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瞻彼中原,其祁孔有。(《诗经小雅吉日》) 例(21)中的中原,即原中,原野里[9](P286-287),这里的中原是方位短语。 (22)他日,王谓时子曰:我欲中国而授孟子室,养弟子以万钟,使诸大夫国人皆有所
(21)瞻彼中原,其祁孔有。(《诗经·小雅·吉日》)
例(21)中的“中原”,即“原中,原野里”[9](P286-287),这里的“中原”是方位短语。
(22)他日,王谓时子曰:“我欲中国而授孟子室,养弟子以万钟,使诸大夫国人皆有所矜式。子盍为我言之?”(孟子·公孙丑下)
例(22)中的“中国”,朱熹《集注》云:“当国之中也”。此处的“国”是“都城”,“中国”即“都城之中”。朱熹的注解告诉我们,上例中的“中国”是一个“中”与名词“国”构成的方位短语。
先秦时期,表“中国”、“中原”义,可用“名词+方位词”类的方位短语“土中”,如:
(23)用顾畏于民碞,王来绍上帝,自服于土中。(《尚书·周书》)
此处的“土中”即“中土”、“中国”、“中原”,当时的洛邑一带居天下之中,故称“土中”。[12](P290)
西汉以后,“土中”逐渐改用作“中土”。如:
(24)何谓九州?东南神州曰农土,正南次州曰沃土,西南戎州曰滔土,正西弇州曰并土,正中冀州曰中土,西北台州曰肥土,正北泲州曰成土,东北薄州曰隐土,正东阳州曰申土。(《淮南子卷四·墬形训》)
(25)衍气多仁,陵气多贪,轻土多利,重土多迟,清水音小,浊水音大,湍水人轻,迟水人重,中土多圣人。(《淮南子卷四·墬形训》)
(26)其言聧者,若秦晋中土谓堕耳者也。(《輶轩使者绝代语释别国方言第六》)
我们发现,用于存现句句首的方位短语可以是“中+名词”,也可以是“名词+中”。如:
(27)中谷有蓷,暵其修矣。(《诗经·王风·中谷有蓷》)
(28)丘中有麻,彼留子嗟。(《诗经·王风·丘中有麻》)
看来,两类方位短语“中+名词”与“名词+中”虽然词序不同,但句法功能上还是极为相似的。
三、方位短语“中+名词”的延续与发展
“方位短语‘中+名词’从《诗经》以后就锐减。‘中+名词’与‘名词+中’意义相同,没有特殊的表意作用,又不符合处在主导地位的‘名词+方位词’的结构方式,就必然在语言发展中被淘汰,或者被人为地规范掉。”先秦汉语这种特殊的方位短语“中+名词”在中古汉语和近代汉语中一直没有形成规模,数量很少,但在一些文献中还是可以见到。如:
(29)夫纣虽嗜酒,亦欲以为乐。令酒池在中庭乎?则不当言为长夜之饮。坐在深室之中,闭窗举烛,故曰长夜。(《论衡·语增篇》)
(30)中道还兄门。(《孔雀东南飞》)
(31)中野何萧条,千里无人烟。(陈思王曹植《送应氏诗二首》魏诗卷七)
(32)蟠蟀在户牖,蟪蛄号中庭。(阮籍《咏怀诗八十二首》魏诗卷十)
(33)玄鹤降浮云,覃鱼跃中河。(张华《轻薄篇》晋诗卷三)
(34)乘风宣飞景,逍遥戏中波。(陆机《棹歌行》晋诗卷五)
(35)黍稷方华,中田多稼。(陆云《失题(八章)》晋诗卷六)
(36)故人在中路。(唐·王维诗)
(37)众嫌我独赏,移植在中庭。(唐·白居易诗)
(38)曾使河阳,回在中路,以酒困寝于路隅,忽有一人荷策而过。(《太平广记》卷第七十八)
到了现代汉语,方位结构“中+名词”已经完全词汇化了,就是说它已不再是短语,而是双音节复合词了。现代汉语中的“中+名词”类双音节复合词主要有“中道”、“中流”、“中途”几个词。“今天的词法曾经是昨天的句法”[13],两千多年的历史铸就了这一事实。
结 语
先秦汉语“中+名词”类方位短语是一种特殊的方位结构,它的特殊就在于它颠覆了汉语方位短语是“名词+方位词”这种具有普遍规律性的格式。就“中+名词”类方位短语出现的原因,押韵视角和类型学视角所作的解释都有一定的局限性,并没有把问题说清楚。实际上,先秦时期方位词“中”语义和语法上的特殊性造成了方位短语“中+名词”的特殊性。先秦时期方位词“中”语义上没有实在的方位义,同时这一时期方位词的出现不是语法上的要求,这两点造成了方位词“中”不会受到语法和语义上的制约,它与名词构成方位短语时,语序也就显得十分灵活,可以出现在名词前也可以出现在名词后。在我们考察的十部文献中也存在着很多“中+名词”与“名词+中”同时出现的用例,并且二者的意义是相同的,如“中山-山中”、“中庭-庭中”、“中林-林中”、“中心-心中”、“中原-原中”等。方位短语“中+名词”从《诗经》以后就锐减,原因在于它没有特殊的表意作用,又不符合处在主导地位的“名词+方位词”的结构方式,在语言的发展中必然被淘汰。虽然如此,中古汉语和近代汉语中仍有少量的“中+名词”类方位短语的用例。到了现代汉语时期,由于词汇双音节化的倾向以及语义关系的紧密,方位结构“中+名词”已由方位短语词汇化成双音节复合词了。并且现代汉语方位结构“名词+方位词”格式的一贯性让我们把遗留下来的少见的几个方位类复合词“中道”、“中途”、“中流”误解为偏正式,即“中间的道路”、“中间的路途”、“中间的水流”,而汉语史上“中+名词”类方位短语的客观存在将帮我们对此有个更为清楚的认识。
参考文献
[1]储泽祥. 汉语空间方位短语历史演变的几个特点[J]. 古汉语研究,1996,(1). (责任编辑:南粤论文中心)转贴于南粤论文中心: http://www.nylw.net(南粤论文中心__代写代发论文_毕业论文带写_广州职称论文代发_广州论文网)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版权声明:因本文均来自于网络,如果有版权方面侵犯,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