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的语言形式带来的感觉与事物本身的感觉特征之间能产生通感,这是意象空间化和传输功能形成的重要原因,是空间沟通的重要手段。意象采用语言物质空间化方法突破了文本与感觉之间的障碍,将感觉附着在意象的空间
词语的语言形式带来的感觉与事物本身的感觉特征之间能产生通感,这是意象空间化和传输功能形成的重要原因,是空间沟通的重要手段。意象采用语言物质空间化方法突破了文本与感觉之间的障碍,将感觉附着在意象的空间之中。复杂意象,比如反映一个事件的意象,它内部空间的组织方式会受到事件现象投射在感觉器官上的先后次序的影响,反映在词语的语言形式上是语序的 颠倒。
二、意象空间的文化意义生产功能 意象的文化意义生产功能也是构成其空间性的重要特征。文化意义通常以历史集体经验的形式贯穿在语言之中,但仅仅从存在论的角度来看待意象的功能又是不够的。意象除了是容纳文化意义、个人知觉的场所之外,还带有很强的能动性,它对文化意义具备生产和选择的功能。作为一种观念形态,意象的功能不仅限于语言与文本的层面,还具有超文本的价值。
文化意义和意象发生关联之后,包含其中的集体经验或者集体意识将成为语言的所指和语言的色彩,并附着在意象当中。这是一个长期的形成过程,必须要在大量的相同语境之中用相类似的语言色彩反复地强加于某个词语之上,意象才能真正产生,否则如果意象带有的某种色彩或意义褪色了,或者色彩与意义与意象之间失去了联系,那么意象将被还原为普通词语。意象产生之后,首先体现出来的就是对文化意义的传输功能。传输并不只是管道式的连接,而是建立在异位空间上的重合。所谓异位空间,是因为时空关系的发展而造成的文化断裂层。越到现代,异位性越明显,现代性催生出错位空间。异位空间丧失时间持续性,意象二元空间在重叠之时必然会出现文化意义的扭曲和冲突。由于现实认识与历史集体意识这双重空间具有极大差异,因此在创作过程中以及阅读者的接受过程中,现实的认识空间对于文本所能起到的作用更为重要。因为个人经验的局限,创作者只能从现实空间来选用意象。但是意象成形之后,“个人记忆与缠入了历史的集体记忆不能互相区分”〔4〕。在意象中现实与历史接界,空间的物质性变成了一种“模糊的幻想”,去除了纯粹的思维过程及其表征。意象成为空间的实践场来实现现实与历史的整合,这个过程主要依靠创作者的认知和知觉来完成。随着文学文本形式的不断发展,新的主题、表达方法与新思想的涌现对意象的影响非常大,意象内部的知觉与经验的分布也将产生不同的变化。历史经验在重置过程中,由于现实世界对于历史经验的屏蔽和过滤作用,使意象包含的图像与知觉的信息并不能完全地输送到创作者的内在世界中。
空间的转移和历史的异位意味着信息量的错失,意象把异位的空间重叠起来的过程意味着相对遗忘和相互妥协。在文学文本当中,意象的使命是营造感觉,所以相同的感觉特征和情感特征是历史与现实之间产生联系的重要标准。意象是“感觉的复制品”,是对“进入感觉的简单性质的‘复制’,尽管并不总是对这些东西由之结合在一起的方式的‘复制’”〔5〕。只要有相同或者类似的感觉与感情,历史与现实两重空间就有重新整合的可能。至于历史集体经验中与此类感觉无关的其他部分都会被淡化甚至于被忽略,其他细节都不再重要,只剩下携带感觉的心象在文学文本之中以形象的方式出现。普通词汇对于文化意义的传承是通过概念意义的延续来进行的,而意象体现历史的文化意义最终一定要落实到感觉与情感上,必须通过文本的感觉特征来选择历史的集体意识,也可以说集体意识在作者“模糊的幻想”中只剩下了一个带有强烈感情特征的形象外壳。意象文化意义的生成依赖于感觉的承认,在意象构成的文化氛围中,文化意义实际上只是以强烈的感情色彩这种现象存在;或者说,在文学文本之中,意象把文化意义变成了一种从历史中抽取出来的感觉,再附着于创作者知觉中产生的现实世界图像之上。这就形成了一种结构复杂、意义深邃的空间形象和特殊的空间文化 意义。
从意象生成文化意义的过程来看,这一切是在文本之外进行的,发生在创作者预设的知觉世界当中,有他个人的知识经验在参与。个人经验具有不可复制性,这对于集体经验会有一定程度上的扭曲,但这种作用是比较微小的。如果扭曲过度,意象内部发生空间的断层,意象将丧失其历史证据,成为作者个人意识中漂浮的晦涩难懂的词语。之所以意象使用可以历久弥新,也是因为个人心灵的不可复制性赋予意象某种程度上的新鲜感,而且个人经验对于历史经验的审视常常可以从一种全新的角度来进行,所以意象在不同的个人语境当中会焕发出不同的光彩。
三、意象空间化的文学意义
在文学文本当中,作为观念性的经验空间与物化的知觉空间相结合的双重结合体,意象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文本是用语言以线性的原则构筑出来的,尤其是在说明和议论类的文本当中,语言线性的特点正好与作者的线性的思想发展过程吻合。但是,文学文本的基本构造和创作目的不同,文学的目的在于用语言建筑起空间感,以便容纳诸多的事物与事件。从存在论的观点来看,文学空间是“把上手事物在空间上各属其所得状态开放出来”〔6〕。开放状态的空间感营造主要依赖于词语的“复现”,即具有相同要素的词语重复地出现。情感和感觉需要累积才能具有渲染力,词语“复现”就是很有效的感觉累积途径。在文学空间内,意象与意象之间也存在着复现的关系,复现包括了重复、相似、对立和不同意象之间逻辑的演进、推导。意象群之间通过复现形成牢固的空间链。意象空间链在文学文本的大空间中可以无限延伸,一旦有对立的复现出现,还可以形成文学空间的扭转,构成转折和对立的冲击力,从而大大丰富文学空间的 层次。(责任编辑:南粤论文中心)转贴于南粤论文中心: http://www.nylw.net(南粤论文中心__代写代发论文_毕业论文带写_广州职称论文代发_广州论文网)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版权声明:因本文均来自于网络,如果有版权方面侵犯,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