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该方法与其它分类方法不同的是,其分析口径不一致,如ISIC分类法是在三次产业分类法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其基本思路一致,而马克思提出的两部类分类法则是从再生产角度出发进行分析的,导致其结果很难进行比较,
4.该方法与其它分类方法不同的是,其分析口径不一致,如ISIC分类法是在三次产业分类法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其基本思路一致,而马克思提出的两部类分类法则是从再生产角度出发进行分析的,导致其结果很难进行比较,这给经济统计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五、农、轻、重分类法
本节首先对农、轻、重分类法进行概述,接着对其优缺点进行分析。
(一)方法概述
“农、轻、重”的分类法最早源于前苏联。即以物质生产部门创造财富的理论为基础,产业分成农业、轻工业、重工业三大部门。这里: “农”指广义的农业, 包括种植业、畜牧业和渔业等;“轻”指轻工业, 主要包括纺织、食品和印刷等工业部门;“重”指重工业, 主要包括钢铁、石油、电力、机械等工业部门。
(二)优点
1.“农, 轻、重”分类法的优点是直观和简单易行,方便确定产业的界限,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在1980 年发表的《世界各国工业化概念和趋向》中也采用轻重工业的概念。
2.适用性强,“农、轻、重”分类法产生于资本主义经济体制下,但同时,对于包括我国在内的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建设也具有一定的影响。
(三)缺点
1.对生产部门的划分不够完整,没有涵盖所有的生产部门,对目前的经济形势不具有适应性。该方法强调了前苏联时期占主导地位的三大领域:农业、轻工业、重工业。但在如今这个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社会,这三大产业明显无法涵盖所有的生产部门,人们日益增长的需求及创造力促使一大批新兴产业逐渐涌现,对于如“信息产业”、“环境产业”、“资源产业”、“生态可持续工业”、“高技术产业”等的讨论越来越多,这些产业的出现导致的归属不明确问题是“农, 轻、重”分类法的局限性所在。
2.可操作性不强。“农、轻、重”分类中轻、重工业的划分标准越来越模糊, 这种“非此即彼”的分类思想越来越凸现出其局限性(昝廷全,2002),导致在实际运用中存在很多问题,所以,这种方法只适合于工业化程度较低的发展阶段,不适合于工业化程度较高的发展阶段,即对当今世界的整个经济状况没有很好的适用性。
3.和三次产业分类法以及ISIC法相同,该方法过多地强调从生产角度对产业进行分类,在这样强大的买方市场中,消费者需求是必须要考虑的因素,正如在企业市场营销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步就是分析目标人群,对消费者进行调查和分析,从而制定其营销策略。随着消费者需求的重要性程度越来越高,企业的发展规划必然将与消费者需求相统一,这又进一步影响到整个产业结构的变化和发展。所以,如今的经济形势要求我们对产业进行分类时必须从消费者需求出发进行考虑,而“农、轻、重”分类法显然不适应这样的社会现状。
六、生产要素集约分类法
本节首先对生产要素集约分类法进行概述,接着对其优缺点进行分析。
(一)方法概述
根据不同的产业再生产过程中对资源的依赖程度的差别, 可以将产业划分为资源集约型产业、劳动集约型产业、资本集约型产业和技术集约型产业等。该方法的理论基础是要素创造价值论。
1.资源集约型产业(亦称土地密集型产业)。是指在生产要素的投入中需要使用较多的土地等自然资源才能进行生产的产业。土地资源作为一种生产要素泛指各种自然资源,包括土地、原始森林、江河湖海和各种矿产资源。土地资源是人类进行生产活动所必需的物质条件和自然基础。与土地资源关系最为密切的是农矿业、包括种植业、林牧渔业、采掘业等。
2.劳动集约型产业(又称劳动密集型产业)。是指单位劳动占用资金(资本)较少的产业,该类型产业对劳动的依赖程度更大。劳动密集型产业中物化劳动消耗比重较低,活劳动消耗比重较高。
3.资本集约型产业(又称资本密集约型产业)。是指单位劳动中占用资金(资本)数量较多的产业,该类型产业对资本(资金)的依赖程度更大。
4.技术集约型产业(又称知识密集型产业)。技术集约型产业(又称技术密集型产业)是指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内容较多,或机械化、自动化程度较高的产业,该类型产业对技术的依赖程度更大。
(二)优点
1.这种方法能够揭示产业的资源优势和生产力状况,并且能够反映由于技术进步导致生产投入要素比例的变化, 体现生产力的动态变化,在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等研究领域具有重要意义和不可替代的优势;
2.适用性强,不受时代发展的影响,在经济发展的各个阶段都可使用;
3.基于对一国资源优势和生产力变化的研究,对于一国制定产业政策、产业发展规划具有指导性作用。
(三)缺点
1.该产业划分依赖于把各个产业使用的各种资源的组合在产业之间进行比较,所以,它是一种相对的划分,不存在绝对的划分基准。所以在实际使用中存在“非此即彼”的问题,很多产业的划分界限不清楚,比较模糊。
2.该方法极易受主观因素影响。对于资源的依赖程度的判断是没有准确的衡量标准的,所以难免会掺杂进人为因素,造成分类结果缺乏客观性和可比性,这是该方法的局限性所在。
3.该方法是以生产过程中对资源的依赖程度高低作为划分依据的,强调生产要素投入比例的变化,因此,和三次产业分类法、ISIC法以及“农、轻、重”相同,都是从生产角度进行分析的。正如之前提及的,产业结构的演进会逐渐与消费者需求的变化方向相一致,这就意味着对产业进行划分时必须将消费者考虑进去,并对其需求结构进行分析。而这是生产要素集约法所无法做到的。
七、霍夫曼分类法
本节首先对霍夫曼分类法进行概述,接着对其优缺点进行分析。
(一)方法概述
是指德国经济学家霍夫曼的分类法,他将产业分为:消费资料工业、资本资料工业和其他工业。目的在于根据消费资料工业净产值与资本资料工业净产值的比例(即霍夫曼比例)的大小划分工业化的发展阶段。
从霍夫曼理论分析的内容和目的看, 他这样划分产业的主要用意是区分消费品产业和资本品产业。他划分这两类产业的标准是——凡产品的用途有75%以上是消费品就归入消费品产业, 凡产品的用途有75% 以上作为资本品就归入资本品产业。据此, 可以写出如下形式的产业经济系统:产业经济系统= ( {消费资料产业, 资本资料产业, 其他产业}, {它们之间的关系})(昝廷全,2002)。即该方法讨论的是消费资料产业、资本资料产业以及其他产业的内涵和相互之间的联系。 (责任编辑:南粤论文中心)转贴于南粤论文中心: http://www.nylw.net(南粤论文中心__代写代发论文_毕业论文带写_广州职称论文代发_广州论文网)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版权声明:因本文均来自于网络,如果有版权方面侵犯,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