弥尔顿集诗人、雄辩家、革命家、思想家、神学家等多重角色为一身。他的英雄诗歌三部曲《失乐园》《复乐园》和《斗士参孙》(虽为诗剧,但也具有史诗特征)为他赢得“世界上最伟大的史诗诗人之一”的伟名;其短诗涉及到英语诗歌的几乎所有体裁:抒情诗、歌剧、田园诗、悼亡诗、十四行诗,等等;其有关政治、教育、婚姻、出版等方面的散文论辩因雄辩和深刻的革命思想而成为英国人文、社会学科里重要的历史文献。与他在这些领域里的贡献相比,弥尔顿的神学成就位列其后,修斯(Merritt Y. Hughes)也因此称弥尔顿为“业余神学家”。[1]但尽管如此,弥尔顿的两卷本、共五十个章节的神学著作《基督教教义》(以下简称《教义》),①尤其是其中激进的神学观点和贯穿他创作始终的宗教思想,充分标示出其神学家和神学思想改革家的地位。
《教义》是弥尔顿毕生研读《圣经》的产物。但在这部神学著作完成之后,英国的局势愈加紧张和暗淡,该著所交付的出版商屡屡遭到警告;后来,著作在几易人手之后不但没能发表,而且最终随着作者的辞世而消失。据记载,该著的手稿由威廉森(Sir Joseph Williamson)谨慎地收藏了起来。1823年,莱蒙(Robert Lemon)在“国家文件办公室”的一个旧壁柜里发现了著作的原稿。1825年,萨姆纳(Bishop Charles Sumner)将它译成英文,并和拉丁原文一起发表。但一直到20世纪三、四十年代,尤其在休厄尔(Arthur Sewell)出版他的专著《弥尔顿<教义>的研究》(A Study of Milton’s Christian Doctrine)之后,《教义》才开始引起国外学者的广泛关注。但由于《教义》的内容晦涩,其中来自《圣经》的引语繁杂,又很分散,观点似乎相关却不直接相联,因此,《教义》本身没能如作者的其他作品那样受到研究者的青睐。有限的研究大多围绕《教义》中宗教思想的出处及作者权的问题。后者尤其引发学者持久的研究兴趣,主教伯吉斯(Thomas Burgess)于1829年首次提出质疑,之后,亨特(William B. Hunter)和利布(Michael Lieb)也曾怀疑著作权是否属于弥尔顿。但更多的学者从作者的神学著作与诗作之间词语的重复、风格的一致、思想观念的契合等多方面进行科学的论证和考究,如休厄尔(Arthur Swell)、凯利(Maurice Kelley)、肖克罗斯(John Shawcross)、莱瓦尔斯基(Barbara K. Lewalski)、希尔(Christopher Hill)、安斯沃思(David Ainsworth)等。最终,国外学界一致将《教义》视为弥尔顿的经典作品之一。在中国,弥尔顿在英国革命史和文学史上的声望并不为人陌生,但《教义》却鲜为人知。
收稿日期:2012?10?15;修回日期:2013?01?07
作者简介:吴玲英(1967 ?),女,湖南慈利人,中南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湖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弥尔顿与西方史诗传统.
一
弥尔顿在《教义》里系统地阐释了他的神学思想,而他的神学思想又在很大程度上艺术地呈现在他的英雄诗歌三部曲中。换言之,弥尔顿的《教义》和三部曲是“两种截然不同方式下的同一套基本的语料”,[2]所以,了解弥尔顿的神学思想是正确诠释他的创作,尤其是其英雄诗歌三部曲的基础。然而,弥尔顿的神学思想比较复杂,难以把握,它既根源于以奥古斯丁为代表的主流基督教神学,又深受欧洲宗教改革运动、英国清教革命和弥尔顿个人经历的影响,由此形成了许多独特的观点,至今在学界仍存争议。弥尔顿自己也承认,《教义》中的“很多观点与基督教的传统思想相悖”。(WJM, XIV,14)
就“三位一体”而言,基督教正统教义认为,上帝有“圣父、圣子、圣灵”三个不同的位格,但他们不是三个而是一个上帝,在本质上是一体的,这便是正统教义里的“三位一体”。“三位一体”是基督教神学的核心,圣·杰罗姆(St. Jerome)称之为“三位一体之神秘”。其中“圣灵”的神秘主要在于,由于《圣经》没有阐明“圣灵”是否和“圣子”一样是被产生或被创造的,也没有提供任何信息明确论述“圣灵”的本质、它的起源以及存在的形式,因此,“在宗教改革之前,神学界一直忽视或避而不谈‘圣灵’”,[3]即使是宣扬“神启和救恩论”的圣·阿奎那(St. Thomas Aquinas),也只字不提“圣灵”。
在16世纪和17世纪席卷几乎整个欧洲的宗教改革中,尤其是从17世纪初开始,以加尔文思想(Calvinism)为主导的英国神学观念慢慢失去对人们的控制,并逐渐让位于阿明尼乌主义(Arminianism),教会体制的权威和中心地位被打破,《圣经》不再是少数人阅读和解释的特权。同时,此时越来越占据主导地位的人文主义思想鼓励大家独立思考、自行阅读和自由诠释《圣经》,个体的精神得到尊重。人们开始关注“圣灵”,并相信它是基督教信仰的中心。弥尔顿的时代提倡“我认为、我感觉”的个人经验,于是,伊拉斯谟(Desiderius Erasmus)曾抱怨的“‘圣灵’的自由”在17世纪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充分体现。而弥尔顿“反三位一体”宗教观中关于“圣灵”的神学诠释正是“自由”和“个性化”的典型代表。 “圣灵”的本质和“圣子”的身份一样是弥尔顿毕生研究和探讨的主题。但弥尔顿在他的神学著作和诗歌作品中都始终坚持,“精神”(the Spirit)②一词比“圣灵”(the Holy Spirit)更为准确。因此,把握“精神”是理解弥尔顿思想的关键,而“精神”几乎贯穿弥尔顿的所有主要作品,尤其是贯穿弥尔顿的神学著作《教义》和英雄诗歌三部曲《失乐园》《复乐园》及《斗士参孙》的主线。根据《弥尔顿集哥伦比亚索引》,[4]“精神”是弥尔顿作品中出现频率最高的词语之一。就词语所占的页面篇幅而言,弥尔顿作品中排在前几位的关键词分别为“上帝”(Vol. 1759? 800) 、“教堂”(280?94)、“耶稣”(255?68)、“天堂”(863?73)、“精神”(1851?59)、“自由”(1138?47)、“罪孽”(1798?1806)和“信仰”(638?45)③。就术语本身的复杂性和包容性而言,“精神”远远超过其他关键 词。而就弥尔顿对术语的解释来说,“精神”的含义最为丰富。 (责任编辑:南粤论文中心)转贴于南粤论文中心: http://www.nylw.net(南粤论文中心__代写代发论文_毕业论文带写_广州职称论文代发_广州论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