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和特征之一,也是儒家伦理思想中基本的行为规范和重要的道德范畴。作为宋明理学奠基者的二程的“孝”思想,内涵丰富,其中很多精华之处至今仍带给我们伦理启示,具有很强烈的时代意义。
一、“孝”的原发
“孝”最早出现于《尚书·尧典》:“岳日:‘以孝烝烝,义不格奸。”’指舜能够以孝行美德感化父母兄弟,使家庭和睦。“孝”不是自人类社会产生以来就有的,它是一个历史的概念,是到了私有财产出现、“一夫一妻制使父子关系确实可靠,而且导致承认并确定子女对其先父财产的独占权利”的情况下,才开始产生的。“孝”作为一种道德观念和行为规范,要求子对父的奉养。尊敬服从。它虽体现了父子血缘“亲亲”之情,但本质上是对父子之间的权利与义务关系的反映。既然子女有继承先父财产的权利。因而也就要求子女有奉养、尊敬、服从生父的义务。
《礼记·祭义》云:“孝子之祭也,尽其诚而诚焉,尽其信而信焉,尽其敬而敬焉,尽其礼而不过失焉。”“以其恍惚与神明交,庶或飨之。庶或飨之,孝子之心也。”“居处不庄,非孝也。事君不忠,非孝也。莅官不敬,非孝也。朋友不信,非孝也。战阵无勇,非孝也。”可见,“孝”的意识,是合乎血缘情感的体现,必须严肃认真有诚敬之心,所包含的内容也极为丰富。
二、二程“孝”思想的内涵——“孝莫大于安亲”
程颐说:“臣闻孝莫大于安亲。”二程“孝”的思想内涵也很丰富,总结起来,包括尽孝的原因、尽孝的意义和尽孝的途径。
1、尽孝的原因——报答父母
二程认为,尽孝是为了报答父母的生身之恩。“夫以一身推之,则身者资父母血气以生者也。”目。即人的一生都是父母的“血气”而化生的,没有父母就没有自己,从这一点推衍开去,子女则应该“尽其道”,孝顺父母。
二程认为父母的生身之恩是很大的。程颐称赞王安石“平居事亲最孝”是可取的。并且他强调若是自以为“孝有余”而“洋洋自得”就很浅薄了,因为无论子女怎样孝顺其父母,都不能说是“有余”,而只能说是“可矣”。程颐在《代彭思永上英宗皇帝论濮王典礼疏》中说:“生人大伦,如乾坤定位,不可得而变易也。固非人意所能推移,苟乱大伦,人理灭矣”;“臣以为所生之义,至尊至大。”这就是说,人的出生。就像乾坤定位一样。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所以,父母生身之义是至尊至大的。不可改变的,如果乱了父母生身之大伦,则是人理灭矣。
二程认为对父母尽孝是符合大义的。程颐说:“父母之于子,爱之至也。子不孝,则爱心弛也。”又说:“至诚一心,尽父子之道,大义也;不忘本宗,尽其恩义,至情也。”这就是说父母对子女的爱是很大很高的,子女必须对父母尽孝心。对父母的衣食要放在自己的衣食之前,程顾说:“且如间阎小人,得一食,必先以食父母,夫何故?以父母之口重于己之口也。得一衣,必先以衣父母,夫何故?以父母之体重于己之体也。”像衣食这样的事,先让父母用,这是尽孝的表现,是不忘生育之恩,是符合大义的。
2、尽孝的意义——践履仁道的道德实践
《论语,学而》:“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我们认为“仁”作为孔门第一要义,不能仅仅停留在对它的含义的认知上,孝悌对于“仁”的意义也不应仅仅停留在“人之所以为人”的理论讨论上,而应落实到具体行动中。
二程批判地继承了《论语》中的上述观点,进一步认为:“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言为仁之本,非仁之本。”也就是说“为仁之本”与“仁之本”有所不同,在二程看来,“仁”是本,“孝”是用,“孝”以“仁”为本。问:“‘孝弟为仁之本’,此是由孝弟可以至仁否?”日:“非也。谓行仁自孝弟始。盖孝弟是仁之一事,谓之行仁之本则可,谓之是仁之本则不可。盖仁是性也。孝弟是用也。性中只有仁义礼智四者,几曾有孝弟来?仁主于爱,爱莫大于爱亲。故日:‘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二程认为,尽孝的意义在于它是践履仁道的道德实践。在二程看来,仁作为人固有的善性。孝悌则是“仁”性发而为用的具体表现。他们认为“仁主于爱”,而爱由亲始,“仁者,人也,亲亲为大”(《中庸》),爱莫大于爱亲,按二程的解读,“仁”作为儒家追求的道德理想,是实实在在的,是体现在日常人伦中的、通过行动可以实现的道德目标,而孝悌就是实现这一理想的初始阶梯。不过,距离实现“仁”还差得很远。因为“仁”在儒家。已经不仅仅是一种德性,而是可以沟通天人的桥梁——这一点已被多数学者所阐述,这里不再复述。有学生问程颢“如何是道”,程颢回答说“于君臣父子兄弟朋友夫妇上求”,也就是在践行日常伦理纲常中体会、获得。二程强调孝悌为行仁之本,即是强调在以孝事父、以悌事兄的过程中达到对“仁”的体认,这种从实践中获得的认知会自然转化为自身的德性,并逐步使自己成为“仁人”。
3、尽孝的途径
“孝莫大于安亲”,那么,在二程看来,如何才能“安亲”呢?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内容:有生之年的注意保健和逝后的慎终追远。
(1)注意保健
按照二程的解读,这里的保健包括两层含义,一是健康完整地保持父母所赋予的身体和灵魂,为了后代而传宗接代,不仅自身保持而且给子孙后代颂扬先祖的光辉业绩和家族之魄。程颐有此方面的论述。“夫以一身推之,则身者资父母血气以生者也。尽其道则能敬其身,敬其身则能敬其父母矣。不尽其道则不敬其身,不敬其身则不敬父母。”正所谓“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孝经·开宗明义章》)从《孝经》对“孝”之初末的定义我们可以看出,对父母的孝就是要保全自己的身体,只有以受之于父母的身体健康做基础,才有精神的健康孝敬父母,才能立身扬名,光宗耀祖。 (责任编辑:南粤论文中心)转贴于南粤论文中心: http://www.nylw.net(南粤论文中心__代写代发论文_毕业论文带写_广州职称论文代发_广州论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