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人性意蕴的哲学人类学阐释

来源:网络(转载) 作者:周甄武 发表于:2012-08-08 14:37  点击:
【关健词】虚拟;人性;哲学人类学
现有的对虚拟问题的研究,多从技术层面展开或对其作形上之思,相对缺乏人学研究的视野,容易遮蔽其人性意蕴。虚拟是指人借助符号中介系统超越现实、建构非现实的真实世界的能力、活动、过程和结果。运用哲学人类学的理论对虚拟的属人本性、文化符号创造本性进行阐释,可

 一、虚拟的人性关涉
实践不仅是人的存在方式,而且也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公开的展示”[1],特别是通过科学技术武装起来的工业实践更是如此。二百多年前,在科学技术革命的推动下,西方国家迎来了工业革命,使“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1]277。马克思透过工业实践力量的伟大,看到了人本质力量的伟大,所以他说:“工业的历史和工业已经产生的对象性的存在,是一本打开了的关于人的本质力量的书,是感性地摆在我们面前的人的心理学,对这种心理学人们至今还没有从它同人的本质的联系上,而总是仅仅从外表的效用方面来理解。”[2]
既然工业实践是一本打开了的关于人的本质力量的书,那么,在当今以电子信息技术(包括计算机技术、数字化技术、网络技术等)和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简称VR)技术等为支撑而崛起的虚拟实践是否也是一本打开了的关于人的本质力量的书呢?如果说在虚拟实践崛起的初期,人们对其是否作为一种新的实践形式还持怀疑态度的话,那么,现在它已成为不争的事实,人们更多的是感受到其巨大的影响力。虚拟(实践)不仅在深深地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存方式,而且也在强有力地改变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哲学观念。面对这样一本“感性地摆在我们面前的人的心理学”, 我们是否也像马克思所言的那样把它同人的本质联系起来进行研究呢?
近年来人们对虚拟(实践)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向:一是技术路向的研究,主要致力于揭示虚拟生成的技术基础、理论渊源及其作用机制;二是哲学层面的研究,主要关注虚拟实践的结果,倾力于揭示因虚拟而凸显的形上问题。从上述路向展开研究是很有必要的,同时也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但是总体上还有欠缺,这就是仅仅从其“外表的效用方面来理解”,“没有从它同人的本质的联系上”去研究,致使虚拟的人性意蕴易被遮蔽。
所谓人性,指的是那些能够与动物区别开来而仅为人类所具有的属性。虚拟一般是指人借助符号中介系统超越现实建构非现实的真实世界的能力、活动、过程和结果。[3]它是仅为人所具有的一种属性,简称虚拟性。以往我们在研究人性问题时,通常都是将其内容概括为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和精神属性三个方面。这种“三分式”的概括虽然能展示人性的丰富内涵,但缺失对人性把握的历史性和生成性纬度。人性的内容不仅体现为“三分式”的铺呈,而且还体现为“两极式”的张弛。如果把现实性看成是人性的一极,那么,虚拟性就是其另一极。虚拟性和现实性构成了人性的两极。[4]
人首先是现实的存在物,具有现实性。所谓“现实的存在物”,在马克思、恩格斯那里,一是指“从事实际活动的”人、“进行物质生产的”人[5],二是指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之中的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1]60人的现实性表明人是受动性的存在物即受限制的存在物。人既受自身生理基础条件的限制:他不能挣脱大地的怀抱,也离不开阳光空气和水,又要受到他所处的社会条件所限制。[4]他的本质由其所处的各种社会关系来确定,他的创造也要符合外在的客观尺度,所以,他是历史的“剧中人”。[6]
人又是一种超越性的存在物,具有理想性和虚拟性。人不像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种的尺度和需要来建造,而人却懂得按照任何一个尺度来进行生产,并懂得怎样处处把内在尺度即自身的目的运用到对象上去,并按照美的规律来创造”[2]97,通过劳动改造世界从而满足自身的需要。人的本质虽然是由他所处的那个社会关系决定的,但社会关系又是人创造的,因而又可以通过人来改变,“人类历史无外乎是人通过自己劳动创造的历史”,所以,他又是历史的“剧作者”。[6]147
人实际上是虚拟性和现实性相统一的存在物。现实性和虚拟性构成了人性的两极,缺少哪一极,都不是完整的人。正如张世英先生所说:这两极就像磁铁的南北极,不断相互作用,产生一种内在的张力。人类的一切都是这两极性的紧张关系的表现,不同的只是两极之间的比例关系。在过着庸俗生活的人那里,现实性占压倒性地位,一个完全囿于现实、缺乏虚拟性的人,是一个未脱离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没有创造力的人,他自以为抓住了人生最真实的东西,实际上只抓住了人生的表层,丝毫不能领会人生的真谛。反之,越能超越现实,虚拟性越强的人,则越是境界高尚的人,越是具有创造力的人,也越是懂得人生真谛的人。[7]
虚拟之于人性,就在于它以符号中介系统来实现对现实的超越,一方面在生成着自己的本质和属性,另一方面又把这种本质和属性展现出来,从而使人在更为全面的意义上完善自身、认识自身。
二、虚拟的属人本性
把虚拟视作人的本性、仅为人类所特有,自然要进一步追问:为什么动物不具备此特性呢?对此,可用生物哲学人类学(以下简称生物人类学)关于动物的“特定化”与人的“未特定化”理论进行阐释。
在生物人类学看来,人类祖先和动物虽然都是“自然之子”,但由于处于进化系统序列的不同位置,在与环境相互作用过程中形成了不同的适应能力和模式,即动物与环境之间是一种“特定化”的关系,而人与环境之间则是一种“非特定化”的关系。所谓“特定化”,指的是特定的环境对生存于其中的动物进行塑造,形成了相应的比较固定的适应性关系,彼此间的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以一种封闭的方式进行。与动物的“特定化”不同,人是“未特定化”的,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人是“不确定性”的存在物。“自然把尚未完成的人放到世界之中;它没有对人作出最后限定,在一定程度上给他留下了未确定性。”[8]不仅人能做什么或不能做什么没有预先设定,而且生存空间范围也没有预先确定。人不像鱼只能在水中游动、老虎只能在山林中穿行,他没有固定栖身之所,所以他可以将任何一处作为自己的栖身之所。“人未受制于某一特殊任务和等待他的狭隘领域,他被活动的、客观的世界所包围,他渗透到广阔的实在环境中。”[9]其次,人是“匮乏”的存在物。人哪怕是与自己的近邻高级哺乳类动物相比,也尽显“匮乏”:它没有快速奔跑的肌肉组织去逃避危险,没有天然的毛发皮肤去应付寒冷的气候环境,也没有坚韧而又锐利的器官去获取食物。再次,人还是“发育不全”的存在物。哺乳动物通常是在母体中孕育完全成熟后出生,待一出生,就已获得全部以后发展的本能,它们同环境的关系是把全部种遗传的内容发挥出来。[10]人的生命孕育则不同,“十月怀胎,一朝分娩”,即使从母体中分娩出来,还有一个较长的后天培育期,只有经过这一时期才能发育健全。这种情况决定了人具有可塑性,他要通过自己去适应或改变环境来建立一种不同于动物的新型关系——开放性的关系。 动物的特定性,不仅固化而且也强化了它对环境的适应性本能,具有一些令人“称羡”的地方,它只要按照自己所属的那个物种的生理遗传基因和先天安排好的“图式”以及自然环境的外部刺激,去感受属于它的那个特定化了的世界,就能舒适、安逸和美满地生存下去,无需“烦恼不安”,也不用“想方设法”去变革世界,更无需去创造新的世界;但另一方面也就注定了动物永远无法把自己从自然界和本能化的生命世界中提升出来,创造出一种新的生存方式,开辟出一个属于它自己的新世界。[11]由于这种固化本能是奠定在生存环境相对不变的前提下的,如果外在环境没有发生多大变化,那么这种本能将尽显优势,一旦环境发生变化(实际上总是在发生变化,如气候的变迁、食物的枯竭、天敌的产生等等),那么,这种本能优势将可能变成劣势,固化程度越高,生存劣势越大。(责任编辑:南粤论文中心)转贴于南粤论文中心: http://www.nylw.net(南粤论文中心__代写代发论文_毕业论文带写_广州职称论文代发_广州论文网)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版权声明:因本文均来自于网络,如果有版权方面侵犯,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