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其他各家各派也都是按照自己不同的方式追求社会的和谐和人际关系的和谐,如以韩非为代表的法家就强调通过“以法治国”的方式,建构一套适合战国末期统治者需要的“法治”理论。以达到社会稳定与和谐的目的;道家则主张通过“无为而治”的方式,以达到“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的理想社会状态;墨家则试图通过“兼爱”与“非攻”的方式,指出只要人人都懂得兼相爱、交相利,天下就能太平安定,社会就能和谐稳定。中国古代先贤对美好社会理想的追求,作为一种崇高的目标和理想境界,代表着中华民族对以人际和谐为基本特征的社会发展目标的美好憧憬和不懈追求。
三、从人的身与心(形与神)之间的关系看,中国传统文化是注重性命双修、形神俱养的身心(形神)平衡之学
在传统文化看来,自然是个大宇宙。人是个小宇宙,人不但要与自然和谐、与他人和谐。同时自身也要和谐,也就是一个人的身心平衡问题。在一个社会系统中,人的身心(包括心理、生理、阴阳、脑体等)平衡是一切和谐平衡的基础。现代社会,人类面临着五大矛盾冲突,即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我心灵以及不同文明之间的冲突,相应造成了生态、社会、道德、精神以及价值的五大危机。这五大冲突和五大危机时时刻刻在困扰着我们的社会,困扰着我们每一个人,尽管社会的物质财富极大丰富,尽管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但有些人还是感到不满足,还是感到困惑和迷茫,焦躁和烦闷,压抑和忧虑,孤独和自卑,感到精神空虚、心浮气躁,感到无所适从,社会上患有心理、精神疾病的人有增无减。解决这些矛盾冲突和危机,很难从西方文化中寻找到答案,而中国传统文化恰恰为我们提供了一些有价值的思想。
譬如在对待物质利益问题上,儒家不否定人都有欲望,肯定人们对物质利益的正当追求,但这种追求不是无限度的、无节制的,而是要符合道德原则,要做到“欲而不贪”。孔子说:“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君子义以为上”。人在追求物质利益上,要掌握中和适度的原则,保持平衡谦和的心态。不能贪得无厌,不能把物质利益作为人生的全部追求,更不能见利忘义、损人利已。如果把物质利益作为人生的全部追求,就会像孟子所说的那样,“宝珠玉者,殃必及身”、“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儒家这种“以义制利”的价值观完全有可能成为人类构建共同价值观、公共道德准则的基础。再看道家,老子说,“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就是说,过分地沉溺于名利,就必定要付出更多的代价;过分地聚敛财货,就必定会酿成惨重的损失,向我们昭示了一切祸患之源就在于贪图名利及贪婪财货。老子还说:“咎莫大于欲得;祸莫大于不知足。”意思是说,大至一个国家,小到个人生存,最大的祸害就是不知足,最大的过失莫过于贪得无厌。有一首《不知足歌》,对那些贪得无厌的人进行了淋漓尽致的讽刺。现代社会,人总有这样那样的欲求,结果是有太多的包袱,太多的放不下,想得到的越多,反而失去的越多。在人短暂的一生中,比金钱、名声更重要的还有健康、家庭、亲情、友情。有一种小动物。叫蝜蝂,唐柳宗元还专门写了一篇文章《蝜蝂传》,这种小虫子可以说是最笨最傻最不知放下的小动物,它把遇到的任何东西都拿来背到背上,直到背上的东西把它压趴到地上为止。人生在世,非常短暂,学会放下某些东西,这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传统文化告诉我们,面对各种外在的诱惑,要保持平和恬淡的心态,不要过度地沉溺于对外物的追逐、金钱的诱惑和权力的纷争上。为人做事要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宠辱不惊,这样才可能心境平和、淡泊自然。佛教更是侧重于处理人与自我的关系,后世一直有“以儒治世,以道养身,以佛修心”以及“不知《春秋》,不能涉世;不精《老》《庄》,不能忘世;不参禅,不能出世”的说法。儒释道三家在对待人生问题上虽有差异,但又各具特色。总的精神就是从自我的修炼和道德完善做起,使自己成为一个生活快乐的人,充满人生智慧的人。
传统文化给我们提供的正是这样一种人生大智慧,其宗旨都是解决人的安身立命问题。它为人们在纷繁多变的世界中寻找了一处属于自己的精神家园和心灵港湾,在功名利禄、熙来攘往的世界中寻找一块属于自己的“孔颜乐处”。这难道不是一种人生大智慧吗?人生大智慧,全在一个大字,一个小字。所谓“大”,就是说,凡事要从大事着眼,长远着想;所谓“小”,就是说,凡事不要被眼前的既得利益、小恩小惠所蒙蔽。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有些官员就是处理不好这个“大”与“小”的关系,往往因小失大,沦为阶下囚。有位官员东窗事发后,为自己算了一笔账:一是政治账,自毁前程;二是经济账,倾家荡产;三是名誉账,身败名裂;四是家庭账,妻离子散;五是亲情账,众叛亲离;六是自由账,身陷囹圄;七是健康账,身心交瘁;八是历史账,遗臭万年。正所谓多行不义必自毙。这方面的例子从古今历史上还可以列举很多。
在传统文化看来,只有寻找到了安身立命的根本,才能做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才能做到“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因此,中国传统哲学、传统文化不在于一种有限的、狭隘的功利之用,而是一种人生之妙用、人生之大用,它对于慰藉人的心灵,改善人的气质,涵养人的德性,纯洁人的情感,提升人的精神,开阔人的视野,都有极大的帮助。
四、从人的认识和实践的关系看,中国传统文化是注重言行一致、表里如一的知行合一之学
知行问题是中国哲学史上讨论的一个重要问题。“知”包含两层含义:一是通过与外界对象和事物的接触而获得的知识,是认识之知;一是作为道德行为的知识,是德性之知。这里所说的知,主要是指德性之知;“行”,也不是社会实践,而主要是指个人的道德践履。因此,知行主要是指人的德性之知和道德践履。是与内圣外王之道密切联系的一个问题。千百年来。知行问题主要围绕知行的先后问题和难易问题而展开,主要有:程朱学派的知先行后说,陆王学派的知行合一说。王夫之、颜元等人的行先知后说以及孙中山的知难行易说。 (责任编辑:南粤论文中心)转贴于南粤论文中心: http://www.nylw.net(代写代发论文_毕业论文带写_广州职称论文代发_广州论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