20世纪80年代以后,这 种状况发生了变化,平埔族研究者开始注重理论 上和概念上的创新。例如,在番汉关系研究中,平 埔族的汉化是主要的解释基调,然而,潘英海却创 造性地提出“文化合成”这一全新的概念。他认 为,“甲”与“乙”两个族群在文化接触过程中所形 成的“丙”文化,是一个全新完整的文化自主体, “丙”文化既不是“甲”文化,也不是“乙”文化。 “丙”文化的形成是一个“在地化”的历程,“地方” 是文化接触的土壤,不同族群的文化接触都在不 同的“地方”在地化了;再如,鲍梅丽(Melissa Brown)在南部头社的人类学研究中,企图整合诠 释学与进化论两种理论,以自然淘汰(natural      se.
1ection)、社会淘汰(social selection)和文化淘汰 (cultural selection)三个机制,以及在自然淘汰机
制下直接选择与间接选择的淘汰过程,说明汉人
与西拉雅人的互动关系与文化接触现象;【llJ此外, 像钟幼兰的族群互动圈理论、施添福的历史地理
论、柯志明的国衫族群/地权、邵式伯的国家理性
管理说都在学界造成一定的影响。
值得特别一提的是,20世纪80年代以后,从 事平埔族研究的主要是台湾学者,岛外的研究者 甚少,其中比较著名的有日本学者清水纯、土田 滋,美国学者邵式柏(Shepherd)、鲍梅丽(Melissa Brown)等。中国大陆,长期以来平埔族研究几乎 是一片空白,只是近几年来才偶有个别学者开始 关注。

四、反思与展望 纵观百余年的平埔族研究史,我们可以发现,
平埔族研究虽早在日本占领台湾时期就已开创,
但一直只是作为高山族研究或汉人移民开发史研
究的附庸,以致于被喻为学术的“鸡肋”。至于20 世纪80年代以来,平埔族研究为何会出人意料地 在台湾社会热络起来,笔者认为,这可能与台湾的 社会政治背景有所关联。
20世纪70年代,国际形势的变化使得国民党 在台湾的威权统治和强制认同“中华民国”的民族 主义失去权威。台湾“本省人”开始发动“反对运 动”,特别是1986年民进党成立后,一场以“本土 化”与“台湾化”为主题的政治运动,夹杂着民主意 识与分离主义意识席卷台湾社会。而“本省人”的 “反对运动”及其“住民自决”口号,又使正在兴起 的台湾少数民族运动受到了启发。谁是台湾的 “住民”?对于少数民族而言,他们认为自己是台 湾最早的“住民”,是“原住民”。t22]平埔族虽早已 丧失其文化特征,但所谓的“平埔族后裔”在大众 媒体和有关机构的支持下,也如火如荼地开展“复 名运动”、“寻根运动”、“重建平埔族历史文化”等 活动。(责任编辑:南粤论文中心)转贴于南粤论文中心: http://www.nylw.net(南粤论文中心__代写代发论文_毕业论文带写_广州职称论文代发_广州论文网)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版权声明:因本文均来自于网络,如果有版权方面侵犯,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