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和谐文化”及其现代启示

来源:南粤论文中心 作者:王杰 发表于:2010-10-22 11:56  点击:
【关健词】和谐文化;内圣外王;天人合一;知行合一;小康;大同
]“和谐文化”作为中国文化中最具生命力的组成部分,不仅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特征和基本精神之一,也是几千年来中国社会发展的重要思想动力之一。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如何弘扬中华民族的“和谐文化”,协调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减少社会摩擦和矛盾冲突,维

中国传统文化包含非常丰富的“和谐文化”方面的思想资源,如《易经》提出的“阴阳合德”,老子提出的“阴阳和谐”,墨子提出的“兼相爱”,《中庸》提出的“致中和”等。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说过。我们人类已经掌握了可以毁灭自己的高度技术文明手段。同时又处于极端对立的政治意识形态的营垒,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最需要的精神就是中华文明的精髓——和谐。当前我们所要建构的和谐社会,乃至和谐世界的理念,就是对中国传统优秀文化资源的继承和弘扬。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如何弘扬中华民族的“和谐文化”,协调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减少社会摩擦和矛盾冲突,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是一个具有重要理论和现实意义的课题。
  
  一、从人与自然的关系看,中国传统文化是注重生态伦理平衡的天人和谐之学
  
  在传统文化看来,天、地、人之间并不是各自独立、相互对立的,而是彼此有着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它们同处于一个充满生机的生命洪流之中、是生生不息、一气贯通的。因此,中国传统哲学一开始就把认知的视角放在天人关系上,认为做学问如果不关注天人关系,就不能称之为学问。因此。像西方社会那种为知识而知识、为学术而学术的学问在中国几乎不曾出现过。为什么“天人合一”能够成为中国传统哲学的基本特征?因为中国是一个以血缘关系为纽带、以农立国的农业国家,农业要靠天吃饭。要搞好农业生产,就要了解天文历法,了解时令和季节的变化,所以,明末清初大思想家顾炎武说,三代以上,人人皆知天文。正是中国社会的这一基本特征,使得历代思想家都十分重视探讨天与人之间的关系,如《周易》提出“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的天人和谐思想以及“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的思想;董仲舒提出了“天人相与”说;司马迁提出了“究天人之际”说;刘禹锡、柳宗元提出了“天人相交”说:程颢提出了“天人同体”说;张载、王夫之提出了“天人一气”说;朱熹提出了“天人一理”说;陆象山、王阳明提出了“天人一心”说,等等。可见,在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问题始终是被中国哲学家看作最重要的哲学问题。
  从天人合一的观念出发,传统文化肯定人与自然界的统一。将人与万物视为一个和谐统一的整体,主张人应当认识自然、尊重自然、保护自然,反对一味地向大自然索取,反对片面地利用自然、征服自然、改造自然,提出了“取物限量,顺天择时”的生态伦理思想。儒家主张要推己及人,要由人及物,把“仁爱”的精神扩展至宇宙万物。孔子要求人们以友善的态度对待自然万物,对待鸟、兽、草、木,提出“钓而不纲,弋不射宿”,主张只用鱼竿钓鱼,反对用大网拦河捕鱼,并反对射杀夜宿回巢的鸟。孟子也说:“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树木不可胜用也。”就是说,不违背农时,谷物就会多得吃不了;不随便到河沟湾池中去捕鱼,鱼鳖就会多得吃不完;砍伐工具按时进山林砍伐,树木就会多得用不完。《中庸》说的“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荀子说的“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万物皆得其宜,六畜皆得其长,群生皆得其命”;《淮南子》说的“故先王之法……不涸泽而渔,不焚林而猎”,都是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儒家甚至把是否保护生态环境与“孝”联系在一起,《礼记》说:“断一树,杀一兽,不以其时,非孝也。”宋代张载在《正蒙》中提出了“民吾同胞,物吾与也”的命题,意即人类是我的同胞,天地万物是我的朋友,天与人、万物与人类本质上是一致的。道家也是这样,老子提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强调人要以尊重自然规律为最高准则,以崇尚自然效法天地作为人生的基本归宿。庄子也强调,人必须遵循自然规律,顺应自然,与大自然和谐,以达到“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的和谐境界。法家也是如此。秦朝的法律《田律》明文规定,春天不得砍伐正在生长中的林木,不准采摘刚发芽的植物,不准捕获幼鸟幼兽,秋冬狩猎时不准打死已经怀孕的禽兽等,人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相反,欧洲那种人类中心主义的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中则很难找到。一百多年前,恩格斯警告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了报复。”因此,为实现可持续发展,传统文化中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在中国当代社会仍具有巨大的思想价值。
  
  二、从人与社会群体、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看,中国传统文化是注重群我和谐、人我和谐的人际和谐之学
  
  中国传统社会是建构在血缘关系基础上的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社会,与世界其他文明相比较,希腊文明更侧重于人与自然的关系。希伯来文明、印度文明更侧重于人与神的关系,而中国文明则侧重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因此,如何处理好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中国社会的一个大问题。在处理人际关系方面。传统文化主张群我和谐、人我和谐,并提出了一整套规范人与人之间亲爱友善关系的伦理体系。具体说来,儒家传统的人际关系是靠五伦、十义来维系的,或者说是三纲六纪来维系的。五伦是指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十义,是指君仁、臣忠、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义、妇顺、朋实、友信;三纲是君臣、父子、夫妇;六纪是诸父、兄弟、族人、诸舅、师长、朋友。无论是五伦十义,还是三纲六纪,核心都是人伦。它们都从人伦关系的角度,规定了每个人为维护良好的人际关系应当遵守的基本道德准则。那么,怎样才能实现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传统文化提出了一系列标准。就是要做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其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被公认为是处理人际关系的“道德黄金律”;做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做到“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持”;做到“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也就是孟子所说的“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这就是儒家所描绘的一幅讲诚信、讲友爱、关爱他人、关爱社会的美好蓝图,反映了儒家对人际关系和谐的基本态度,也就是胡锦涛总书记所说的(责任编辑:南粤论文中心)转贴于南粤论文中心: http://www.nylw.net(代写代发论文_毕业论文带写_广州职称论文代发_广州论文网)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版权声明:因本文均来自于网络,如果有版权方面侵犯,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