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群认同的力量——读沃特斯《族群选择》(2)

来源:未知 作者:马忠才 发表于:2010-02-26 10:24  点击:
【关健词】沃特斯;族群认同;社会分层
认同研究的路径,展开了宏观的数据分析与微观 的个案研究,以丰富的访谈资料叙述了族群认同 对群体心理和行为的形塑力量。 (一)族群认同的选择 苏联人民在16岁时被要求确认一个官方认 定的族群身份,且终生不改;美

认同研究的路径,展开了宏观的数据分析与微观
的个案研究,以丰富的访谈资料叙述了族群认同 对群体心理和行为的形塑力量。
(一)族群认同的选择
“苏联人民在16岁时被要求确认一个官方认
定的族群身份,且终生不改;美国人只要他们愿 意,可在任一情境中改换认同。”[311P.52)在族群政 策“文化化”的情境下,作者通过宏观的数据分析, 揭示了族际通婚子女认同选择的不稳定性,证实 只有65%的美国人在不同年份申报的族群身份一 致,其余都有改换认同的现象。其中波兰裔、古巴
裔、墨西哥裔及黑人的族群身份略为稳定,而英吉
利裔、苏格兰裔及威尔士裔的族群认同极不稳定, 在两年之间的变化率就高达50%。此外,族群认
同的选择与年龄变量相关。15—19岁组,从单一
族群到多元族群的选择有逐年上升的趋势,而20 一24岁组的族群认同出现逐年简化的规律,即从 多个族群认同简化为一个族群认同。有趣的是。
认同选择具有父系偏好,59%的族际通婚子女倾
向于选择父亲一方族群身份,其余41%选择母亲 的族群身份。[3】∽2卜矧在数据分析之外,作者对访 谈资料进行研究发现,族群认同的重要性及其内 容在人生的不同生命历程中变动不居,甚至代际 之间的认同选择也具有显著差异。
为什么会有这样结果?作者通过访谈资料的 分析对此进行了解答,将其归纳为四个影响因素。 首先,关于族群知识的了解程度。作者分析指出, 族裔对于先祖族群身份及其内涵了解的越是丰富, 族群认同就越强烈。一般来说,经济地位较高的家 庭往往注重先祖族群知识的教育与传承;结构完整 家庭能够给予孩子族群知识的充分了解;移民时间 越长,族群知识流失的越多。其次是族姓。族裔后 代都有承继于先祖的族姓,某些族姓能够直接标示 出个体的族群身份,故族姓特征明显的个体认同感 较为强烈。再次是个体的生理特征。无疑,族群生 理特征越是明显,认同越是强化。最后是族群受欢 迎程度的相对排名。其中经济地位、社会声望是排 名的主要决定因素。作者发现低层社会经济地位 家庭更容易忘却或不愿提及先祖的族群身份。不 过,作者的访谈资料没有完整地解答排名问题,若 能利用“美国人对待其他族群的社会距离排 序”[6】(P.㈣量表技术加以论证将更具说服力。总 之,(自人中产阶级)族际通婚子女的族群认同并非 生物J陛或客观的,而是可供选择的。
(二)族群认同的意义 族群身份对于白人族裔具有哪些意义?族群
认同的自愿选择性、情境变动性是否意味着族群
身份仅仅是一个“标志”?对于意义问题的回答是
《族群选择》一书的主体部分,作者分别从日常生 活、文化实践和社会心理三个层面论述了族群认 同在社会场域中那种或潜或显、亦强亦弱的力量。
最初,东欧、中欧、北欧(SMN)白人背井离乡 远赴美洲,并未受到西欧优势族群的欢迎,相反遭 遇的是白眼和歧视。在过去50年间(1940—1990 年),白人各族群之间的社会经济地位差异大幅度下降,制度性歧视消失殆尽,然而非制度性歧视以
及族群歧视的社会记忆并未消除,波兰裔、意大利 裔、天主教爱尔兰裔、德国裔白人最易受到经济歧 视或社会排斥。【3】(P 95’因此,在日常生活中,不同 族群的居住分离现象仍然存在,族际通婚的藩篱 并未彻底拆除。令人欣慰的是,作者调查的中产
阶级白人中,只有部分老人对族群歧视、居住隔离
记忆犹新,青年人大多没有族群歧视的亲身经历。 尽管如此,族际通婚并不是完全自由可选的,不同 宗教之间的白人,尤其是天主教和新教之间的白
人很少通婚。
在文化实践中,作者选择了语言、饮食及节日 习俗、人生仪礼等四个面相进行了分析。调查发 现,一部分族群语言已被族裔后代遗忘,只保留了
只言片语,或局限于家庭、族群俱乐部等私密交往 空间中交流使用。不容忽视的是,一些具有强烈 认同观念的少数族裔,为维系认同,紧紧抓住渐行
渐远的精神家园,不惜代价在相关学校开设族群 语言课程,以便族裔后代学习本族群的语言。至 于饮食,几乎所有的家庭都点滴或部分地传承着 先祖的饮食文化,只是该项习俗的源流已不可考, 甚至与其他族群的饮食习俗融于一体。节日习俗 为族群内部社会交往提供机会,人们乐此不疲,认 真组织、积极参与,以便维系族群内部的关系网 络。人生礼仪中的婚礼仪式已面目全非,但葬礼 中的宗教仪式仍中规中矩。
如今,族群性对白人族裔的配偶、工作、住所
选择并没有那么强烈的影响。族群性一般不会引 起歧视或非议,文化行为方面的本质差异不复存 在。但是,一些隐性的,社会心理方面的特征不会 短期内消失。20世纪末期,随着世界性人口大迁 移而发生的族群异质性的增加,美国各族群社会 心理的特殊性也得到强化。[3](P.95’调查中,访谈对 象都能清晰地说出自己对本族群或其他族群的刻 板印象(stereotype),自由地讨论着他们的癖好或 怪癖。
定量研究与质性分析相结合是本书的优势所 在,作者应用数据与个案资料呈现了一个分化的 多元族群社会。研究过程充斥着异质性,不同族 群,甚至不同个体在相关问题的看法上都有一定(责任编辑:南粤论文中心)转贴于南粤论文中心: http://www.nylw.net(代写代发论文_毕业论文带写_广州职称论文代发_广州论文网)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版权声明:因本文均来自于网络,如果有版权方面侵犯,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