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文聚社的诗歌创作探析(2)

来源:南粤论文中心 作者:李光荣 发表于:2010-03-07 16:12  点击:
【关健词】西南联大;文聚社;诗歌研究;抗战文学
《诗八首》创作的《出发》中写出,有助于理解《诗 八首》。孙玉石和郑敏都把《诗八首》看作一个有 机的整体。孙玉石认为:第一首写爱情初恋的时 候,一方爱的热烈与另一方的冷静之间所形成的 矛盾;第二首写你我的

《诗八首》创作的《出发》中写出,有助于理解《诗 八首》。孙玉石和郑敏都把《诗八首》看作一个有 机的整体。孙玉石认为:第一首写爱情初恋的时 候,一方爱的热烈与另一方的冷静之间所形成的 矛盾;第二首写“你”“我”的爱逐渐变得成熟起 来,由摆脱理性的控制而开始进入热烈的阶段;第 三首写已经达到“丰富而且危险”的境界,“你我” 完全超越了理性的自我控制之后,爱情热恋的时 刻到来,“你我”之问才获得了爱的狂热与惊喜;第 四首进一步讲两个人进入真正的热恋之后,在一 片宁静的爱的氛围中,所产生的种种复杂的情感 的表现;第五首是爱情的交响乐章,在这里进入了 转折之前的宁静部分的抒情;第六首继续上一首 的热烈后产生的宁静的思绪,进入了一种更深入 的哲学的思考;第七首写经过爱的热烈,也经过爱 的冷却后的生命的爱情,才能够变得如此的成熟 而坚强,使它成为独立生长的生命,成为相爱者的 “你我”战胜一切恐惧与寂寞的力量的精神支点; 第八首奏出人类生命的真正的爱情,也是诗人“你 我”自己的“我们的爱”的“巨树永青’?的赞歌。【81 显然孙玉石是把《诗八首》看作描写爱情不断发展 攀升的过程的交响诗,是爱情由初恋到成功,最后 走向“平静”的赞歌。郑敏更注重这组诗所表现的 几种爱情的力量的矛盾斗争与情感的起伏变化。
她认为:《诗八首》“是一次痛苦不幸的感情经历”
的描述,“全组诗贯穿着三股力量的矛盾斗争。这
三股力量是‘你“我’和代表命运和客观世界的
‘上帝’。上帝在这里是冷酷无情的,他捉弄着这 对情人,而就是在‘你“我’之间,也是既相互吸引又相排斥的,他们之间有着不可逾越的距离,而
又有着强烈的吸引力。”组诗的“主题是既相矛盾 又并存的生和死的力,幸福的允诺和接踵而至的 幻灭的力。”【91我以为,郑敏的分析更切合组诗的 实际一些。组诗所写的爱情经历并不是线性发展 的过程,而是充满了性格的交锋并在他种力量的 “玩弄”中寻求平衡的过程,其中所写的矛盾、痛 苦、斗争、拥抱、背离、生长、定型、飘落,读来令人 心灵震颤。
关于这组诗的独特性,王佐良肯定了它的哲 理化,“使爱情从一种欲望转变为思想”,“把现代 青年知识分子的爱情特点⋯⋯突出出来”,评价 说:“这样的情诗在中国的漫长诗史上也是从未见 过”o[10]袁可嘉则通过比较突出了穆旦情诗及其
《诗八首》的特点:“新诗史上有过许多优秀的情 诗,但似乎还没有过象穆旦这样用唯物主义态度 对待多少世纪以来被无数诗人浪漫化了的爱情 诗。徐志摩的情诗是浪漫的,热烈而缠绵;卞之琳 的情诗是象征派的,感情冲淡而外化,可意会而不 可言传;穆旦的情诗是现代派的,它热情中多思 辨,抽象中有肉感,有时还有冷酷的自嘲。”【1u这 些评价都较为恰当。
《诗八首》在形式上不同于《赞美》,是一组较 为整齐的诗歌,体现出穆旦诗的另一种风格特色。 对于《诗八首》的思想和艺术的阐释远没有结 束,如同历史上最优秀的文学作品那样,《诗八首》 将会被一代又一代人阐释下去。《诗八首》的魅力
没有穷尽之日。
穆旦除《赞美》和《诗八首》外,在文聚社的刊 物上还发表了《春的降临》、《合唱二章》、《线上》 和《通货膨胀》等。这几首诗也是经常被论者谈 起,为新诗提供了多种经验,经得起多方分析的优 秀作品。

三、《滇缅公路》

《滇缅公路》也是文聚社的诗歌杰作。 滇缅公路穿梭在滇西高原的崇山峻岭中,像
一条巨龙,抬头时与蓝天亲吻,俯身时到江流饮 水。太平洋战争后,海上交通被截断,它成了中国 唯一的一条国际大通道,欧美援华物资由它输入, 它“送鲜美的海风,送热烈的鼓励,送血,送一切”, 支持了中国抗战。要知道,这条巨龙是滇西人民 (主体是农民)在没有机器帮助的条件下,凭一双 肉手,在悬崖峭壁和沟涧河谷中抠出来的通衢大 道!面对如此伟大的工程及它的巨大贡献,杜运
燮倾其热情进行了歌颂:“这是不平凡的路,更不
平凡的人:/就是他们,冒着饥寒与疟蚊的袭击,/ (营养不足,半裸体,挣扎在死亡的边沿)/每天不 让太阳占先,从匆促搭盖的/土穴草窠里出来,挥 动起原始的/锹镐,不惜仅有的血汗,一厘一分地
/为民族争取平坦,争取自由的呼吸”,“看,那就 是,那就是他们不朽的化身:/穿过高寿的森林,经 过万千年风霜/与期待的山岭,蛮横如野兽的激 流,/以及神秘如地狱的疟蚊大本营⋯⋯/踩过 一切阻碍,走出来,走出来”,“而它,就引着成群各 种形状的影子,/在荒废多年的森林草丛间飞奔:/ 一切在飞奔,不准许任何人停留,/远方的星球被 转下地平线,/拥挤着房屋的城市已到面前,/可 是它,不能停,还要走,/整个民族在等待,需要它 的负载。”诗人对于滇缅公路和修路人纵情礼赞, 其思想感情与穆旦及其《赞美》相一致,《赞美》从 苦难而沉默的老农身上看到“一个民族已经起 来”,《滇缅公路》则歌颂“他们”“给我们明朗的信 念,光明闪烁在眼前”;《赞美》预示着民族解放与 兴旺的伟大力量,《滇缅公路》则感到“一种声音在 响,一个新世界在到来”,号召“放声歌唱吧,接近 胜利的人民”。这样说来,似乎《滇缅公路》比《赞 美》更有思想亮度。两首诗发表在同一期《文聚》 上,其写作时间前后相差不远,都在抗日战争极其 艰难的时期,作者能从人民群众之中看到胜利的 力量和希望,已表现出深远的思想眼光。我在这
里要特别肯定的是作者的思想立场,他们把视线 移出庙堂,转向民间,自觉而深情地向农民行礼, 是由对个人主义的信仰移就人民大众的表现。这 种思想观念的坚实,从两位诗人在写作了各自的 诗歌不久,都参军上前线,抗击日本侵略军的行动 中也可以得到确认。
《滇缅公路》发表不久,朱自清即在课堂上评 价介绍,后又在《诗与建国》一文中把它作为“现代 诗”的例子加以分析;闻一多编《现代诗抄》把它选 人其中。这两位大家的肯定和鼓励,一方面缘于 诗的思想感情倾向,另一方面缘于诗的艺术表现。(责任编辑:南粤论文中心)转贴于南粤论文中心: http://www.nylw.net(代写代发论文_毕业论文带写_广州职称论文代发_广州论文网)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版权声明:因本文均来自于网络,如果有版权方面侵犯,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