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象空间结构与文学功能(4)

来源:网络(转载) 作者:甘玲 发表于:2012-07-27 11:56  点击:
【关健词】空间结构;物质性;经验空间;文学功能;文学空间
每个意象本身的空间特征是固定的,意是意象空间附属的感觉特征和文化意义,物化的知觉空间只是载体和媒介。意象都带有比普通词语更为丰富的感觉。文本内的意象群中,各个意象的物化空间可以是多种多样的,但是它们

  每个意象本身的空间特征是固定的,“意”是意象空间附属的感觉特征和文化意义,物化的知觉空间只是载体和媒介。意象都带有比普通词语更为丰富的感觉。文本内的意象群中,各个意象的物化空间可以是多种多样的,但是它们的总体感觉特征必须是一致的、相互映衬和烘托的关系。意象空间一旦存在,其感觉特征就会约束和限制文本。感觉的丰满、溢出与弥漫是文学空间的一大特点,意象可以凭借“复现”这种方式来构成意象群,让感觉不断累积乃至溢出空间。意象内部凭借通感而形成,意象与意象之间也应具有通感功能。意象在物化知觉空间的具体可感的形象之上牢固地粘附上各种知觉,如触觉、听觉、视觉等感觉特征。尽管意象与意象之间表现的具体可感的形象不同,但是只要有一种知觉相同,就可以轻易地联系起来形成“复现”,联想规律的形成也基于此原因。因此,意象链成为文学文本感觉与感情形成的重要原因。
  作为图解式的心象,意象的视觉化趋势使得文学文本产生诗画倾向。诗画倾向也是文学文本区别于其他文本的重大特征。意象的参与使得文学文本产生视觉化的空间艺术效果,形成“一幅幅以文字构成的图像的有意味的缀合”〔7〕。这一点突出地体现在古代诗词歌赋之中。如马致远的名句“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就将类似感觉色彩的意象密集并置,以营造出意象空间,使每一位读者如同身处一幅与旅途相关的图画中。随着意象群在图画中的共现,文学文本的空间伸展能力加强,诗画倾向更明显,感染力也随之加强。在文本的空间视觉化过程当中,解决文字线性对于空间感的破坏是一个很大的难题。文学空间必须利用文字的线性而成为流动的空间,成为呈现完整事件的容纳场所。文学空间的线性流动构成方式区别于图画的共时视觉空间,它努力把历时的一切都压缩在一层空间之内。从这种意义来说,意象具有反时间的特征,是经验与记忆的现象在文字学意义上的集合体,相对其他意象和文学因素而言是独立的单元,甚至对于文学空间本身来说也是独立的。如果从传承的历史经验来说,意象是在文学文本之外形成的,可以在任意的文本当中嵌入,它的存在标示着文本之外的意义在此间展开。尽管意象的空间性有反时间的特点,但它对于文学空间的延展却是非常有利的。历史的意义从不可见变为可见,文本以一种反时间的方式来反映时间。
  意象的文化意义生产功能把民族共同经验还原为空间物质形象与感觉特征,经过选择再传输到文本中的意象空间进行两重空间的压缩与融合,这个过程是文化意义在现实文本中的重置和安放,而且可进一步理解为是历史与现实混合后产生的新意义和新精神。意象带有能动性,是文本中最具生产力的文学因素之一。意象的能动性把感觉特征和知觉形象分布于文学文本之中,而且因为意象对于意义的生产力是超越文本的,所以文学空间能够成为一个开放状态的空间。意象利用了文字符号形体的空间形象而延伸到知觉空间,所以它的空间本质属于语言,但是它又交叉存在于语言和知觉两个层面中,而且作为“模糊的幻想”可以渗透进人的感知,常常使人忘却其语言空间的本质。因为意象不同寻常的空间性,它在文学文本、意义与经验之间构筑了特别的联系,因此构筑起了文学空间的深层意义。
  参考文献:
  〔1〕爱德华?W?苏贾.后现代地理学〔M〕.王文斌,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4,2.
  〔2〕莫里斯?梅洛-庞蔕.知觉现象学〔M〕.姜志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300.
  〔3〕高友工,梅祖麟.唐诗的魅力〔M〕.李世耀,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3.
  〔4〕马里奥?J?瓦尔德斯.诗意的诠释学〔M〕.史惠风,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68.
  〔5〕伯特兰?罗素.心的分析〔M〕.贾可春,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133.
  〔6〕马丁?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M〕.陈嘉映,王庆节,译.北京:三联书店,2006:128.
  〔7〕葛兆光.汉字的魔方——中国古典诗歌语言学札记〔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135.

(责任编辑:南粤论文中心)转贴于南粤论文中心: http://www.nylw.net(南粤论文中心__代写代发论文_毕业论文带写_广州职称论文代发_广州论文网)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版权声明:因本文均来自于网络,如果有版权方面侵犯,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