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群(ethnic group)概念在20世纪60年代
开始大量使用,指享有相同的历史、文化或祖先 的人们共同体。它强调人们共同体的文化属 性,强调“我群”区别于“他群”的文化认同。族 群演化是一个不可避免的历史过程,在这个过 程中,族群在不断交融中得到发展,各族群自身 的文化身份也在相互区别与彼此交往的互动过 程中,既维持现有的边界,同时又对其中不尽如 人意的局限加以克服,并向着民族主义和社群 主义①的方向发展⋯。而居住形态作为族群文 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及族群认同的重要标志,必 然反映出族群演化的这一过程,即一方面要适 应族群演化过程中人们生活方式、意识形态的 变化;另一方面,又要保持族群文化的特色。从 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族群演化是居住形态演化的 内在根源之一。阿坝藏区位于四川西部、青藏
高原东部边缘地区,是四川的第二大藏区。阿
坝藏区的藏族可分为嘉绒藏族(主要分布马尔 康、金川、小金、壤塘、理县等地)、安多藏族(主 要分布在若尔盖、阿坝、红原、九寨沟等地)和白 马藏族(主要分布在九寨沟)等族群。近些年
随着社会的进步,时代的变迁,阿坝藏区也发生
了巨大的变化,族群演化也随之加剧,到了一个
重要的再次确认和内涵重组阶段。因此从族群 演化的视角去研究阿坝藏区居住形态的变化及 其发展思路和对策,不仅可以一窥其族群演化 的趋势,而且还可以为该区独具特色的住宅设 计和建设提供新的思路。
‘一、阿坝藏区的族群演化 (一)阿坝藏区族群演化的历史背景
1.全球化促使族群文化逐渐趋同
经济全球化是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出现的历 史现象,其导致的社会化大生产使得社会分工越 来越细,改变了原来以血缘与文化为族群纽带的
社会关系,并逐渐重塑和构建起新的社会关系,如 社群的兴起。另外,全球化促使交通、通讯、信息 等产业飞速发展,也大大促进了族群的演化。我 国人世以来势不可挡地置身于全球化浪潮中,阿 坝藏区也不例外,近几年经济的快速发展,族群之 间、民族之间人口的迁移和流动越来越频繁。这 些都促使原来的族群纽带逐渐削弱,族群认同出 现了新的变化,世界范围内的文化趋同使原有的
族群文化认同也受到了冲击。
2.旅游业的发展促使族群文化重新认识族群
差异得到强化 阿坝州旅游资源丰富,九寨、黄龙景区闻名
遐迩。旅游业成为其主导产业,一方面促进了 阿坝的经济发展,另一方面在使族群文化差异 得到一定程度强化的同时,也促进了多元文化 的交流和融汇。近来有学者认为,“民族旅游” 兴起的同时出现了“旅游民族”这样一个特殊 群体,这是中国民族问题一种内涵丰富的新呈 现方式‘2J。
3.城市化的发展促使族群之间的融合加剧
城市化(或城镇化)是人类社会发展和文明进 步的基本方向和要求,也是民族现代化的必由之 路。无论是少数民族进入城市还是民族地区的城 市化,都将引起同一城市中不同族群的整合,族群 之间的涵化和同化现象也不可避免。族际界限逐
渐淡薄、民族特点趋于弱化并逐渐形成以区域城
市文化为特征的社群关系。阿坝州2006年全州 城镇人口达到25.76万人,城镇化率由2002年的
19.62%提高到28.84%,预计2011年城镇化水平 达到38%左右,由此可以看出阿坝州的城市化发 展势不可挡,族群演化也不可避免。
4.可持续发展策略使得族群文化发生重组变
化 ’
阿坝州位于长江、黄河的上游地区,地处生态 脆弱区,以前乱砍滥伐使森林锐减,沙化严重,为 此,阿坝州从1998年9月启动天然林保护工程,
1999年10月又开展退耕还林工程,这些举措改变 了原有的农村产业结构;另外,过度放牧使草原退 化,为此实施了退牧还草、退牧还湿等政策,又使 大量牧民移居新村,导致牧民调整产业结构,向第 三产业转移。这些措施和政策都大大改变了农牧 民原来的生活方式,进而使原来的族群文化开始 发生重组变化。
(二)阿坝藏区族群演化的现状 目前阿坝藏区正处在社会的转型期,族群演
化呈现出多样化和复杂化的特点。同化、异化、世 界化、民族化的矛盾冲突交织在一起:一方面,传 统的族群文化在现代物质文明和生活方式的冲击 下逐渐缺失,这种现象在城镇中比较明显;另一方 面,阿坝藏区产业发展(如旅游业等)的要求,又需
要保持原有的独特的族群文化。因而族群文化正
处在一个更新、重塑的阶段,呈现出多元共存的状
态。另外,由于阿坝藏区地广人稀,发展不均衡, 相对来说城镇的族群演化程度高于农牧区,临路 平坦的区域高于偏远的山区。
二、族群演化下的居住形态变迁状况 居住形态涵盖了建筑、经济、地域、文化、技
术、人文、宗教等多个领域,是族群认同的重要标(责任编辑:南粤论文中心)转贴于南粤论文中心: http://www.nylw.net(代写代发论文_毕业论文带写_广州职称论文代发_广州论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