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用彤先生曾言:佛法,亦宗教,亦哲学。[16]此语从根本上指明了佛教思想的二重性质。从佛法的哲学性上去着眼,作为近代佛学之代表的支那内学院之佛学思想,主体上以唯识学为重心和特色,讲缜密之条理,重理性之思
汤用彤先生曾言:“佛法,亦宗教,亦哲学。”[16]此语从根本上指明了佛教思想的二重性质。从佛法的哲学性上去着眼,作为近代佛学之代表的支那内学院之佛学思想,主体上以唯识学为重心和特色,讲缜密之条理,重理性之思辨,与中国近代启蒙文化所倡导的“赛先生”,也就是科学理性遥相投契。近代理性思维之形成,首先为中国思想界在西学东渐后之理论自觉选择,其次亦清儒“实事求是”之学风的转化。因之,内学院一系佛学在哲学性方面的建树,是与近代启蒙思潮这一时代文化背景密不可分的。也就是说,近代佛法“哲学性”之特色,具有“启蒙”这一时代精神的特质。
而从佛法的宗教性上着眼,内学院之佛学,自始至终不媚时俗,致力于探究何者为真正的佛陀言教、何为真正的佛法了义。在探求的过程中,他们逐渐发现汉传佛教中的主流宗派若台、贤、禅等,竟皆为有意或无意误读印度正宗佛法之“伪说”。内学院佛学的最终理论结果,是要彻底清算和否定中国佛学所立足的“心性本觉”,而回归他们所理解的,作为印度佛法内核的“心性本寂”。以回归佛陀本怀为理论旗帜,试图颠覆在中国有千年传统的固有佛教形象而努力重建之——这种持回归古典和原初的旗号为批判之立足点,与作为侯外庐先生划定的代表“前期启蒙阶段”的学术思想的清代朴学,亦颇暗合。清儒批判宋明理学为“伪学”,亦是以回归更为古远的“汉学”为标榜的。而欧洲的启蒙时代,则以回归古希腊传统为号召——可以说,内学院对于佛法宗教性之建树,亦全然合乎启蒙时代的特定文化现象。
近年多有学者将内学院一系佛学的传统批判思想,与自20世纪80年代始日本所出现的“批判佛教”思潮相比较——所谓的“批判佛教”,是日本佛教界以曹洞宗立驹泽大学为中心,以袴谷宪昭、松本史朗为倡导者,立足于印度早期佛教(原始佛教),对印度大乘佛教、中国佛教、日本佛教中的“佛性”“如来藏”“本觉”等一系“界论”(dhātu-vāda)思想,予以根本性的反思和质疑的佛学思潮。日本“批判佛教”一系的学者认为,“界论”作为一种与佛教缘起和无我思想相对立的“创生一元论”(generative monism),违背了佛教的真正教义与佛陀创教本怀,并将源出于“界论”思想的诸如“分别即平等,平等即分别”等观念,视之为日本社会中对“部落民”歧视的根源之一。以此为契机,进而全面批判日本佛教的政治权力附庸性质、根源于“界论”的种族中心主义、夫权与女性地位等诸多相关社会问题[17]。
诚如唐忠毛先生所指出的,中国的内学院一系佛学和日本20世纪末叶兴起的“批判佛教”思潮,都是“在现代性思潮的影响和冲击下,佛教开始寻求自身理论与现代性的一致性,并试图建立佛学理论与伦理及社会实践之间的内在适应”[18]——所谓“现代性”,在哲学史上多把它追溯到17世纪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而在社会思想史上学界公认以18世纪的欧洲启蒙运动所开显的理性精神为起点。“批判佛教”自称自身的理论依据依托于笛卡尔以工具理性为出发点的“批判哲学”,来对抗20世纪以来日本传统佛教与西方现代哲学中的存在主义、现象学、柏格森、海德格尔等学说相调适而产生的具有神秘主义色彩的“场所哲学”[19]——在“批判佛教”的理论体系中,启蒙理性对他们的重要指引作用,清晰可见。“批判佛教”所立足的旗帜鲜明的理论基础,亦是对内学院佛学的思想特色有力的佐证性说明。
自19世纪末始乃至今日,具有几千年历史的佛教思想作为人类的文化遗产与现代文明的调适,是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出现的现象。无论是斯里兰卡的达摩波罗所致力的南传佛教复兴,还是北传佛教中中国的“人间佛教”运动或日本的“批判佛教”思潮,皆具有这种时代特征[20]。正如英国学者关大眠所指出的:“‘佛教启蒙’就是要对佛教的智慧基础进行系统的现代化,以便针对现代人的生存困境产生的一套清晰而能够自圆其说的教义。”[21]——回顾百年以来的中国文化走向,“启蒙”仍然作为“现在时”而发生。可以说,“启蒙”背景下宗教的现代化进路,仍然将是未来佛教的发展方向。
注释:
[1]参见黄宣民:《侯外庐先生〈中国近代启蒙思想史〉出版后记》,载《史学史研究》1993年第3期。
[2][3][4][德]康德:《答复这个问题:什么是启蒙运动》,见《历史理性批判文集》第22、24、26-27页,何兆武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年版。
[5]张芝联:《二十年来演讲录》第168-169页,[北京]三联书店2007年版。
[6]参见邓晓芒:《新批判主义》第41-52页,[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7][8]鲁迅:《文化偏至论》,载《鲁迅全集》(第1卷)第58页,[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
[9]汤用彤:《魏晋玄学和文学理论》,载《魏晋玄学论稿》第178页,[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年版。
[10][13]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载《梁启超论清学史二种》第81页,[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
[11]参见麻天祥:《晚清佛学与近代社会思潮》第76-84页,[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2]侯外庐:《中国思想通史》(第5卷)第34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
[14]参见姚彬彬:《本觉与本寂——吕澂先生的禅宗研究》,载《法音》2008年第8期。
[15]参见姚彬彬:《理性与正信——略论内学院一系佛学的修学观》,载《法音》2009年第3期。
[16]汤用彤:《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跋》,载《汤用彤全集》(第1卷) 第655页,[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17]参见[日]松本史朗:《缘起与空——如来藏思想批判》第1-8页,肖平、杨金萍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责任编辑:南粤论文中心)转贴于南粤论文中心: http://www.nylw.net(南粤论文中心__代写代发论文_毕业论文带写_广州职称论文代发_广州论文网)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版权声明:因本文均来自于网络,如果有版权方面侵犯,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