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直接为丧礼活动作出指导 在丧礼的实施过程中,礼学家直接参与了丧礼的实践。刘芳是北魏孝文帝后期和宣武帝时的重要礼学家,高祖崩于行宫。及世宗即位,芳手加衮冕。高祖自袭敛暨于启祖、山陵、练除,始末丧事,皆芳撰
3. 直接为丧礼活动作出指导
在丧礼的实施过程中,礼学家直接参与了丧礼的实践。刘芳是北魏孝文帝后期和宣武帝时的重要礼学家,“高祖崩于行宫。及世宗即位,芳手加衮冕。高祖自袭敛暨于启祖、山陵、练除,始末丧事,皆芳撰定”。{60}北齐邢卲、魏收则在齐文宣帝高洋的丧礼中起到了主持或参议的重要作用。官员身份的礼学家对朝廷上层的丧礼实践作用甚大,同时地方上的家族也世代礼学相传,北齐崔“一门婚嫁,皆是衣冠之美,吉凶仪范,为当时所称”。{61}
礼学家还对人们在丧礼实践中遇到的疑难问题进行解答,提出指导意见。晋蔡眇之问徐野人:“从弟心丧,当除此月,不知犹应设祭者?为应施床为地席邪?其大兄昔在西,知丧晚,心制乃应除腊月。其妹先除,不知便可着采衣不?”徐野人回答:“禫者,丧事之极也,故于此日设祭而告终。自尔之后,沈哀在心,故谓之心丧。外无节文,故服祭并阙也。晦日唯哭以写哀而已。既各尽其服,从礼而除矣。着采衣,无所疑。”{62}在丧礼实践中,礼学著作与礼学家的现场解答有着同样的目的,上文提到的丧服类以及为丧礼实践解疑的著作无疑也具有指导作用,至于充当国家丧制的典籍和文献就更不待言了。 四、余论
在整个魏晋南北朝时期,丧礼学的兴盛不仅为丧礼的创制作了理论准备,还为丧礼的实践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关于魏晋南北朝礼学繁盛的原因,中外学者如木岛史雄、陆建华、乐胜奎等都曾进行探讨。{63}笔者以为,魏晋南北朝时期之所以会出现五礼的不断修订和丧礼学的盛况,除了学术本身发展的原因外,也是同丧礼的实践需要和现实的社会状况分不开的。
从丧礼实践的需要来看,其一,对贵族官僚阶层来说,丧制是区分等级的重要手段。通过服丧,可以显示出“有贵贱之差,远近之别”。{64}对宗族来说,丧服是维持家风和明嫡庶之分的手段之一。对广大的社会民众来说,礼具有矫正风俗的作用,“弘风正俗,斯则王政之所先也”。{65}并且,“丧祭之礼废,则臣子之恩薄,而倍死忘生者众矣”。{66}为了强化等级、区分嫡庶、整齐人伦,同时也为了弘扬孝道、加强对人民的思想控制、稳定社会秩序,统治者把丧礼当作一个重要的统治工具加以倡导,丧礼实践反过来推动了丧礼学的兴盛。其二,修订五礼是体现统治地位的一种显示,每当朝代更替,出于垂统、改正朔的需要,修订五礼就成为创立国家制度的一个步骤。礼学是文化的重要标志,为了获得文化正统的地位,各个王朝都对礼学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如北魏孝文帝、北周武帝都通过礼学来展示自己的正统大国形象。北魏永安二年(529),萧梁陈庆之出使北魏回来后感慨:“昨至洛阳,始知衣冠士族,并在中原。礼仪富盛,人物殷阜,目所不识,口不能传。所谓帝京翼翼,四方之则。”{67}东魏元象元年(538)高欢亦称:“江东复有一吴儿老翁萧衍者,专事衣冠礼乐。中原士大夫望之,以为正朔所在。”{68}礼文化成为正统的象征。
从现实的社会状况来看,魏晋南北朝总的来说是一段大动乱的时期,一个朝代典章制度在修订以后,并不能完好地保存下来供下一个朝代采用,继承的王朝重新制定丧礼就显得尤为必要。首先是汉代的礼仪制度在三国时期已所存无几,《晋书·礼志上》载晋代礼仪制作的过程时提到:“魏氏承汉末大乱,旧章殄灭,命侍中王粲、尚书卫顗草创朝仪。”南朝的礼制建设也出现类似的情况,南齐最早由王俭负责制礼的工作,“及文宪薨殂,遗文散逸”,历经重重波折,到齐明帝时又命尚书令徐孝嗣修礼。结果永元中徐孝嗣被杀,“又多零落”。后来何佟之等鸠敛所余,不料修礼局在东昏之代又遭遇频繁的战火,“其所散失,又逾太半”。因此梁朝重修五礼就显得很有必要。在沿袭前朝制度的时候,社会的发展使得丧礼实践中的新情况不断出现,前代礼仪制度的某些内容已经不能适应现实需要,客观上也需要对传统的礼学进行阐释和改造。丧礼的实践功用和现实的需要使得对丧制修订的重视和丧服学热潮的兴起也就顺理成章了。
注释:
①《通典》卷41《礼一·序》。
②[清]唐晏:《两汉三国学案》,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323-324页。
③《三国志》卷13《魏书·王朗传》。
④《晋书》卷68《贺循传》。
⑤{25} 《宋书》卷55《傅隆传》注引“史臣曰”。
⑥《南史》卷71《儒林传·何佟之传》。
⑦{57} 《陈书》卷16《刘师知传》。
⑧{48} 《陈书》卷33《儒林传·王元规传》。
⑨{37}《魏书》卷71《裴叔业附柳玄达传》。
⑩ 《魏书》卷57《崔挺附子崔孝政传》。
{11} 《北齐书》卷36《邢卲传》。
{12} 《北史》卷56《魏收传》。
{13} 《北齐书》卷33《徐之才传》。
{14} 《北齐书》卷35《裴让之附裴谳之传》。
{15} 《北齐书》卷35《刘祎传》。
{16} 《南齐书》卷1《高帝纪上》。
{17}{56} 《梁书》卷8《昭明太子传》。
{18} 《三国志》卷59《吴书·孙奋传》。
{19} 《宋书》卷17《礼志四》。
{20} 《晋书》卷41《刘寔传附弟智传》。
{21} 《晋书》卷83《袁瓌传附从祖准传》。
{22} 《晋书》卷91《儒林传·崔游传》。
{23} 《晋书》卷91《儒林传·范隆传》。
{24} 《隋书》卷32《经籍志一·经志》。
{26} 《隋书》卷33《经籍志二·史志》。
{27} 《宋书》卷100《自序·沈亮传》。
{28} 《南齐书》卷32《王俭传》。
{29} 《南齐书》卷52《文学传·王逡之传》。
{30} 《梁书》卷48《儒林传·伏曼容传》。
{31} 《南齐书》卷54《高逸传·沈驎士传》。
{32} 《梁书》卷48《儒林传·严植之传》。
{33} 《梁书》卷30《裴子野传》。
{34} 《梁书》卷27《明山宾传》。
{35} 《南史》卷71《儒林传·顾越传》。
{36} 《隋书》卷75《张冲传》。
{38} 《北史》卷30《卢玄传附道将弟道虔传》。 (责任编辑:南粤论文中心)转贴于南粤论文中心: http://www.nylw.net(南粤论文中心__代写代发论文_毕业论文带写_广州职称论文代发_广州论文网)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版权声明:因本文均来自于网络,如果有版权方面侵犯,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