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东厂新证三说(3)

来源:南粤论文中心 作者:胡丹 发表于:2010-10-18 18:51  点击:
【关健词】明代;宦官;东厂;永乐
上引罗圮还为另一位东厂官校安顺撰写过墓志铭,据《安千户(顺)墓铭》载:景泰初,也先未即悔祸,南土弄兵之戎,所在蜂起,一二奔命之臣,乘时观望,多其身图。由是奸伏于肘腋间,莫可摘拔,景皇帝赫然震怒,恐有以

  上引罗圮还为另一位东厂官校安顺撰写过墓志铭,据《安千户(顺)墓铭》载:“景泰初,也先未即悔祸,南土弄兵之戎,所在蜂起,一二奔命之臣,乘时观望,多其身图。由是奸伏于肘腋间,莫可摘拔,景皇帝赫然震怒,恐有以戚我上皇,遂严侦探之柄,拔锦衣群校,置之东厂,使之入微捣深,不以时达。”领“锦衣群校”行事的,应该就是阮伯山。他最后的官衔应当是“掌东厂官校行事太监”。
  自景帝“严侦探之柄”,内官缉事权大大加强,这从阮伯山在景泰初的两年间由副使骤升至太监可见一斑;所领校尉人数有不小的增长,缉事权开始出现滥用的情况。《双槐岁钞》的作者黄瑜是景泰间监生,他在《岁钞》卷6《王忠肃公》条记道:“景泰时……优人张甚通同东厂逻者,害及举子。”就笔者所见,这是时人记东厂行事的最早记载,东厂开始进入笔记,这并不是偶然的。
  天顺元年正月,英宗通过“夺门之变”重登宝位。天顺年间(1457—1464),政局动荡,经历过人生大变故的英宗更加倚任官校缉事,“以为慑服雄奸之具”,但从这一时期官校缉事的大量史料来看,他似乎跳过了内官这一中介,而直接操纵着锦衣卫,史云:“锦衣卫指挥同知逯杲每遣校尉廉得事情, 送 指 挥 使 门 达 锻 炼 成狱。”“英宗甚至亲自交办侦伺任务,使“缇帅”的赫赫威灵,达到了纪纲之后,一个后世再也无法企及的高峰。锦衣卫不仅不受制于宦官,反帮助皇帝刺察内臣。正是缉事校尉的压迫,直接导致了太监曹吉祥及其家族的谋反,所以曹钦起事,首斩逯呆。
  这一时期,似乎缉访大权复归一于锦衣卫,不再出内官缉事。
  天顺八年,宪宗即位,“罢缉访官校”,门达等人遭到斥逐。但成化二年就有锦衣卫官校副千户安顺(即前墓志中的“安千户”)奏称“从少监金鉴缉事”,屡获妖贼妖书事。这表明经过天顺朝那个特殊时期,内官重又染指“行事权”;且属下缉事官校的级别也显著提高,安顺这次乞功后即升正千户,而他在景泰中只是百户。
  以上史料可证,东厂洵为旧物。那么张伦在弘治初元说“东厂之设,祖宗所无”,到底有何依据?其实张伦的说法并不孤立,太监罗祥的墓志也提供了辅证材料。罗祥约在成化二十年后掌管东厂,孝宗即位后去任,弘治二年卒,户部侍郎吴原为他撰写的墓志铭,在描述其办事老成后,继而说道:“及设东厂以纠不法,挽公任而复辞,辞而复任者三。”这是一条重要史料,“及设东厂”与“近年设立东厂”,一见于私家墓词,一见于正史章疏,彼此呼应相证,如果不轻易拋弃史料,而对这两种说法予以取信,并结合天顺时期官校缉事的变化,那么不妨提出这样一种推测,即天顺中停东厂,成化中始复设。
  当然。对这个观点尚待通过发掘新史料,予以进一步证明;但以上史料显示的“缉事权”的变化,无疑为我们考察明代“宦官专权”的波动性提供了新的启发。
  最后。试据以上论述括言之:洪武中朱元璋已用宦官刺察外事,并可能已尝试建立相应的组织机构。朱棣即位后,决定鼎建新都,于是在剪除纪纲后,在北京开厂刺事,出内臣主之,“名其署曰东厂”,形成由厂、卫分领缉事的态势。仁、宣至正统间,内官虽领行事,然权柄稍轻,正统十四年“己巳之变”后,景泰帝即位,乃重申祖制,“拨锦衣群校,置之东厂”,厂权大张。但英宗复辟后,径以锦衣卫为爪牙,不寄行事权于内官。至成化之初,复开东厂,仍命内臣督领行事,从此内官稳定地掌握了缉事权。
 

(责任编辑:南粤论文中心)转贴于南粤论文中心: http://www.nylw.net(南粤论文中心__代写代发论文_毕业论文带写_广州职称论文代发_广州论文网)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版权声明:因本文均来自于网络,如果有版权方面侵犯,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