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群认同(ethnic identit)r)是政治学、社会学、
人类学族群研究的核心问题,只是三个学科的研 究旨趣略有不同。政治学关注族群认同与政治运 动之间的相互关联⋯;社会学强调族群认同对族 际关系的影响机制;人类学偏好族群性或族群本 质(ethnicity)的探讨。不过,各学科的理论预设并 无二致,均视族群认同为一种形塑群体心理和行 为的持续性力量。正如伊罗生(Harold R.Isaacs)
20世纪70年代的预言所述:现代化进程中,原乡 情怀仍将持续酝酿,新的族群认同,在科技于各个 层面变本加厉肆虐的同时,也将撼动世界的政 治。[2】
在《族群选择》(Ethnic Options:Choosing Iden— titles in American)Is]一书中,哈佛大学社会学教授 沃特斯(Mary C.Waters)对族际通婚子女的认同 选择从不同侧面加以审视分析,证实在现代社会, 哪怕是被喻为“族群熔炉”美国,即使是那些白人 移民及其后代,并未完全放弃族群认同,族群意识 的力量历久不衰。本书选题富于社会学想象力,
独特的视角、详实的论证堪称社会学族群认同研
究的典范。 一、族群认同的迷思• 什么是族群?“在字典里、百科全书以及触及
这类主题的学术论述中,像‘族群’(ethnic group)、
‘族群性’(ethnicity)这些字眼,至今仍然难以清楚 界定,每个作者所下的定义都是各适其意,各取所
需,或者各按各的学科,要不然就是或多或少的反
映了自己与姆庇之家的关系。”【4J所以说,从来就 没有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族群定义,已有概念 要么言之无物,要么在事实面前不值一
驳。[4】(肘-zs)沃特斯将族群视为一个司空见惯的社 会学概念引入了分析范畴,但研究无法回避族群 认同的迷思,因为它关涉到研究的理论预设与分 析路径。
(一)认同归因:根基论与工具论之争 人们为何要宣称自己属于某个族群?对此,
根基论者(primordialists)与工具论者(instrumental— ists)各说各话。希尔斯(Edward Shils),伊罗生 (Harold R.Isaacs),格尔茨(Clifford Geertz)等被 称为“根基论者”的学人认为,族群认同主要来自
于根基性的情感联系(primordial attachment)。格 尔茨(Clifford Geertz)指出,对于个人而言,这种根 基性的情感来自由亲属传承而得的“既定资赋”
(百vens)。一个人生长在一个群体中,他因此得到 一些既定的血缘、语言、宗教、风俗习惯,因此他与 群体中其他成员由一种根基性联系凝聚在一起。 另一派被称为“工具论者”的学者,如德斯皮斯 (Leo A.Despres),哈尔德(Gunnar Haaland)及柯 恩(Abner Cohen)等,基本上将族群视为一政治、 社会或经济现象,以政治与经济资源的竞争与分 配,来解释族群的形成、维持与变迁。工具论者, 有时亦被称为境况论者(circumstantialist),因为他 们强调族群认同的多重性,以及随情势变化的特质。(4】(咐‘35’两相比较,似乎都有道理,但细细想,
都不过是理想类型而已。从历史到今天,没有哪 个族群的认同导源于纯粹的根基性联系,也不会 完全建构于工具论的真空中。沃特斯通过数据分
析与个案研究发现,中产阶级白人族际通婚子女
的族群认同,在不同情境中呈现出变动不居的特 点,因此本项研究以“工具论”(或境况论)为理论 预设和分析框架。
(二)“雪人”的族群:同化主义与多元主义之辩
1908年,美国剧作家赞格威尔(Isreal Zang- will)创作了百老汇轰动一时的剧作《熔炉》(Melt. ing Pot)。剧中人物称美国是上帝的坩埚,一个让 所有来自欧洲的族群融化和改造熔炉。“熔炉”一 词随后成为那些相信公民民族(nation state)主义、 现代化、教育、阶级归属或良好沟通能够溶解族裔 忠诚的人们的口号。【5 J‘‘但是,与一些理论家、政治 家的预言和期望相背的是,20世纪80年代,甚至 那些获得了长距离社会流动、具有一定社会经济
地位的成功者,并未放弃他们的族群认同,而将自
己标定为爱尔兰裔美国医生、意大利裔美国高级 法官以及希腊裔美国总统候选人。”【3“¨’恰如伊 罗生(Harold R.Isaacs)将族群称为“雪人”的比 喻,族群认同并非铁板一块,在不同的情境条件下 变动不居,总会有人在适宜条件下重新将其建构 起来,并随着(政治)气候之变而变。因此在熔炉 之外,各族群的个性仍然顽固地保持着。在社会 事实及族群斗争的压力下,“多元主义”应运而生, 其预设为“民族国家”是由多个不同族群融合而 成,各族群文化本身就具有价值,正是在多样性交
流中才有活力和创造性。[6】‘P1舭184’沃特斯正是在
“多元主义”预设下分析了族群认同的实践逻辑。 二、族群认同的实践 透过族群认同的迷思,作者沿着社会学族群(责任编辑:南粤论文中心)转贴于南粤论文中心: http://www.nylw.net(代写代发论文_毕业论文带写_广州职称论文代发_广州论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